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五 (10)
卷第三十五 (10)
1. 神氣丹第十五
《顱囟經》:神氣丹從頭背上起。
上用牯牛骨燒灰,羊脂調塗之。
白話文:
神氣丹這種藥方,是從頭頂和背部開始使用的。
使用時,將公牛的骨頭燒成灰,再用羊的脂肪調和成膏狀塗抹。
2. 神火丹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兒神火丹候:丹發兩膀,不過一日便赤黑,謂之神火丹也。
《聖惠》治小兒神火丹方。
上景天花搗,絞取汁,先微揩丹上,後塗之,以瘥為度。《嬰孺》方同云:先刺丹上,令血出塗刺上。
《聖惠》又方
上以鯽魚半斤,搗如泥,塗丹上,唯數塗為良。
《聖惠》又方
上以梔子仁搗末,用醋和塗之。
白話文:
《巢氏病源》提到,小兒神火丹的症狀是:紅疹發在兩側肩膀,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會變成紅黑色,這就叫做神火丹。
《太平聖惠方》記載治療小兒神火丹的藥方:
用景天花搗爛,擠出汁液,先輕輕擦拭在紅疹上,然後塗抹上去,直到痊癒為止。《嬰孺方》的說法相同,也是先刺破紅疹,讓血流出來,然後塗抹在刺破的地方。
《太平聖惠方》另外記載:
用半斤鯽魚搗成泥狀,塗在紅疹上,多塗幾次效果更好。
《太平聖惠方》又記載:
用梔子仁搗成粉末,用醋調和後塗在紅疹上。
3. 神灶丹第十七
《顱囟經》:神灶丹從肚起。
上用土蜂窠、杏仁、膩粉、生油調塗,立瘥。
白話文:
《顱囟經》記載:神灶丹這種病症是從腹部開始發生的。
治療方法是:取土蜂的巢穴、杏仁、膩粉,用生油調和後塗抹在患處,就能立刻痊癒。
4. 鬼太丹第十八
《巢氏病源》小兒鬼火丹候:丹發兩臂,赤起如李子,謂之鬼火丹也。
《顱囟經》:鬼火丹從面上起。
上用灶下土,雞子白調,塗之立瘥。
《聖惠》治小兒鬼火丹方。
戎鹽(一兩),附子(一枚,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雄雞血調塗之。
《聖惠》又方
景天草(五兩),蛇銜草(三兩)
上件藥搗如泥,以雞血調塗之。
《嬰孺》:鬼火丹初發兩臂起,赤如小豆及大豆治之方。
上用苦桃皮煮汁,浴之。
《嬰孺》又方
上用虎脂隨病塗之。
張渙,戎鹽散方,治丹發兩臂赤起如李子乃名鬼火丹。
戎鹽(一兩),附子(一枚),雄黃(半兩,細研,水飛)
上件同研細。每用少許,以雄雞血調塗患處。
白話文:
鬼太丹第十八
《巢氏病源》提到,小兒鬼火丹的症狀是:丹毒發在兩臂,紅腫隆起像李子一樣,這就叫做鬼火丹。
《顱囟經》則說,鬼火丹是從臉上開始發作的。
以上情況,可以使用灶底的土,用雞蛋清調和後塗在患處,很快就會痊癒。
《聖惠方》中記載治療小兒鬼火丹的藥方:
用戎鹽(一兩)和附子(一枚,燒成灰)一起研磨成粉末,然後用雄雞血調和後塗抹在患處。
《聖惠方》中還有另一種藥方:
用景天草(五兩)和蛇銜草(三兩),搗成泥狀,再用雞血調和後塗在患處。
《嬰孺方》提到,鬼火丹剛開始發作時,會在兩臂出現紅腫,像小豆或大豆一樣大小,治療方法如下:
用苦桃樹皮煮水,然後用此水來洗浴患處。
《嬰孺方》中還有另一種藥方:
用虎的脂肪直接塗在患處。
張渙的戎鹽散藥方,是用來治療丹毒發在兩臂,紅腫隆起像李子一樣,也就是鬼火丹。
藥方是:戎鹽(一兩),附子(一枚),雄黃(半兩,研磨成細粉後用水過濾)。
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每次用少量,用雄雞血調和後塗在患處。
