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四 (9)

1. 唇腫第九

《千金翼》治唇黑腫痛癢不可忍方。

上取四文大錢於磨石上,以臘月豬脂磨取汁塗之,不過數遍即愈。

《千金翼》又方

上以竹弓彈之,出其惡血立瘥。

《外臺》:《小品》療小兒唇腫及口中生白瘡爛方。

上清旦斫桑木白皮取汁,以塗兒唇口即瘥。

白話文:

《千金翼》有一個治療嘴唇腫脹、發黑、疼痛難耐、搔癢的藥方:

取四枚大銅錢在磨石上,用臘月宰殺的豬的脂肪研磨取汁,塗抹在嘴唇上,塗幾次就會痊癒。

《千金翼》還有另一個藥方:

用竹弓彈打腫脹的部位,讓惡血流出,馬上就會好。

《外臺》引述《小品》記載一個治療兒童嘴唇腫脹和口內生白瘡潰爛的藥方:

清晨砍下桑樹的白皮取汁,塗在兒童的嘴唇和口內,就會痊癒。

2. 緊唇第十

《聖惠》:夫脾與胃合為足陽明,其經脈起鼻環於唇,其支脈入絡於脾,脾胃有熱氣則發於唇生瘡,而重被風邪寒濕之氣搏於瘡,則微腫濕爛,或冷或熱,乍瘥乍發,積月累年,謂之緊唇,亦名沈唇也。

《千金》治緊唇方。

上纏白布作大燈炷如指,安斧刃上,燃炷令刃汗出,拭取敷唇上,日二、三度。故青布亦佳,並治沈唇。

《千金》又方

上用青布燒灰,以酒服之。亦可脂和塗。

《千金》治唇生核方。

上豬屎平量一升,以水投絞取汁,溫服之。

《千金翼》治緊唇方。

上以亂髮、蜂房及六畜毛燒作末,敷瘡上。豬脂和亦佳。

《子母秘錄》小兒緊唇方。

上以馬芥子搗汁,先揩唇血出敷之,日七遍。馬芥,即刺芥也。

《唐本草》注:治小兒緊唇方。

上搗赤莧取汁洗之。

《聖惠》治小兒緊唇,是五臟熱,毒氣上衝,唇腫反粗是也,宜用,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甘草(生,銼),寒水石,黃柏(銼。各半兩),檳榔(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煉蜜調塗於唇上,一日兩、三度換之。

《聖惠》又方

上搗刺薊取汁,煎令濃。先以物揩唇上血,即塗之。

《聖惠》又方

上爛嚼澤蘭心,安唇上良。

《聖惠》又方

上以葵根燒灰為末,以酥調封之。

《聖惠》又方

上燒自死螻蛄灰,細研水調敷之。

《聖惠》又方

上炙松脂貼之。

《聖惠》又方

上燒烏蛇灰,細研,酥調敷之。

《聖惠》又方

上干蠐螬燒灰,細研,以豬脂和,臨臥塗之瘥。

《聖惠》又方

上燒鱉甲令煙盡,細研,酥調敷之。

張渙,葵根散方,治緊唇病。

葵根(燒灰,一兩),烏蛇(燒灰),黃柏(銼末),鱉甲(燒灰,研。各半兩)

上件都研勻。每用半錢,以豬脂少許和,塗唇上,時時用。

白話文:

緊唇第十

《聖惠方》說:脾胃共同構成足陽明經,它的經脈從鼻子開始,環繞嘴唇,其中一條分支連接到脾臟。如果脾胃有熱氣,就會在嘴唇上出現瘡。如果這時又受到風邪、寒濕之氣的侵襲,瘡就會稍微腫脹、濕爛,或冷或熱,時好時壞,持續數月甚至數年,這就叫做緊唇,也叫沉唇。

《千金方》記載一個治療緊唇的藥方:

用白布纏繞成大燈芯般的粗細,放在斧頭刃上,點燃燈芯讓斧刃冒汗,然後用布擦拭斧刃上的汗液塗在嘴唇上,每天塗兩三次。用青布效果也很好,同樣可以治療沉唇。

《千金方》還有另一個藥方:

