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六 (18)
卷第三十六 (18)
1. 瘰病第十
《聖惠》治小兒瘰癧穿潰,膿水不止。密陀僧散方
密陀僧,胡粉(各二兩),熊膽,蘆薈,白芨,白蘞(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敷瘡口內效。
《聖惠》治小兒瘰癧腫硬,皂莢刺散方
上用皂莢刺一斤於盆中燒,候火盛時,取牛蒡子半升撒於火中,與皂角刺都成灰為度,待冷取之,搗,細羅為散。每服以井華水調下一錢,日三服,三五日內必有惡物下,如膠餳狀,下盡即永斷根本。
《聖惠》治小兒瘰癧結硬令內消方。
膩粉(半兩),雞子(三枚,取白用)
上件藥調如稀麵糊,以文火炒之,用火箸急攪,勿令黏著銚子,候焦黑色即住,入上好硃砂半兩同研如面。
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五更與服,良久,腹痛,便瀉出病根,棗核之狀。如未瘥,即隔日再服之。若已成瘡者,宜用後散貼之。
《聖惠》又方
毒蛇皮(三條),吳茱萸(半合)
上件藥燒為灰細研,以生油和塗之,須用帛子遮藥氣,不得沖眼,切須忌之。
《聖惠》治小兒瘰癧結核腫硬,欲令穴。硇砂丸方
硇砂,砒黃(各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以糯米飲和丸如小麥粒大。先烙破,內一丸,五日內其癧子當壞爛自出,後用生肌膏貼之。(方在前。)
《聖惠》治小兒瘰癧,蝸牛散方
蝸牛殼(一兩),真牛乳(半升)
上件藥入銚子中,於慢火上熬,令乳盡,取蝸牛殼研如粉,入大黃末一分,更研令細。每服以皂莢子仁湯調下半錢,大小便中利出惡物,即瘥。
《聖惠》又方
上以皂莢子四十九枚,用手指許大竹筒,安得皂莢子者,壘在竹筒中,緊塞竹筒口,投在溷坑中,浸四十九日,取出淨洗曝乾,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又方
上用白花蛇五兩,以酥塗,炙令黃焦色,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又方
上用白殭蠶炒,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瘰癧結成顆塊疼腫,穿潰膿水不絕,不計遠年日近皆瘥。薄荷丸方
薄荷(一束如碗大,陰乾),皂莢(十挺,長一尺二寸,不蚛者,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
上件藥搗碎,以酒一斗,浸經三宿,取出曝乾,更浸三宿,如此取酒盡為度,焙乾搗,細羅為散,以燒飯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黃耆湯下二十丸,小兒減丸服之。
茅先生治小兒瘰癧、風癧、冷瘻已破者,用藥放入方。
石灰(二兩,用好醋二升煮乾如餳入),杏仁粉(一兩),膩粉(半兩)
上拌合滴水為丸如○此大,放在窟內以紙貼之,其藥自熔,其肉自生,一個窟只放一丸藥。
張渙,妙聖散方,治瘰癧不消。
綿黃耆,連翹(各一兩),川大黃(炒),鴿糞(燒灰),糯米(用斑蝥七個同炒黃,不用斑蝥),犀角(屑。各半兩)
白話文:
瘰癧(淋巴結核)第十
《聖惠》治療小兒瘰癧潰破,膿水流不停的藥方:密陀僧散
使用密陀僧、胡粉各二兩,熊膽、蘆薈、白芨、白蘞各一兩,將這些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散。將藥粉敷在瘡口,效果很好。
《聖惠》治療小兒瘰癧腫硬的藥方:皂莢刺散
取皂莢刺一斤放在盆中燒,等到火勢旺盛時,將半升牛蒡子撒入火中,與皂莢刺一起燒成灰。待冷卻後取出,搗碎,研磨成細散。每次用井水調服一錢,每天三次,三到五天內一定會有像膠狀的污穢物排出,排出乾淨後就能徹底根治。
《聖惠》治療小兒瘰癧結硬,使其消散的藥方
使用膩粉半兩,雞蛋三枚(只取蛋清),將藥材與蛋清調成稀糊狀,用小火炒,邊炒邊用筷子快速攪拌,避免黏鍋。待炒至焦黑色時停止,加入上等硃砂半兩,一同研磨成粉。每次用稀粥調服半錢,在清晨五更時服用。過一會兒,會腹痛,並排出像棗核一樣的病根。如果沒有痊癒,就隔日再服。如果已經形成瘡口,可以用後面的藥散敷貼。
《聖惠》又一藥方
使用毒蛇皮三條,吳茱萸半合,將這些藥材燒成灰,研磨成細末,用生油調和塗抹患處。必須用布遮蓋住藥氣,避免熏到眼睛,切記小心。
《聖惠》治療小兒瘰癧結成硬塊,想讓它破潰的藥方:硇砂丸
使用硇砂、砒黃各一分,將這些藥材一同研磨成細末,用糯米湯和成小麥粒大小的藥丸。先將瘰癧燙破,在裡面塞入一丸藥。五天內,瘰癧會潰爛並自行排出。之後用生肌膏敷貼。(生肌膏藥方在前面。)
《聖惠》治療小兒瘰癧的藥方:蝸牛散
使用蝸牛殼一兩,新鮮牛乳半升,將蝸牛殼和牛奶放入鍋中,用小火熬煮,直到牛奶熬乾。取出蝸牛殼研磨成粉末,加入大黃末一分,再次研磨均勻。每次用皂莢子仁湯調服半錢,大小便中會排出污穢物,病就好轉。
《聖惠》又一藥方
取皂莢子四十九枚,使用比手指略粗的竹筒,裝入皂莢子,塞緊竹筒口,放入廁所坑中浸泡四十九天。取出洗淨曬乾,搗碎,研磨成細散。每次用稀粥調服半錢,每天三次。可以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用量。
《聖惠》又一藥方
使用白花蛇五兩,用酥油塗抹,烤至焦黃色,搗碎,研磨成細散。每次用稀粥調服半錢,每天三次。可以根據小孩的大小酌情調整用量。
《聖惠》又一藥方
使用炒過的白僵蠶,搗碎,研磨成細散。每次用溫水調服半錢,每天三次。可以根據小孩的大小酌情調整用量。
《聖惠》治療瘰癧結成塊狀,疼痛腫脹,潰破後膿水不斷,無論病程長短都能治癒的藥方:薄荷丸
使用薄荷一束(像碗一樣大,陰乾),皂莢十挺(長一尺二寸,沒有蟲蛀的,去除黑皮,塗上酥油烤至焦黃色)。將這些藥材搗碎,用一斗酒浸泡三晚,取出曬乾,再浸泡三晚。如此反覆直到酒被吸收完。焙乾後搗碎,研磨成細散,用燒飯捏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黃耆湯送服二十丸,小孩酌情減少用量。
茅先生治療小兒瘰癧、風癧、冷瘻已經潰破的,使用以下藥方:
使用石灰二兩(用好醋二升煮乾成膠狀),杏仁粉一兩,膩粉半兩。將這些藥材混合,滴水做成圓形的藥丸,放在瘡口內,用紙貼住。藥丸會自行融化,肉也會長出來,一個瘡口只放一粒藥丸。
張渙,妙聖散,治療瘰癧不消的藥方:
使用綿黃耆、連翹各一兩,炒過的川大黃、鴿糞(燒成灰),糯米(用七個斑蝥一起炒黃,不用斑蝥),犀角屑各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