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三 (10)
卷第三十三 (10)
1. 胎赤眼第二
張渙治眼瞼赤爛,二金散,方
黃連(去須),黃柏(各一錢)
上件藥搗,羅為粗末,以奶汁浸一宿,焙乾。每用少許,以新綿裹,用荊芥湯浸,放溫熱時時洗之。
《張氏家傳》治小兒風赤及胎風眼,頭尾有瘡。百靈散藥,方。
青橘皮(一兩,去瓤),大芎(一分),白牽牛,牛蒡子(各二兩,微炒),大黃(濕紙裹,火內炮),粉草(各半兩)
上件藥,在春合用青橘皮,在夏秋合用黃橘皮;大黃在春即生用,在夏秋如前法制。並搗羅為末,每服一錢匕,以甜竹葉湯調下,食後臨睡。
《張氏家傳》小兒、孩兒赤眼,爛眼羞明方。
黃連(半兩,末),輕粉(一錢),生雞子殼(一個,末之,又研極細)
上再研令勻,安在大口瓶子內,用布蓋,星月下露一宿。來日再研勻,用少許津調,敷眼唇上。
《莊氏家傳》小兒眼唇赤爛方。
上用光粉少許,乾擦之即平。
《吉氏家傳》,銅青散,治小兒斑瘡雀目、爛眩淚多方。
銅青,五倍子(末。各抄半錢匕),山梔子仁(末),白繕土,秦皮(末。各抄一錢匕)
上都細勻為末,乳汁為丸如雞頭子。每用一丸,百沸湯半盞泡開,澄清溫洗。
莊氏俞集穴灸法:小兒二、三歲忽發兩眼大小眥皆赤,灸手大指、次指間後一寸五分陷中,各三壯。
白話文:
張渙治療眼皮紅腫潰爛的藥方:二金散
- 黃連(去除鬚根)、黃柏(各取一錢)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末,用牛奶浸泡一晚,再烘乾。每次取少量,用新棉布包裹,用荊芥湯浸濕,趁溫熱時擦洗患處。
《張氏家傳》治療小兒風熱引起的眼睛發紅以及胎風眼,頭部、尾部有瘡的藥方:百靈散
- 青橘皮(一兩,去除內瓤)、川芎(一分)、白牽牛、牛蒡子(各二兩,稍微炒過)、大黃(用濕紙包裹,在火中烤過)、甘草(各半兩)
以上藥材,春天使用青橘皮,夏秋季使用黃橘皮;大黃春天直接使用,夏秋季則按照上述方法炮製。全部搗碎過篩成末,每次服用一錢匕,用甜竹葉湯調服,飯後睡前服用。
《張氏家傳》治療小兒眼睛紅腫、潰爛、怕光流淚的藥方
- 黃連(半兩,磨成粉)、輕粉(一錢)、生雞蛋殼(一個,磨成粉,再研磨至極細)
將以上藥材再次研磨均勻,放入大口瓶中,用布蓋住,在星月下露置一晚。第二天再研磨均勻,用少許唾液調和,塗抹在眼瞼和嘴唇上。
《莊氏家傳》治療小兒眼瞼和嘴唇紅腫潰爛的藥方
- 使用少許光粉,直接乾擦患處即可痊癒。
《吉氏家傳》治療小兒斑瘡、雀目(夜盲症)、眼睛潰爛、流淚的藥方:銅青散
- 銅青、五倍子(磨成粉,各取半錢匕)、山梔子仁(磨成粉)、白鱔土、秦皮(磨成粉,各取一錢匕)
將以上藥材都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乳汁做成丸藥,大小如雞頭。每次用一丸,用剛燒開的水半盞沖泡開,澄清後溫熱時清洗患處。
莊氏俞集穴位艾灸療法:
- 治療小兒二三歲時突然發生的兩眼內外眼角都紅腫的症狀,艾灸手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後一寸五分凹陷處,兩邊各灸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