《幼科心法要訣》~
1. 痢疾門
2. 痢疾總括
痢疾暑濕生冷成,傷氣為白傷血紅,後重裡急腹窘痛,寒熱時痢噤口名。
白話文:
痢疾的成因,多半是因暑熱潮濕、或食用生冷食物所導致。傷害到氣的,大便會呈現白色;傷害到血的,大便則會呈現紅色。患病時會有裡急後重、腹痛窘迫的感覺。有時會發冷發熱,嚴重時甚至會因痢疾而無法進食,此病症稱為噤口痢。
3. 寒痢
寒傷久痢臟虛寒,腸鳴切痛實難堪,面唇青白喜飲熱,理中方1),養臟方2),效通仙。
〔附方〕
1.理中湯
2.真人養臟湯:人參,白朮(土炒),木香(煨),肉桂,當歸(土炒),白芍(炒),罌粟殼(蜜炙),訶子肉(麵煨去核),肉果(煨),甘草(炙)
引用烏梅,水煎服。
方歌,寒痢須用養臟湯,人參白朮廣木香,歸芍肉桂炙甘草,粟殼訶子肉果良。
白話文:
寒邪侵襲導致長期腹瀉,造成內臟虛弱寒冷,肚子咕嚕作響且絞痛,實在難以忍受。患者臉色和嘴唇呈現青白色,喜歡喝熱飲。治療可以使用理中湯,或養臟湯,效果非常顯著。
附方
-
理中湯
-
真人養臟湯:包含人參、炒白朮、煨木香、肉桂、炒當歸、炒白芍、蜜炙罌粟殼、麵煨去核訶子肉、煨肉豆蔻、炙甘草。
加入烏梅一起用水煎煮服用。
藥方歌訣:治療寒性腹瀉必須用養臟湯,配方包含人參、白朮、廣木香,當歸、白芍、肉桂、炙甘草,以及罌粟殼、訶子肉、肉豆蔻,這些藥材都是良藥。
4. 熱痢
痢初實熱腹窘痛,下痢無度尿短紅,舌赤唇焦喜飲冷,芍藥方1),白頭方2),香連方3),靈。
〔附方〕
1.當歸芍藥湯:當歸,白芍,木香,黃芩,黃連,肉桂,大黃,檳榔,甘草(生)
水煎服。
方歌,熱痢當歸芍藥湯,裡急後重服最良,歸芍木香芩連桂,大黃甘草共檳榔。
2.白頭翁湯:黃連,黃柏,秦皮,白頭翁
水煎服。
方歌,白頭翁湯治熱痢,腹中窘痛溺短赤,連柏秦皮白頭翁,煎服之後痢自愈。
3.香連丸:木香,川黃連(各等分)
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桐子大,量兒大小用之,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熱痢
剛開始發生的熱性痢疾,會感到肚子脹痛,拉肚子拉個不停,小便量少而且顏色偏紅,舌頭紅、嘴唇乾焦,喜歡喝冰冷的飲料。可以用以下藥方:芍藥方,白頭翁方,香連方,效果很好。
附方
- 當歸芍藥湯:使用當歸、白芍、木香、黃芩、黃連、肉桂、大黃、檳榔、生甘草等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帖藥方的重點在於,熱性痢疾用當歸芍藥湯,能有效緩解腹部絞痛、想大便卻解不乾淨的感覺。方中使用了當歸、白芍、木香、黃芩、黃連、肉桂、大黃、檳榔和甘草。
- 白頭翁湯:使用黃連、黃柏、秦皮、白頭翁等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白頭翁湯能治療熱性痢疾,對於腹部絞痛、小便量少且顏色偏紅的症狀有幫助。方中使用了黃連、黃柏、秦皮和白頭翁,煎煮服用後,痢疾自然會好轉。
- 香連丸:使用木香和川黃連,將兩種藥材磨成細末,用醋調和成糊狀,搓成桐子大小的藥丸。依照兒童年齡大小給予適當的劑量,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5. 時痢
時痢痢疾感時氣,發熱無汗遍身疼。熱為邪束因作嘔,倉廩湯方1),散有奇功。
〔附方〕
1.倉廩湯:人參,茯苓,獨活,桔梗,前胡,川芎,羌活,柴胡,甘草(炙),枳殼(麩炒),倉米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時痢須用倉廩湯,參苓獨活桔梗良,前胡川芎炙甘草,枳殼倉米及柴羌。
白話文:
時痢這種疾病是因感受時令不正的氣候而引起的痢疾,會發燒、沒有汗、全身疼痛。因為熱邪束縛體內,所以會想嘔吐,使用倉廩湯這個藥方,有神奇的功效可以治療。
(附錄藥方)
- 倉廩湯:藥材包含人參、茯苓、獨活、桔梗、前胡、川芎、羌活、柴胡、炙甘草、麩炒枳殼,還有倉米。
煎煮時加入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有個關於倉廩湯的歌訣:治療時痢必須使用倉廩湯,其中包含人參、茯苓、獨活、桔梗這些好藥材,還有前胡、川芎、炙甘草、枳殼、倉米以及柴胡、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