將青布燒成灰,用酒送服。也可以用油脂混合後塗抹。

《千金方》記載一個治療嘴唇長硬核的藥方:

用一升豬糞,加水攪拌後擠出汁液,溫熱後服用。

《千金翼方》記載一個治療緊唇的藥方:

將亂髮、蜂巢以及六畜的毛燒成灰,敷在瘡上。用豬油混合後塗抹效果也很好。

《子母秘錄》記載一個治療小兒緊唇的藥方:

將馬芥子搗爛取汁,先擦拭嘴唇使其出血,然後敷上藥汁,每天敷七次。馬芥就是刺芥。

《唐本草》的註解中記載一個治療小兒緊唇的藥方:

將紅莧菜搗爛取汁洗嘴唇。

《聖惠方》認為,小兒緊唇是因為五臟有熱,毒氣上衝,導致嘴唇腫脹、粗糙,可以使用黃連散來治療。藥方如下:

黃連(去除鬚根)、生甘草(切碎)、寒水石、黃柏(切碎,各半兩)、檳榔(一分)。

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細粉,用煉製的蜂蜜調和後塗在嘴唇上,每天換藥兩三次。

《聖惠方》還有一個藥方:

將刺薊搗爛取汁,熬煮濃稠後,先用物品擦拭嘴唇使其出血,然後塗上藥汁。

《聖惠方》還有一個藥方:

將澤蘭心嚼爛,敷在嘴唇上效果很好。

《聖惠方》還有一個藥方:

將葵根燒成灰,磨成粉,用酥油調和後敷在嘴唇上。

《聖惠方》還有一個藥方:

將自然死去的螻蛄燒成灰,磨成細粉,用水調和後敷在嘴唇上。

《聖惠方》還有一個藥方:

將松脂烤熱後貼在患處。

《聖惠方》還有一個藥方:

將烏蛇燒成灰,磨成細粉,用酥油調和後敷在嘴唇上。

《聖惠方》還有一個藥方:

將乾的蠐螬燒成灰,磨成細粉,用豬油調和後,睡覺前塗抹可以治癒。

《聖惠方》還有一個藥方:

將鱉甲燒至煙盡,磨成細粉,用酥油調和後敷在嘴唇上。

張渙有一個葵根散的藥方,可以用來治療緊唇病:

葵根(燒成灰,一兩)、烏蛇(燒成灰)、黃柏(磨成粉)、鱉甲(燒成灰磨成粉,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均勻。每次取半錢,用少量豬油調和後塗在嘴唇上,隨時塗抹。

3. 唇青第十一

《巢氏病源》小兒唇青候:小兒臟氣不和,血虛為冷所乘,即口唇青皅。亦有臟氣熱,唇生瘡而風冷之氣入。瘡雖瘥之後,血色不復,故令唇青。

《仙人水鑑》小兒百日內,無故唇口青,不起飲乳。神仙方

大藍(採取,陰乾),菱霄花,牙硝,蜀大黃(各一分)

上以上並搗為散,使羊髓丸之。將一丸研碎灌之,便吃乳也。余休官去後曾遊湖湘三江,長憶雲水修合此方,特行救懸危者千餘人,皆表功,效殊妙。(恐有熱者可服,而寒者難用。)

白話文:

**《巢氏病源》:**小兒嘴唇發青的原因是,小孩體內臟腑之氣不協調,加上氣血虛弱,容易被寒氣侵襲,就會出現嘴唇發青的現象。另外一種情況是,體內臟腑有熱,嘴唇長瘡,又受到風寒侵襲。即使瘡癒合後,血色也無法恢復正常,所以嘴唇還是發青。

**《仙人水鑑》:**嬰兒出生一百天內,如果無緣無故嘴唇發青,而且不喝奶,可以使用以下神仙方:

大藍(採摘後陰乾)、菱霄花、牙硝、蜀大黃,各取一份。

將以上藥材一起搗成粉末,用羊骨髓調和製成藥丸。每次取一丸研碎後灌服,小孩就能喝奶了。我辭官後曾遊歷湖湘三江一帶,一直記得雲水修道之人傳授的此方,特別用來救治了上千名病危的人,都見效顯著,效果非常神奇。(這個方子可能適合體內有熱的人服用,但體內虛寒的人可能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