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三 (11)
卷第三十三 (11)
1. 睛生障翳第三
《巢氏病源》眼障翳候:眼是腑臟之精華,肝之外候,而肝氣通於眼也。小兒腑臟痰熱,熏漬於肝,沖發於眼,初只熱痛,熱氣蘊積,變生障翳。熱氣輕者,止生白翳結聚。小者如黍粟,大者如麻豆,隨其輕重,輕者止生一翳,重者乃至兩三翳也。若不生翳而生白障者,是疾重極,遍覆黑睛,滿眼悉白則失明也。
其障亦有輕重,輕者黑睛邊微有白膜來侵黑睛,漸染散漫,若不急治,熱勢即重,滿目並生白障也。
張渙兒恣食甘酸,令目赤腫,甚即生翳,或青盲不見,寶童歌:
熱氣熏肝眼必昏,病存輕重事須分。輕即赤疼多熱淚,重生白翳色如銀。赤脈眥頭成瘜肉,翳矓睛白似浮雲。洗肝散子頻須服,障翳還收眼復明。
《千金翼》,真珠散,主目翳覆瞳。
光明硃砂(半兩),貝子(燒,五枚),白魚(炙,五枚),乾薑(半分)
研如粉,熟帛篩。仰臥,指甲挑少許敷眼中。
七寶散,主翳久不愈。
琥珀,白真珠,珊瑚,馬珂,紫貝,決明子,石膽(各一分),硃砂,蕤仁(各二分)篩極細,敷目中,日三。
《聖惠》,車前子散,治肝熱生翳或血輪脹。
車前子,防風,人參,甘草(炙赤),甘菊花,菥蓂子,青葙子(各一分),梔子仁,黃連(各半兩)
粗羅。一錢,水小盞,淡竹葉七片,煎五分,溫服日三。
黃芩散,治目翳,體熱、心煩。
黃芩,決明,防風,川大黃(炒),甘草(炙),川升麻(各一分)
粗羅。一錢,水小盞,淡竹葉七片,煎五分,溫服,日三。
治白翳,羚羊角散
羚羊角,川大黃(炒),桑皮,真珠,甘菊花(各一分),甘草(炙,半分)
細羅。溫水調半錢,日三、四。更量。
旋覆花散,治兒生目即有赤膜漫睛。
旋覆花,桑皮,羚羊角,赤芍藥,玄參(各一分),甘草(炙),黃連(各半分)
粗羅。一錢,水小盞,竹葉七片,煎五分,溫服,日三。
兔肝丸,治赤。
兔肝(微炙),梔子仁,黃連,蕤仁,羚羊角(各半兩),川升麻,決明子(各三分),細辛(一分)
羅,煉蜜丸如綠豆。三歲下,湯研三丸。日三、四,量加。
退翳,青葙子丸
青葙子,馬牙硝,蚺蛇膽,熊膽(各半兩),龍膽(半錢)
羅,煉蜜丸如綠豆。三歲下,湯研三丸。日三、四。量加。
點眼翳胬肉。
龍腦,珊瑚,石決明,真珠
各一分,研如粉,白蜜一合,和。瓷器盛,不時點。
點眼黑翳覆瞳子。
空青,白礬(各一分),貝齒(一枚)
研細。點翳上,日再。
洗方
露蜂房一兩,水二錢,煮五七沸,溫洗。
《聖惠》治小兒眼有障翳,珊瑚散,方
珊瑚(半兩)
上細研如粉,每點時,取如黍米大,內在翳上。日再點之。
又方
馬腦(半兩)
上細研如粉,每用時,取如黍米大,點在翳上。
白話文:
眼睛產生障礙,是由於眼是五臟六腑的精華所在,也是肝臟的外在表現,肝氣與眼睛相通。小孩子如果體內臟腑有痰熱,熱氣會薰蒸肝臟,向上衝到眼睛,一開始只會感到發熱疼痛,熱氣積聚久了,就會產生障礙。熱氣較輕的,只會長出白色的翳狀物,小的像小米粒,大的像黃豆,依照嚴重程度,輕微的只長一個,嚴重的可能會長到兩三個。如果沒有長出翳狀物,而是出現白色的障礙,表示病情已經非常嚴重,白色障礙會覆蓋整個黑眼珠,整個眼睛都變成白色,最終導致失明。
這種障礙也有輕重之分,輕微的狀況是白色的薄膜從黑眼珠邊緣慢慢侵入,逐漸擴散,如果不趕快治療,熱勢會加重,整個眼睛都會長出白色的障礙。
張渙的兒子因為過度食用甜酸食物,導致眼睛紅腫,嚴重的話就會長出翳狀物,或者變成青盲而看不見。所以有人說:「熱氣薰蒸肝臟,眼睛一定會昏暗,病情有輕重之分,必須仔細分辨。輕微時會發紅疼痛、流很多眼淚,嚴重時會長出白色的翳狀物,顏色像銀子一樣。眼睛邊緣的紅血絲會長出息肉,翳狀物模糊,看起來像漂浮的雲彩。要經常服用洗肝散,障礙物就會消退,眼睛恢復光明。」