5. 野火丹第十九
《巢氏病源》小兒野火丹候:丹發赤斑斑如梅子,遍背腹,謂之野火丹也。
《千金》治小兒野火丹病,遍身皆赤者方。
上用油塗之。(《嬰孺》云:生麻油塗。)
《聖惠》治小兒野火丹方。
雄黃,戎鹽(各半兩)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雞子白調,數數塗之,以瘥為度。
《聖惠》又方
灶中黃土(一兩),青竹葉(二兩,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雞子白和塗之。
《聖惠》又方
白殭蠶(二七枚),慎火草(一兩)
上件藥搗令爛,塗之。
白話文:
小兒野火丹的症狀,就像梅子一樣的紅色斑點,遍佈背部和腹部,這就稱為野火丹。
《千金方》裡有個治療小兒野火丹,全身都發紅的藥方。
用油塗抹患處。(《嬰孺方》說:用生的麻油塗抹。)
《聖惠方》裡有個治療小兒野火丹的藥方。
雄黃、戎鹽(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雞蛋清調和,多次塗抹患處,直到痊癒為止。
《聖惠方》還有一個藥方。
灶裡面的黃土(一兩),青竹葉(二兩,燒成灰)。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雞蛋清調和塗抹患處。
《聖惠方》還有一個藥方。
白殭蠶(十四枚),慎火草(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爛,塗抹患處。
6. 骨火丹第二十
《巢氏病源》小兒骨火丹候:丹發初在臂起,正赤若黑,謂之骨火丹也。
《千金》治小兒骨火丹,其瘡見骨方。
上搗大小蒜,厚封之,著足踝者是。
《嬰孺》治小兒骨火丹刺腫上入二分。
上以黃末、牛膽汁和,塗之。
白話文:
小兒骨火丹這種病,最早發作時會在手臂上出現,顏色鮮紅或呈現黑色,這就叫做骨火丹。
治療小兒骨火丹,當瘡瘍已經深入見骨時,可以用以下方法:
將大蒜和小蒜搗爛,厚厚地敷在患處,特別是長在腳踝上的骨火丹更是適用。
治療小兒骨火丹,可以用針刺在腫脹處,刺入約兩分深。
然後將黃色的藥末和牛膽汁調和,塗抹在患處。
7. 家火丹第二十一
《巢氏病源》小兒家火丹候:丹初發著兩腋下,兩膀上,名之家火丹也。
《嬰孺》治家火丹發如大指,日長一寸,偏旁兩頰方。
梓木白皮(二兩),蓼葉(三兩)
上燒灰,雞子白和如泥,敷丹上,日四、五上。(《聖惠》方同,但二味等分。)
《嬰孺》治家火丹攻喉,入腹大便不利方。
硝石,凝水石(各二兩)
上研入銅器中熬令乾,取研。服方寸匕,未瘥加之。
《嬰孺》又方
烏頭(一分),赤石脂(三分)
上為末,雞子白和,塗丹上,日進三服,神良。
白話文:
家火丹這種病,最早會從小孩的兩腋下、兩肩膀開始出現,所以叫做家火丹。
家火丹如果剛開始像大拇指那麼大,每天會長大一寸,而且會長在臉頰兩邊。
可以用梓樹的白皮(二兩)和蓼葉(三兩),燒成灰,再用雞蛋清調成泥狀,敷在長丹的地方,每天敷四、五次。(《聖惠方》的做法相同,只是梓樹白皮和蓼葉的份量相同。)
家火丹如果侵犯到喉嚨,導致肚子不舒服、大便不順暢,可以用硝石和凝水石(各二兩),一起磨成粉,放入銅器中熬乾,再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小匙(方寸匕),如果沒好轉就增加劑量。
還有一個方法,用烏頭(一分)和赤石脂(三分),磨成粉,用雞蛋清調和後塗在長丹的地方,一天塗三次,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