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八 (2)
卷第三十八 (2)
1. 頭瘡第一
《外臺》:《古今錄驗》療小兒頭瘡,面上亦有日月益甚者方。
黃連,赤小豆(各等分)
上二味搗末,以臘月豬脂和塗之,即瘥止。
《子母秘錄》治小兒頭瘡及女人面瘡方。
上以菟絲湯洗。
《子母秘錄》治兒頭上瘡,發不生方。
上以楸葉搗汁,塗瘡上發即生,兼治白禿。
《子母秘錄》小兒頭瘡,耳上生瘡方。
上以竹葉燒末,和豬脂塗上,又以雞子白敷之亦妙。
《子母秘錄》小兒頭上瘡,及白禿髮不生,汁出者方。
上以雞子七個去白皮,於銅器中熬和油敷之。
陳藏器主小兒頭瘡,吻瘡,耳後月蝕瘡方。
上甲煎敷之。
陳藏器治小兒頭瘡,癰腫陰㿗方。
上蒺藜子可作摩粉,其葉主風癢,可煮以浴之。
陳藏器本草主小兒頭瘡方。
上取豬羊膽汁敷之。
勝金右治小兒頭上生惡瘡方。
上以黃泥聚豉煨熟,冷後取出豆豉,為末,以純菜油敷之瘥。
《食療》治小兒患頭瘡方。
上燒馬骨作灰和醋敷之。亦治身上瘡,白禿瘡,以駁馬不乏者尿,數數暖洗之,十遍瘥。
《唐本草注》治小兒頭瘡方。
上生嚼胡麻塗之,又嚼白油麻塗之。(胡麻角作八稜者為巨,勝四稜者為胡麻,都以烏者為良,白者為劣。)
《藥性論》治小兒頭瘡方。
上以龜甲燒灰敷之。
《藥性論》治小兒頭瘡方。
上搗蓼葉末,和白蜜(一雲和雞子白)塗上,蟲出不作瘢。
《聖惠》治小兒頭上生惡瘡方。
人糞灰,狗糞灰,豬糞灰,皂角灰,香豉(炒令微焦),白礬灰(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使可瘡以生油調塗之,日一易,以瘥為度。
《聖惠》治小兒頭瘡,久不瘥,惡汁出不斷方。
黃連(去須),黃柏(銼),白礬(燒灰。各一兩),蛇床子(半兩),胡粉(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熬成豬脂調如膏,日二塗之效。
《聖惠》治小兒頭瘡及惡瘡方。
香豉,麻油(各二合),臭黃(半兩),蔥白(四兩細切)
上件藥,先煎油令熟,入香豉等,熬令煙出,熟搗貼於瘡上,以物密裹之效。
《聖惠》又方
黃連(一兩,去須),吳茱萸(生用),膩粉,杏仁(湯浸去皮。各半兩),麻油(一合)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麻油杏仁同研如膏,每塗藥時先以鹽漿水洗了,拭乾,塗於瘡上,日二用之。
《聖惠》治小兒頭瘡久不瘥。青砂散方
水銀(以少棗肉研令星盡),硫黃,川椒(去目),膩粉,縮砂(去皮。各一分),竹葉,狗頭骨(各半兩,燒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水銀令勻,以生油調塗之立效。
《聖惠》治小兒頭上生惡瘡,及疳瘡,軟癤,並宜敷,胡粉散方
胡粉,黃連(去須),水銀(點少水入胡粉研令星盡。各一兩),糯米(二十一粒),赤小豆(十四粒),吳茱萸(半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即以麻油和諸藥,調勻塗之。
白話文:
《外臺》的《古今錄驗》記載: 治療小兒頭瘡,有些長在臉上,時好時壞的,有個方子:
黃連和赤小豆各取等份,將它們搗成粉末,再用臘月豬油調和塗在患處,很快就會痊癒。
《子母秘錄》記載: 治療小兒頭瘡和婦女臉上的瘡,有個方子:
