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六 (8)
卷第三十六 (8)
1. 毒腫第四
《聖惠》治小兒諸毒腫,升麻膏方
川升麻,白蘞,漏蘆,黃芩,川芒硝(各二分),川大黃(銼碎,微炒),梔子仁(各一兩),蒴藋(四兩),蛇銜草(三兩)
上件藥都細銼,用酒浸一宿後,以豬脂一、二斤煎諸藥,色焦黃即膏成,以綿濾去滓,傾於不津器中,於毒腫處塗之即消。
《聖惠》治小兒熱毒腫貼熁,木香散方
木香,紫葛(銼),紫檀香,川朴硝(各一兩),赤小豆(一合),川升麻,白蘞,白礬(燒灰。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水調如稀麵糊,可腫大小貼之,日二易之。
《聖惠》治小兒熱毒腫,解風熱,腫令內消。大黃散方
川大黃,檳榔,川芒硝,黃連(去須),黃柏,雄黃(細研),赤小豆(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蜜水調塗患處,日三上。
《聖惠》治小兒熱毒腫忽發頸項胸背,發即封之,不成膿方。
生地黃(切,一升),豆豉(三兩),川芒硝(五兩)
上件藥都搗,令熱以敷腫上,厚二分,以來日六、七度,敷之效。
《聖惠》治小兒一切毒腫方。
川朴硝,川大黃(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冷水調塗於腫處,干即更塗,以毒腫消散為度。
《聖惠》又方
蔓菁根,蕓薹根(各一兩。乾者)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雞子清調塗之。
《聖惠》又方
商陸,蕓薹葉(各一兩)
上件藥搗令爛熟,貼於腫處,頻易之效。
太醫局,玉龍膏,摩風止痛,消腫化毒,治一。
藍子,羚羊角(屑),芍藥(各四分)
上取豬脂切,二升,火煎藥為膏,去滓摩腫上。
《嬰孺》治小兒頭面身體結核瘰癧及胸背裡有堅不痛,又無寒熱,強健如故,而有上病,名為結風氣腫方。
連翹,桑白皮,白頭翁,牡丹,防風,黃柏,桂心,鹽豉,秦艽,獨活(各四分),海藻(一分)
上為末,蜜和丸大豆大。三歲兒飲服五丸至十五丸,量大小與之。
張渙,寄生散方,治毒腫甚者。
桑寄生,獨活,川大黃(各一兩),朴硝,甘草(炙),犀角(屑。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五分,去滓放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惠眼觀證》,天烏散,退風毒瘡腫方。
天南星,草烏頭,赤小豆,黃柏
上等分為末,薑汁調入面少許貼之。
《巢氏家傳》丹毒癰腫方。
上用藍搗爛以汁塗,仍用藍敷之良。如無生藍,只用染青黛敷之。又雞子清塗亦良。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熱毒風癧,水澄膏,方。
寒水石(一錢),黃柏,硝石,雄黃,白芨,草烏頭,白蘞(各三錢),赤小豆(一分)
上件為末,以水調塗。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風毒胎熱,癰疽腫癰等方。
黃丹(一錢,火煅),白蘞,白芨(各二錢),輕粉(少許)
上件為末,以湯調,紙貼頭上,開竅子貼之。
白話文:
[毒腫第四]
《聖惠》升麻膏
這個藥膏可以治療小兒各種毒腫。藥材有:川升麻、白蘞、漏蘆、黃芩、川芒硝(各取少量)、川大黃(切碎略炒)、梔子仁(各取一兩)、蒴藋(四兩)、蛇銜草(三兩)。
將以上藥材都切碎,用酒浸泡一夜後,再用一到二斤的豬油煎煮,等到藥材顏色變黃褐色,藥膏就完成了。用棉布過濾掉藥渣,把藥膏裝在不吸水的容器中。將藥膏塗抹在毒腫處,就可以消腫。
《聖惠》木香散
這個藥散可以用來治療小兒熱毒腫,敷貼或熱敷都行。藥材有:木香、紫葛(切碎)、紫檀香、川朴硝(各取一兩)、赤小豆(一合)、川升麻、白蘞、白礬(燒成灰,各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用水調和成稀糊狀,像稀麵糊一樣,根據腫的大小敷貼。一天換兩次。
《聖惠》大黃散
這個藥散可以治療小兒熱毒腫,解除風熱,使腫脹消退。藥材有:川大黃、檳榔、川芒硝、黃連(去除鬚)、黃柏、雄黃(研磨成細末)、赤小豆(各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用蜂蜜水調和後塗抹在患處,一天塗抹三次。
《聖惠》治小兒熱毒腫忽發頸項胸背方
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小兒熱毒腫突然發生在脖子、胸、背部,能阻止其化膿。藥材有:生地黃(切碎,一升)、豆豉(三兩)、川芒硝(五兩)。
將以上藥材都搗碎,加熱後敷在腫脹處,厚度約兩分。每天敷六、七次,效果顯著。
《聖惠》治小兒一切毒腫方
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小兒各種毒腫。藥材有:川朴硝、川大黃(各取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每次用冷水調和塗抹在腫脹處,等藥乾了就再塗,直到毒腫消散為止。
《聖惠》又方
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小兒毒腫。藥材有:蔓菁根、蕓薹根(各取一兩,乾燥的)。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在患處。
《聖惠》又方
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小兒毒腫。藥材有:商陸、蕓薹葉(各取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爛,敷貼在腫脹處,頻繁更換,效果很好。
太醫局玉龍膏
這個藥膏可以按摩來治療風痛、消腫、化解毒素。藥材有:藍子、羚羊角(磨成粉)、芍藥(各取少量)。
取豬油切碎,二升,用火煎煮藥材成膏狀,過濾掉藥渣後,用藥膏按摩腫脹處。
《嬰孺》結風氣腫方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小兒頭面身體出現結核、瘰癧,以及胸背部有堅硬不痛的腫塊,沒有寒熱,身體依然強壯,但卻有這些病症,這種情況稱為結風氣腫。藥材有:連翹、桑白皮、白頭翁、牡丹、防風、黃柏、桂心、鹽豉、秦艽、獨活(各取少量)、海藻(取少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大豆。三歲兒童每次服用五到十五顆,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
張渙寄生散
這個藥散可以治療毒腫嚴重的病症。藥材有:桑寄生、獨活、川大黃(各取一兩)、朴硝、甘草(炙烤過的)、犀角(磨成粉,各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後放溫服用。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惠眼觀證》天烏散
這個藥散可以退風毒引起的瘡腫。藥材有:天南星、草烏頭、赤小豆、黃柏。
將以上藥材等分研磨成粉末,用薑汁調和少量麵粉後敷貼在患處。
《巢氏家傳》丹毒癰腫方
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丹毒癰腫。將藍草搗爛取汁塗抹,再用藍草敷在患處,效果很好。如果沒有新鮮的藍草,可以用染青黛敷貼。另外,用雞蛋清塗抹也有效。
長沙醫者鄭愈傳水澄膏
這個藥膏可以用來治療熱毒風癧。藥材有:寒水石(一錢)、黃柏、硝石、雄黃、白芨、草烏頭、白蘞(各取三錢)、赤小豆(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塗抹在患處。
長沙醫者鄭愈傳癰疽腫癰方
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風毒胎熱引起的癰疽腫癰等病症。藥材有:黃丹(一錢,用火煅燒)、白蘞、白芨(各取二錢)、輕粉(少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熱水調和後,用紙貼在頭部,在患處開個小孔貼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