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一 (1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一 (15)

1. 㿗疝第五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溫服。

傳治小兒疝氣方。

石燕(二個,酸醋浸,研為末),巴豆(七粒,去殼),黑牽牛(少許,同巴豆炒,令裂,只用牽牛)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用飯飲調下。

《千金》灸法:氣㿗灸足厥陰大敦,左灸右,右灸左,各一壯。

《千金》:男兒㿗,先將兒至碓頭祝之曰:坐汝令兒某甲陰囊㿗,故灸汝三七二十一枚。灸訖,便牽小兒令雀頭下向著囊縫,當陰頭灸縫上七壯即消,已驗。艾炷猶簪頭許。

《千金》大凡男㿗,當騎碓軸,以莖伸置軸上,齊陰莖頭前,灸軸木上,隨年壯。

《外臺》劉氏療小兒疝氣,陰囊核腫痛灸法,如一歲兒患,向陰下縫子有穴,灸三壯,瘥;五歲以上即從陰上有穴,灸之即愈。

《嬰童寶鑑》小兒疝氣陰囊腫,灸囊從縱十字紋上,又灸崑崙(在小踝下)、陰陵(在足大指側曲紋頭)。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熱的酒調和服用,空腹、吃飯前溫熱服用。

以下是治療小兒疝氣的藥方:

石燕(兩個,用酸醋浸泡後磨成粉末),巴豆(七粒,去除外殼),黑牽牛(少量,與巴豆一起炒,使其裂開,只用牽牛)。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米湯調和服用。

《千金方》中的艾灸方法:治療氣疝,灸足厥陰經的大敦穴,左邊的病痛灸右邊的穴位,右邊的病痛灸左邊的穴位,每邊灸一壯。

《千金方》記載:治療男童疝氣,先將孩子帶到碓頭,對著碓頭祝禱說:「讓你的坐鎮使某某孩子的陰囊疝氣痊癒,所以要灸你三七二十一壯。」灸完後,就拉著孩子讓他的龜頭朝下對著陰囊的縫合處,在龜頭下方的縫合處灸七壯,病痛就會消失,效果很好。艾炷要像簪子的頭那樣大小。

《千金方》提到,凡是男子的疝氣,應該騎坐在碓軸上,將陰莖伸直放在軸上,讓陰莖頭與軸齊平,在軸木上灸,隨著年齡增長灸的次數也增加。

《外臺》劉氏治療小兒疝氣,陰囊腫脹疼痛的艾灸方法:如果是一歲的幼兒患病,在陰囊下方縫合處有穴位,灸三壯就會痊癒;五歲以上的兒童,在陰囊上方有穴位,灸之就會痊癒。

《嬰童寶鑑》記載:治療小兒疝氣陰囊腫脹,灸陰囊上的縱向和橫向交叉的紋路上,還要灸崑崙穴(在腳踝下方)、陰陵穴(在腳大拇趾側面的彎曲紋路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