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 (1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 (18)

1. 小便淋瀝第十三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日至七日兒一合為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兒,一合半為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兒,二合為三服;四十日兒,以此為準;五十日以上,七歲以下,以意加藥益水。

《千金》治小兒淋方。

上用車前子一升,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

《千金》又方

上煮冬葵子汁服之。《聖惠》以冬葵子為散,水煎服。

《千金》又方

上取蜂房、亂髮燒灰,以水服一錢匕,日再。

《千金》治淋痛方。

上用豬脂酒服三合,日三。小兒服一合,臘月者。

《聖惠》:煉臘月豬脂,去滓。每服一慄殼,暖酒一合,攪勻空心午間各一服。

陶隱居及《圖經》小兒淋閉方。

上以衣魚摩臍及小腹,即溺通也。

《聖惠》治小兒諸淋,臍下妨悶,心神煩熱。石燕丸方

石燕(細研),瞿麥,梔子仁,滑石(細研),木通(銼),葵子,海蛤(細研。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蔥白湯下七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諸淋澀,水道中痛,臍下痞滿。石韋散方

石韋(去毛),葵子,木通(銼),赤茯苓,車前子,瞿麥,榆白皮(銼。以上各半兩),滑石(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蔥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分為二服。如人行十里,再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諸淋,及熱結赤澀不通。木通散方

木通,桑根白皮(各銼),冬葵子,川芒硝(各一分),滑石(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蔥白湯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諸淋澀痛不利。石韋散方

石韋(去毛),赤芍藥,川大黃(銼,微炒),麥門冬(去心,焙),甘草(炙微赤,銼),川升麻,川朴硝(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諸淋澀,臍下連兩膀胱妨悶及大腸氣壅。牽牛子丸方

牽牛子(微炒),川大黃(銼,微炒),川升麻,郁李仁(湯浸,去皮,炒,研入),川朴硝(各半兩),滑石,海蛤(各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用溫水研下七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諸淋澀,心煩悶亂。車前子散方

車前子,麥門冬(去心),石燕(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又方

冬葵子(一兩),瞿麥(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又方

上取小豆葉,搗絞取汁。每服一合,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白話文:

小便淋瀝第十三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稍微搗碎,加入三升水煮至剩下一升。一日至七日的嬰兒,每次服用三分之一合(約2-3毫升),分三次服用;八日至十五日的嬰兒,每次服用二分之一合(約4-5毫升),分三次服用;十六日至二十日的嬰兒,每次服用三分之二合(約6-7毫升),分三次服用;四十日的嬰兒,以此類推;五十日以上至七歲以下的兒童,可自行斟酌加減藥量及水量。

《千金方》治療小兒小便淋漓的處方:

取車前子一升,加水二升煮至剩下一升,分次服用。

《千金方》另一個處方:

煮冬葵子汁服用。《聖惠方》則是將冬葵子磨成粉,用水煎服。

《千金方》又一個處方:

取蜂巢和亂髮燒成灰,用水調服一錢匕(約2-3克),每日兩次。

《千金方》治療小便淋痛的處方:

用豬油加酒調服三合(約45-60毫升),每日三次,臘月製作者效果較佳。小兒則服用一合(約15-20毫升)。

《聖惠方》:煉製臘月豬油,去除雜質。每次服用一粒米大小,用溫酒一合(約15-20毫升)攪拌均勻,早晨空腹和中午各服用一次。

陶隱居及《圖經》記載的治療小兒小便不通的處方:

用衣魚摩擦肚臍及小腹,即可小便通暢。

《聖惠方》治療小兒各種小便淋瀝,肚臍下悶脹,心神煩熱的處方:石燕丸

石燕(研磨細粉),瞿麥,梔子仁,滑石(研磨細粉),木通(切碎),葵子,海蛤(研磨細粉,以上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蔥白湯送服七丸,每日三到四次。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自行斟酌加減藥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小便淋漓澀痛,水道中痛,肚臍下脹滿的處方:石韋散

石韋(去除毛),葵子,木通(切碎),赤茯苓,車前子,瞿麥,榆白皮(切碎,以上各半兩),滑石(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約3-5克),加一小杯水,放入五寸蔥白,煎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分為兩次服用。如行走十里路後,可再次服用。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自行斟酌加減藥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各種小便淋漓,以及熱結引起的小便赤澀不通的處方:木通散

木通,桑根白皮(各切碎),冬葵子,川芒硝(各一分),滑石(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每次用蔥白湯調服半錢(約1.5-2.5克),每日三到四次。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自行斟酌加減藥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各種小便淋漓澀痛不順暢的處方:石韋散

石韋(去除毛),赤芍藥,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麥門冬(去除心,烘焙),甘草(烤至微紅,切碎),川升麻,川朴硝(以上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約3-5克),加一小杯水,煎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服用。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分量減少服用。

《聖惠方》治療小兒各種小便淋漓澀痛,肚臍下連兩膀胱悶脹以及大腸氣脹的處方:牽牛子丸

牽牛子(稍微炒過),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川升麻,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炒過,研磨),川朴硝(各半兩),滑石,海蛤(各一兩,研磨細粉)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溫水研磨送服七丸,每日三到四次。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自行斟酌加減藥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各種小便淋漓澀痛,心煩悶亂的處方:車前子散

車前子,麥門冬(去除心),石燕(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約3-5克),加一小杯水,煎至剩下五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分量減少溫服。

《聖惠方》又一處方:

冬葵子(一兩),瞿麥(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約3-5克),加一小杯水,煎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分量減少溫服。

《聖惠方》又一處方:

取小豆葉,搗爛絞汁。每次服用一合(約15-20毫升),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分量減少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