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六 (19)
卷第三十六 (19)
1. 瘰病第十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一盞,入酒三兩滴,同煎五分,去滓,放溫令時時呷之。
張渙,紫檀散方,敷瘰癧癭核。
紫檀香,木香,川芒硝(研),卷柏(各一兩),川大黃,黃芍藥(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用少許,用雞子白調,稀稠得所,塗患處。
《王氏手集》治新舊瘰癧方。
不蚛皂角(去皮,酥炙黃),威靈仙(去土),仙靈脾(用葉去枝梗)
上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五丸,溫米飲下,空心食前臨臥,日三服。忌豬肉、油膩、熱面、茶,疾已,飲食復舊。
《王氏手集》治項癧鼠瘻方。
硇砂(研),膩粉(各二錢。各一分亦得)
上用雞卵子一個,敲破一頭,瀝雞清在淨盞內,不用黃,將雞清和前二藥入在殼內和令勻,用麵糊紙貼破處,更用麵餅子裹雞子入無油鐺內,水煮近千沸,取出陰乾,細研如粉。用時令患人先吃酒一盞,候少時用酒調藥半錢,其疾隨大便瀉下如桃膠,是病下。如未,更服。重者須三兩服。忌油膩、魚鮓,動風氣物。
《王氏手集》治瘰癧方。
上牛李子一名天茄子,入九月經霜採,去苗取根,用竹刀子割去皮撕開,新瓦上煿干為末。不犯鐵器。每服二錢,用活鯽魚一枚,持去鱗䯌內之肚中,用濕紙裹煨熟,細細嚼吃,以米飲送下,如未有瘡則內消,已有瘡只用末津唾調貼神效。
《王氏手集》治瘰癧未及瘡。玉露丸方
斑蝥(二十一個,去頭),海金砂(三錢),寒食麵(一錢)
上上件藥一處為細末,滴水為丸如綠豆大。候藥干,再以寒食麵和做濕面復裹藥,再丸藥。吃時用漿水二盞,將一盞入藥在內,煎沸煮動,藥面漉在餘一盞冷漿水,取出藥,以漿水下。其瘰癧病隨小便出了。十歲以下至三歲以上,每二歲吃一丸;是十歲吃五丸;自十歲以上至二十歲以上,每一歲一丸;自三十歲以上,每二歲一丸。量虛實加減。
白話文:
瘰癧病第十
第一個藥方: 將上面的藥材搗碎,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八分滿的清水,加入三滴酒,一起煎煮五分鐘,去除藥渣,放溫後慢慢喝。
第二個藥方: 張渙的紫檀散,外敷於瘰癧、癭瘤、腫核。 藥材包含:紫檀香、木香、川芒硝(研磨)、卷柏(各一兩)、川大黃、黃芍藥(各半兩)。 將這些藥材搗碎,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藥粉,用雞蛋清調成糊狀,稀稠度適中,塗抹在患處。
第三個藥方:《王氏手集》治療新舊瘰癧的藥方。 藥材包含:不蚛皂角(去除外皮,用酥油炙黃)、威靈仙(去除泥土)、仙靈脾(使用葉子,去除枝梗)。 將以上藥材等分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五丸,用溫熱的米湯送服,空腹在吃飯前和睡前服用,每天三次。忌吃豬肉、油膩食物、熱麵食、茶,病好後,飲食可以恢復正常。
第四個藥方:《王氏手集》治療頸部瘰癧、鼠瘻的藥方。 藥材包含:硇砂(研磨)、膩粉(各二錢,或各一分亦可)。 取雞蛋一個,敲破一端,將雞蛋清瀝在乾淨的杯子裡,不用蛋黃。將雞蛋清和前面兩種藥粉放入蛋殼中攪拌均勻,用麵糊紙貼住破損處,再用麵餅包裹雞蛋,放入無油的鍋中,用水煮到快沸騰時取出,陰乾後,磨成細粉。使用時,讓病人先喝一杯酒,稍等片刻後,用酒調和半錢藥粉服用,病症會隨著大便排出,像桃膠一樣,這表示病症被排出。如果沒有排出,可以再次服用。病情嚴重者需要服用三、兩次。忌吃油膩食物、魚、醃製食物,以及會引起身體氣血運行不順的食物。
第五個藥方:《王氏手集》治療瘰癧的藥方。 藥材包含:牛李子(又名天茄子),在九月經過霜降後採摘,去除莖苗,取根部,用竹刀削去外皮,撕開後放在新瓦片上烘乾,磨成粉末。過程中不能使用鐵製器具。每次服用二錢,取一條活鯽魚,去除魚鱗和內臟,將藥粉放入魚腹中,用濕紙包裹後煨熟,慢慢嚼食,用米湯送服。如果還沒有長出瘡,藥效會使其在體內消散;如果已經長出瘡,直接用藥粉調和唾液塗抹,效果很好。
第六個藥方:《王氏手集》治療瘰癧,使其不會長成瘡的藥方:玉露丸 藥材包含:斑蝥(二十一個,去除頭部)、海金砂(三錢)、寒食麵(一錢)。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細末,滴入少量水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等藥丸乾燥後,再用寒食麵和水做成濕麵包裹藥丸,再次搓成丸子。服用時,用兩杯漿水,取一杯放入藥丸中,煮沸至翻滾,將藥面撈出,放入另一杯冷的漿水中,取出藥丸,用漿水送服。瘰癧病會隨著小便排出。十歲以下到三歲以上的兒童,每兩歲服用一丸;十歲服用五丸;十歲以上到二十歲以上,每一歲服用一丸;三十歲以上,每兩歲服用一丸。根據身體虛實情況,可以適當增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