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七 (12)
卷第三十七 (12)
1. 風瘙癮疹第六
上件都拌勻,煉蜜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金銀、薄荷下。
張渙,二聖散方,治癮疹、肌肉青黑。
胡粉,苦參(各一兩)
每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兼塗患處。
《嬰童寶鑑》治小兒身上生小瘡癢藥方。
宣連,防己(各一兩),蕪荑(半兩),膩粉(一分)
上件研勻,先浴瘡子,拭乾,生油調敷。
《吉氏家傳》風瘡:治小兒身上如麻子,或如豆大,亂生多癢,是風瘡也,宜此方。
烏蛇(去鱗,炙),黃耆,麻黃(去節),防風(以上各一分),枳殼(一片,炙),朴硝(三分),桂心(半分)
上以水五合,煎二合,方下朴硝,一歲兒漸漸與服盡。
長沙醫者王兌,千金散,治小兒、大人脾肺風血妄行腠理,發為癮疹,積久不瘥,時發心腹疼痛,渾身頑麻,手足拘攣,或心膈癢悶,痰噦嘔逆,吃食減少,頭疼目暈,一發遍身,搔之隨手癮起,煩躁燥癢,萬治不效者,宜服此方。
成塊赤土(一名羊肝石,取膩者細研如面,其有砂石者不可用。)
上一味,每用冷酒調下一錢,一日三服,無有不瘥,發盛煩躁者,更用後藥塗之。
又敷藥方
護火草(景天是大葉,有人家盆種以慎火),生薑(和皮不洗泥土)
上等分爛研,量多少旋入鹽,合研和勻塗之。如遍身患,只揀癮疹大處塗之,應手消散,余處自沒,若能遍塗尤妙。
長沙醫者劉之才傳治小兒風瘙癮疹。芒硝散方
土朱(二兩),朴硝(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平錢,用生薄荷細研,次用冷水調,蜜水下,不拘時候。
《千金》灸法:小兒、大人舉體痛癢如蟲齒,癢而搔之,皮便脫落作瘡,灸曲池二穴,隨手壯發即灸之,神良。
白話文:
風瘙癮疹
將上述藥材都攪拌均勻,用蜂蜜煉製成小米粒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煎好的金銀花、薄荷湯送服。
張渙的二聖散藥方,治療癮疹、皮膚肌肉青黑。
胡粉、苦參各一兩。
將每種藥材分別搗碎,再混合過篩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調和後服用,同時也可塗抹在患處。
**《嬰童寶鑑》**治療小兒身上生小瘡且發癢的藥方。
黃連、防己各一兩,蕪荑半兩,膩粉一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均勻,先用藥水清洗患處,擦乾後,用香油調和藥粉塗抹。
**《吉氏家傳》**治療風瘡:小兒身上長得像麻子或豆子大小,雜亂生長且很癢,這是風瘡,適合用這個藥方。
烏蛇(去除鱗片,烤過),黃耆,麻黃(去除節),防風(以上各一分),枳殼(一片,烤過),朴硝(三分),桂心(半分)。
加水五合,煎至剩二合,最後加入朴硝,讓一歲大的嬰兒慢慢喝完。
長沙的醫生王兌的千金散,治療小兒和大人脾肺功能失調,導致風邪血熱在皮膚腠理間妄行,引發癮疹,久治不癒,發作時會出現心腹疼痛、全身麻木、手腳抽筋、或胸口癢悶、痰多嘔吐、食慾不振、頭痛眼花等症狀,一旦發作就遍及全身,一搔抓就出現新的風疹塊,煩躁發癢,各種治療都無效的情況,適合服用此藥方。
取帶有油性的紅色土塊(也叫羊肝石),磨成細粉(如果有砂石就不能用)。
每次用一錢的藥粉,用冷酒調和服用,一天三次,沒有治不好的。如果發作嚴重煩躁,可以再用下面的藥物塗抹。
外敷藥方
護火草(景天,葉子比較大,有人在家中盆栽,要小心防火),生薑(連皮不洗泥土)。
將上述藥材等量搗爛,根據需要加入適量鹽,攪拌均勻後塗抹。如果全身都長了風疹塊,只選擇風疹塊比較大的地方塗抹,藥效明顯,其他地方也會自行消退,如果可以全部塗抹效果更好。
長沙的醫生劉之才傳授治療小兒風瘙癮疹的芒硝散藥方。
土朱(二兩),朴硝(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平錢,用新鮮薄荷磨碎,再用冷水調和,用蜜水送服,不限制時間。
《千金》灸法:小兒或大人全身痛癢如同蟲子咬,癢而抓撓,皮膚就會脫落形成瘡。灸曲池穴兩穴,在抓癢的地方開始灸,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