用菟絲子煮水來洗患處。
《子母秘錄》記載: 治療小孩頭上長瘡,導致頭髮長不出來,有個方子:
將楸樹葉搗爛取汁,塗在瘡上,頭髮就會長出來,同時也能治療白禿。
《子母秘錄》記載: 治療小兒頭瘡,瘡還長到耳朵上,有個方子:
將竹葉燒成灰,和豬油調和塗在患處,再用雞蛋清敷上,效果也很好。
《子母秘錄》記載: 治療小兒頭上長瘡,或是白禿導致頭髮長不出來,而且會流汁液的,有個方子:
取七個雞蛋,去掉蛋白和蛋黃之間的那層薄膜,放在銅器裡熬煮,再加入油敷在患處。
陳藏器說: 治療小兒頭瘡、嘴角長瘡、耳朵後面像被蟲啃食的瘡,有個方子:
用甲煎敷在患處。
陳藏器說: 治療小兒頭瘡、癰腫和陰部瘡瘍,有個方子:
用蒺藜的果實磨成粉末外敷,它的葉子可以治療風引起的皮膚搔癢,可以煮水洗澡。
陳藏器本草說: 治療小兒頭瘡,有個方子:
取豬或羊的膽汁塗在患處。
《勝金方》記載: 治療小兒頭上長惡瘡,有個方子:
用黃泥裹住豆豉,煨熟後取出豆豉,磨成粉末,用純菜油調和後敷在患處,就會痊癒。
《食療》記載: 治療小兒頭瘡,有個方子:
將馬骨燒成灰,和醋調和敷在患處。也可以治療身上長瘡和白禿瘡。用雜色馬(斑馬)不缺少的尿液,多洗幾次,洗個十次就會好。
《唐本草注》記載: 治療小兒頭瘡,有個方子:
將生芝麻嚼爛塗在患處,也可以嚼白芝麻塗在患處。(芝麻有八個稜角的比較大,比四個稜角的芝麻好。都以黑色的為佳,白色的較差。)
《藥性論》記載: 治療小兒頭瘡,有個方子:
將龜甲燒成灰,敷在患處。
《藥性論》記載: 治療小兒頭瘡,有個方子:
將蓼葉搗成粉末,和白蜜(也有說是和雞蛋清)調和塗在患處,可以讓蟲子跑出來,而且不會留下疤痕。
《聖惠方》記載: 治療小兒頭上長惡瘡,有個方子:
用人糞灰、狗糞灰、豬糞灰、皂角灰、炒過的豆豉、白礬灰(以上各取半兩),將這些藥搗碎,磨成細末,每次用麻油調和塗在患處,一天換一次藥,直到痊癒。
《聖惠方》記載: 治療小兒頭瘡,很久都沒好,而且不斷流出惡臭汁液,有個方子:
黃連(去掉鬚根)、黃柏(切碎)、燒過的白礬(各一兩)、蛇床子(半兩)、胡粉(三分),將這些藥搗碎,磨成細末,用熬好的豬油調成膏狀,一天塗兩次,效果很好。
《聖惠方》記載: 治療小兒頭瘡和惡瘡,有個方子:
豆豉、麻油(各二合)、臭黃(半兩)、蔥白(四兩,切細),先將麻油煎熟,放入豆豉等藥材,熬到冒煙,然後搗爛敷在瘡上,用東西包紮好,效果很好。
《聖惠方》另一個方子:
黃連(一兩,去掉鬚根)、吳茱萸(生用)、膩粉、杏仁(用熱水泡過後去皮。各半兩)、麻油(一合),將這些藥搗碎,磨成粉末,加入麻油和杏仁一起研磨成膏狀。每次塗藥前,先用鹽水洗淨患處,擦乾後再塗藥,一天塗兩次。
《聖惠方》記載: 治療小兒頭瘡,很久都沒好,有個青砂散方:
水銀(用少許棗肉研磨,直到看不到水銀珠為止)、硫黃、川椒(去掉椒目)、膩粉、縮砂(去皮。各一分)、竹葉、狗頭骨(各半兩,燒成灰),將這些藥搗碎,磨成細末,再研入水銀,使之均勻,用麻油調和後塗在患處,效果很快。
《聖惠方》記載: 治療小兒頭上長惡瘡、疳瘡、軟癤,都適合用這個胡粉散方:
胡粉、黃連(去掉鬚根)、水銀(滴少許水入胡粉,研磨直到看不到水銀珠為止。各一兩)、糯米(二十一粒)、赤小豆(十四粒)、吳茱萸(半分),將這些藥搗碎,磨成粉末,再用麻油調和均勻塗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