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八 (4)

1. 頭瘡第一

《聖惠》治疥癬瘡,經年不瘥。水銀膏方

水銀,白礬,蛇床子(末),雄黃,䕡茹(末。各一兩)

上件藥入煉了豬脂半斤都研,候水銀星盡便用敷之,日三、兩上。兼治小兒頭瘡,甚良。

《聖惠》治頭瘡經年月不瘥。松脂膏方

黃連(四兩,去須),䕡茹,胡粉,黃柏(銼。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烏麻油調如膏,若小兒先以泔清洗之,大人即以泔清、皂角洗之,然後塗藥,不過三上即瘥。

茅先生治小兒遠年頭瘡方。

苦楝子(十四個),杏仁(七個)

上都燒令成灰,為末,入膩粉,生油調,塗瘡上。

《嬰孺》治小兒頭瘡方。

巴豆(十四個),胡粉(一棗大),水銀(四大豆許)

上取汞粉、巴豆研如青脂至赤,塗瘡,勿近陰及目。

《嬰孺》治小兒頭瘡,苦參湯洗方

苦參,黃連,甘草,大黃,當歸,芎藭,黃芩(各一兩),蒺藜子(四兩)

上以水六升,煮三升,沾帛洗瘡上,日三。

《嬰孺》治小兒頭瘡,經年不瘥方。

松脂(六分),大黃(四分),苦參(五分)

上為末,臘月豬脂研如膏,敷之。亦和少水為效。

《嬰孺》治小兒頭瘡,經年不瘥。松脂子母膏方

松脂,黃連(各六分),大黃,胡粉(各四分),苦參,屋塵,水銀,蛇床子,黃芩(各五分),礬石(二分,燒汁盡)

上為末,豬脂研勻敷之。

《嬰濡》治小兒遍頭瘡方。

水銀,松脂,胡粉(各二兩),臘月豬脂(半斤,煉成油)

上都入銅器中,煻火上熟,研候汞消盡膏成,用敷之,更以散子敷。

黃連(末,五兩),水銀(一兩),烏賊魚骨(三兩,炙)

上研汞盡為末敷膏上,亦有用白蘞研汞令消者,洗瘡用桃葉煮湯,或桃皮、狼牙悉佳。

《嬰童寶鑑》治小兒頭瘡方。

頭髮,灶上土(各彈丸大),蠵魚頭,巴豆(各一個)

上件諸藥入魚肚內,以一寸甘草塞口中,煅過為末,更入膩粉,油調敷之。

《保生信效》治一切風熱瘡,尤治小兒頭瘡方。

瀝青,黃蠟(各半兩),脂麻油(一兩),巴豆(十四粒)

上先將瀝青、黃蠟熬成汁,次入油,次入巴豆,不住攪,候巴豆焦黑即去巴豆不用,次入膩粉,秤二錢再攪極勻,放冷,敷瘡上。政和改元夏,予以干至頴昌,驛吏合此藥治其子,目睹隨手即愈。

《惠眼觀證》,茱萸膏,治遍身疥瘡及頭瘡方。

茱萸(炒),黃連(各一兩),黃蠟,松糖(各半兩)

上將上二味為末,將油煎黃蠟、松糖,入蔥頭一寸共煎,候蔥頭赤色取出蔥頭,以前二味調勻,傾出收之,如患者先以蔥湯洗過,然後使之,不過三五上愈。

《張氏家傳》諸小兒多害頭瘡,若不治長大遂成禿瘡,或有終身無發者方。

上以肥珠子一兩個,獨子者最佳,無即不拘,存性燒灰,用油瓶底濃油腳調塗之,不過三兩上,永除根本。

白話文:

水銀膏方

用來治療疥癬瘡,多年不好的情況。

藥材:水銀、白礬、蛇床子(磨成粉)、雄黃、䕡茹(磨成粉),各一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放入煉好的豬油半斤中,一起研磨,直到水銀的顆粒消失,就可以用來敷在患處,一天敷三次,早、中、晚都可。這個藥膏也對治療小兒頭瘡有很好的效果。

