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 (25)
卷第三十 (25)
1. 痔疾第十九
木賊(一兩),榼藤子(二枚,去殼,塗醋炙黃),烏賊魚骨(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看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痔疾疼痛,腫硬不消,宜用,坐藥方
蛇床子,荊芥(各末。半兩),蝸牛(二七枚)
上件藥爛研,塗在紙上。每發時,先用白礬熱水洗痔頭子後,用被褥上安藥紙,坐三兩上,瘥。
《聖惠》治小兒痔生肛邊,如鼠乳,及成瘡,痛楚至甚,宜服,穿山甲散方
穿山甲(二兩,炙令黃),麝香(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研令勻細。每於食前,煎黃耆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痔,下血不止,肛邊生鼠乳,疼痛。櫸樹茵子丸方
櫸樹茵子,黃牛角䚡(炙。各一兩),葫荽子(一合),蝦蟆,鰻鱺魚頭(各一枚。炙令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水煎白膠香和丸,如彈子大。用瓶內如裝香法,燒一丸,熏下部瘥。
《聖惠》治小兒痔疾,下部癢悶。熨藥方
枳實(二兩,炙炒微黃),鬼箭羽,木香,鬼柏(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以頭醋和勻,炒令熱,用青布裹熨,日二用之。
《聖惠》治小兒痔疾,鼠乳生肛邊。煩熱,疼痛。槐子丸方
槐子(微炒),黃芩(各一兩),榼藤子(二枚,去殼,炙令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水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桑耳湯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腸痔,下血不止方
上用榼藤子三枚,大者以七八重濕紙裹煨,良久脹起,取去殼用肉,細切碾羅為散。每服以黃耆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又方
上用牛角䚡二兩,炙令黃焦,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又方
上細銼,蝟皮一枚,於瓶內燒煙,熏痔上瘥。
張渙治小兒痔疾,皆由勞傷過度,損動血氣,其里有蟲,甚微難見。蝟皮散方
蝟皮(燒灰),鱉甲(塗醋炙黃,去裙襴),蛇蛻皮(燒灰。各一兩),露蜂房(半兩,微炙)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入麝香(一分)。
上件同拌勻。每服半錢,米飲調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又方,棕櫚散
棕櫚(燒灰),荊芥(去枝梗),側柏(炙黃。各一兩),牛膝,枳殼,黃耆(各半兩)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半錢,米飲調下,乳食前。
《王氏手集》治腸風下血,或成痔疾。烏金散方
槐花(銀石器乾炒紫色,秤一兩),枳殼(麵炒,去瓤,秤二分),荊芥穗(去皮梗,秤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兒小半錢。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小兒痔疾下血,大腹疼痛。蝟皮散方
蝟皮(炙),枳殼(麩炒),當歸,槐花(微炙),木賊(各一兩)
白話文:
痔瘡第十九
內服藥方一:
木賊(約37.5克),榼藤子(兩顆,去殼後塗醋烤黃),烏賊骨(約75克)。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不拘時間,用溫酒送服五顆。依據孩童年紀大小斟酌加減藥量。
外用藥方一(坐浴):
蛇床子、荊芥(皆磨成粉,各約18.75克),蝸牛(14隻)。
將以上藥材搗爛研磨,塗抹在紙上。每次發作時,先用白礬熱水清洗痔瘡部位,然後將藥紙放在被褥上,讓患處坐於藥紙上,坐二到三段時間,即可痊癒。
內服藥方二(穿山甲散):
穿山甲(約75克,烤至金黃),麝香(少量,研磨成細粉)。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均勻。每次飯前,用黃耆湯送服約1.875克,依據孩童年紀大小斟酌加減藥量。
外用藥方二(櫸樹茵子丸):
櫸樹菌、黃牛角(烤過,各約37.5克),葫荽子(約18.75毫升),癩蛤蟆、鰻魚頭(各一隻,烤至金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水煎白膠香調和製成丸,大小如彈珠。將藥丸放入瓶中,像燃香一樣點燃,用煙燻肛門部位即可痊癒。
外用藥方三(熨藥):
枳實(約75克,微炒至黃),鬼箭羽、木香、鬼柏(各約37.5克)。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略磨成散粉。用醋調和均勻,炒熱後用布包裹,熱敷患處,每天使用兩次。
內服藥方三(槐子丸):
槐子(微炒)、黃芩(各約37.5克),榼藤子(兩顆,去殼後烤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水浸泡後,和入蒸熟的麵餅製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用桑耳湯送服五顆,每天服用三到四次。依據孩童年紀大小斟酌加減藥量。
內服藥方四:
榼藤子(三顆,大的可以用七八層濕紙包裹煨烤),待脹起後取出果肉,切碎磨成散粉。每次用黃耆湯送服約1.875克,依據孩童年紀大小斟酌加減藥量。
內服藥方五:
牛角(約75克,烤至焦黃),搗碎磨成散粉。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約1.875克,依據孩童年紀大小斟酌加減藥量。
外用藥方四(煙燻):
將蝟皮切碎,在瓶中燒煙,用煙燻痔瘡部位即可痊癒。
內服藥方六(蝟皮散):
蝟皮(燒成灰)、鱉甲(塗醋烤黃,去邊緣)、蛇蛻皮(燒成灰,各約37.5克),蜂房(少量,微烤)。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粉,加入少量麝香混合均勻。每次用米湯送服約1.875克,依據孩童年紀大小斟酌加減藥量。
內服藥方七(棕櫚散):
棕櫚(燒成灰)、荊芥(去枝梗)、側柏(烤黃,各約37.5克),牛膝、枳殼、黃耆(各約18.75克)。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粉。每次用米湯送服約1.875克,飯前服用。
內服藥方八(烏金散):
槐花(用銀器乾炒至紫色,約37.5克),枳殼(用麵炒,去瓤,約7.5克),荊芥穗(去皮梗,約18.75克)。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粉。每次用米湯送服約3.75克,孩童減半。
內服藥方九(蝟皮散):
蝟皮(烤過)、枳殼(麩炒)、當歸、槐花(微烤)、木賊(各約37.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