《千金翼》裡提到,真珠散可以治療眼睛被翳狀物遮蓋的狀況。
配方是:光明硃砂(半兩)、燒過的貝殼(五枚)、烤過的白魚(五枚)、乾薑(半分)。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熟絹篩過。讓患者仰躺,用指甲挑取少量粉末敷在眼睛裡。
七寶散則可以治療久治不癒的翳狀物。
配方是:琥珀、白珍珠、珊瑚、馬珂、紫貝、決明子、石膽(各一分)、硃砂、蕤仁(各二分)。將這些藥材篩成極細的粉末,敷在眼睛裡,一天三次。
《聖惠方》中的車前子散,可以治療肝熱引起的翳狀物,或是眼球紅腫。
配方是:車前子、防風、人參、炙甘草、甘菊花、菥蓂子、青葙子(各一分)、梔子仁、黃連(各半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粗粉。每次取一錢,加一小杯水和七片淡竹葉,煎煮至五分,溫服,一天三次。
黃芩散則可以治療眼睛長翳狀物,同時有身體發熱、心煩等症狀。
配方是:黃芩、決明子、防風、炒過的大黃、炙甘草、川升麻(各一分)。
將這些藥材磨成粗粉。每次取一錢,加一小杯水和七片淡竹葉,煎煮至五分,溫服,一天三次。
治療白翳,可以用羚羊角散。
配方是:羚羊角、炒過的大黃、桑白皮、珍珠、甘菊花(各一分)、炙甘草(半分)。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用溫水調服半錢,一天三、四次,並視情況調整用量。
旋覆花散則可以治療嬰兒出生時眼睛就有紅膜覆蓋的情況。
配方是:旋覆花、桑白皮、羚羊角、赤芍藥、玄參(各一分)、炙甘草、黃連(各半分)。
將這些藥材磨成粗粉。每次取一錢,加一小杯水和七片竹葉,煎煮至五分,溫服,一天三次。
兔肝丸則可以治療眼睛發紅。
配方是:微烤過的兔肝、梔子仁、黃連、蕤仁、羚羊角(各半兩)、川升麻、決明子(各三分)、細辛(一分)。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三歲以下的小孩,用湯水研磨三顆藥丸服用,一天三、四次,並視情況增加用量。
要去除翳狀物,可以用青葙子丸。
配方是:青葙子、馬牙硝、蚺蛇膽、熊膽(各半兩)、龍膽(半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三歲以下的小孩,用湯水研磨三顆藥丸服用,一天三、四次,並視情況增加用量。
點在眼睛上,可以治療翳狀物和胬肉。
配方是:龍腦、珊瑚、石決明、珍珠。
將這些藥材各取一分,磨成粉末,加入一合白蜜混合。用瓷器盛裝,隨時點在眼睛上。
點在眼睛上,可以治療黑翳遮蓋瞳孔。
配方是:空青、白礬(各一分)、貝齒(一枚)。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點在翳狀物上,一天兩次。
清洗眼睛的方法:
將一兩露蜂房,加兩錢水,煮沸五到七次,用溫水清洗眼睛。
《聖惠方》中提到,治療小兒眼睛長翳狀物,可以用珊瑚散。
配方是:珊瑚(半兩)。
將珊瑚磨成細粉,每次取像小米粒大小的粉末,點在翳狀物上。一天點兩次。
另一個方法:
配方是:瑪瑙(半兩)。
將瑪瑙磨成細粉,每次取像小米粒大小的粉末,點在翳狀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