松脂膏方

用來治療頭瘡,多年不好的情況。

藥材:黃連(四兩,去除根鬚)、䕡茹、胡粉、黃柏(切碎),各一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黑芝麻油調和成膏狀。如果是小孩子,先用米泔水清洗患處;如果是大人,就用米泔水和皂角清洗,然後塗抹藥膏,塗抹三次左右就會痊癒。

茅先生治療小兒多年頭瘡方

藥材:苦楝子(十四個)、杏仁(七個)。

做法:將上述藥材都燒成灰,磨成粉末,加入膩粉,用生油調和,塗在瘡上。

嬰孺治療小兒頭瘡方

藥材:巴豆(十四個)、胡粉(一棗子大小)、水銀(四大豆大小)。

做法:取水銀粉和巴豆研磨,像青色油脂一樣變到紅色,塗在瘡上,不要靠近陰部和眼睛。

嬰孺治療小兒頭瘡,苦參湯洗方

藥材:苦參、黃連、甘草、大黃、當歸、芎藭、黃芩(各一兩)、蒺藜子(四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加入六升水煮成三升,用布沾濕後清洗瘡面,一天洗三次。

嬰孺治療小兒頭瘡,多年不好方

藥材:松脂(六分)、大黃(四分)、苦參(五分)。

做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臘月豬油調和成膏狀,敷在患處。也可以加入少量水,效果會更好。

嬰孺治療小兒頭瘡,多年不好。松脂子母膏方

藥材:松脂、黃連(各六分)、大黃、胡粉(各四分)、苦參、屋塵、水銀、蛇床子、黃芩(各五分)、礬石(二分,燒成汁)。

做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均勻,敷在患處。

嬰濡治療小兒遍頭瘡方

藥材:水銀、松脂、胡粉(各二兩)、臘月豬油(半斤,煉成油)。

做法:將上述藥材都放入銅器中,用溫火加熱,研磨到水銀完全消失,藥膏就做成了,用來敷在患處,再用藥粉敷在上面。

藥粉:黃連(磨成粉,五兩)、水銀(一兩)、烏賊魚骨(三兩,烤過)。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到水銀完全消失,用來敷在藥膏上。也有人用白蘞研磨水銀使其消失。清洗瘡面可以用桃葉煮水,或者用桃皮、狼牙煮水也很好。

嬰童寶鑑治療小兒頭瘡方

藥材:頭髮、灶上土(各彈丸大小)、蠵魚頭、巴豆(各一個)。

做法:將上述藥材放入魚肚內,用一寸長的甘草塞住口,燒過後磨成粉末,再加入膩粉,用油調和後敷在患處。

保生信效治療一切風熱瘡,尤其治療小兒頭瘡方

藥材:瀝青、黃蠟(各半兩)、芝麻油(一兩)、巴豆(十四粒)。

做法:先將瀝青、黃蠟熬成汁,再加入油,然後加入巴豆,不停攪拌,等到巴豆燒焦變黑後就取出不用,再加入膩粉,約二錢重,繼續攪拌均勻,放冷後敷在瘡上。政和改元夏季,我到穎昌時,看到驛站的官吏用這個藥治好他兒子的病,效果立竿見影。

惠眼觀證,茱萸膏,治療全身疥瘡及頭瘡方

藥材:茱萸(炒過)、黃連(各一兩)、黃蠟、松糖(各半兩)。

做法:將茱萸、黃連磨成粉末,用油煎黃蠟、松糖,加入一寸長的蔥頭一起煎,等到蔥頭變成紅色後取出蔥頭,將之前磨好的藥粉調入,倒出放好。如果患者先用蔥湯洗過患處,再用這個藥,三五次就會好。

張氏家傳,小兒多患頭瘡,若不治療長大會變成禿瘡,甚至有人終身不長頭髮。

藥材:肥珠子一兩個,獨個的最好,沒有也沒關係。

做法:將肥珠子燒成灰,用油瓶底的濃油腳調和後塗在患處,塗抹兩三次,就能徹底去除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