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 (12)
卷第三十 (12)
1. 小便不通第七
《巢氏病源》小兒小便不通利候:小便不通利者,腎與膀胱熱故也。此二經為表裡,俱主水,水行於小腸,入胞為小便,熱氣在其臟腑,水氣則澀,故小便不通利也。
《顱囟經》治孩子小便不通方。
茯苓,通草,冬葵子,車前子(各等分)
上水四合,藥半兩,煎一合半,作二服(忌油)。
《葛氏肘後》治卒不得溺方。
上取𦳝灰二刀圭,以酒若米飲服。
《葛氏肘後》又方
上發灰,以酒下之。又以少雞子白,亦佳。
《千金》治小兒小便不通方。
車前草(切),小麥(各一升)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爛煮粥服,日三、四。
《千金》又方:
上冬葵子一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或入滑石末六錢。
《仙人水鑑》:小兒百日內忽患陰風痰,多殺人,尿不利者,以熱治之,其疾轉甚也。何以知之?孩兒在胎中時,計父母之陰陽毒氣或犯孩兒,生下百日而有斯疾。醫者不辨相源,必言是熱,用冷藥轉之不安,長大成人,遂患陰癥之疾,蓋由此也。小兒因此招禍,不亦難乎。
其疾,多尿澀及痛,一尿十餘節是也。庸醫多作淋疾,遂與石草、犀角之類,全乖其志,宜須用此方。
附子燒灰使半枚,水精一分力難排,父母手煎添水蛭(一分),功加須得土衣臺(土衣是瓦屋上所生瓦松,取向陽者燒灰用)
上量兒大小,日數與服之,立見神效。
《外臺》劉氏療小兒忽不得小便急悶方。
蔥白(一握),通草(一兩),冬葵子(一合)
上三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量服。
《外臺》:《廣濟》療小兒熱極病,小便赤澀或不通,尿輒大啼呼。滑石湯方
滑石(十六分),子芩(十四分),冬葵子(八分),車前草(切,一升)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一歲至四歲服一合,日每服,甚良。
《聖惠》治小兒小便不通心悶。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瞿麥,木通(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炒),牽牛子(微炒),冬葵子(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蔥白一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小便不通,臍腹防悶,心神煩熱。梔子仁散方
梔子仁(五枚),茅根(銼),冬葵根(各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又方
滑石(一兩半),木通(銼),川芒硝(各三分),葵子(二合)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卒小便不通,小腹急悶。冬葵子散方
冬葵子(一兩),木通(半兩,銼)
白話文:
小便不通第七
《巢氏病源》提到,小兒小便不通暢,是因為腎和膀胱有熱。這兩個經絡互為表裡,都主導水分的運行。水分經由小腸進入膀胱形成小便。若臟腑有熱,則水分運行會受到阻礙,導致小便不通暢。
《顱囟經》有一個治療孩子小便不通的藥方:
用茯苓、通草、冬葵子、車前子各等份。用水四合煎煮,藥材用半兩,煎到剩下一合半,分兩次服用(忌油膩食物)。
《葛氏肘後》有一個治療突然無法排尿的藥方:
取灶灰兩刀圭,用酒或米湯送服。
《葛氏肘後》還有一個藥方:
取頭髮燒成的灰,用酒送服。也可以加上少許雞蛋清,效果更好。
《千金方》有一個治療小兒小便不通的藥方:
用切碎的車前草和小麥各一升。用水兩升煮,煮到剩下一升二合,去除藥渣,然後煮成粥服用,一天三到四次。
《千金方》還有一個藥方:
用冬葵子一升,用水兩升煮,煮到剩下一升,分次服用。也可以加入六錢的滑石粉。
《仙人水鑑》提到,嬰兒出生百日內如果突然患上「陰風痰」,大多會致命,如果同時有小便不暢的問題,用熱藥治療反而會使病情加重。這是因為嬰兒在胎中時可能受到父母的陰陽毒氣影響,出生百日後出現此病。庸醫如果不了解病因,誤以為是熱症,用寒涼藥反而會使病情惡化,長大後可能會罹患陰證的疾病。嬰兒因此招致禍害,實在令人惋惜。
這種疾病的症狀是小便困難且疼痛,一次小便要分十幾次才能排完。庸醫常常誤診為淋病,使用石草、犀角等藥物,完全偏離了治療方向。應該使用以下藥方:
用附子燒成灰,用半枚,藥效極強,用水煎服。再加入水蛭一分,需要添加瓦松燒成的灰(取向陽面的瓦松燒成灰使用)
根據嬰兒的年齡大小,每日按比例服用,效果顯著。
《外臺》劉氏有一個治療小兒突然無法小便、感到急躁煩悶的藥方:
用蔥白一握、通草一兩、冬葵子一合。將這三味藥材切碎,用水兩升煮,煮到剩下一升,去除藥渣,根據情況服用。
《外臺》的《廣濟方》有一個治療小兒因熱病導致小便發紅、排尿困難或不通,且哭鬧不止的藥方:
用滑石十六分、子芩十四分、冬葵子八分、切碎的車前草一升。用水兩升煮,煮到剩下一升,一歲到四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合,每天服用,效果很好。
《聖惠方》有一個治療小兒小便不通、心煩意亂的藥方,叫做赤芍藥散:
用赤芍藥、瞿麥、木通(切碎)、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瓤,炒過)、牽牛子(微炒)、冬葵子(以上各一分)。將這些藥材搗碎,粗略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加入一根蔥白一起煎煮,煎到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服用。根據嬰兒的大小,酌情減少用量。
《聖惠方》有一個治療小兒小便不通、肚臍周圍悶脹、心煩發熱的藥方,叫做梔子仁散:
用梔子仁五枚、茅根(切碎)、冬葵根(各半兩)、甘草(一分,炙烤微紅,切碎)。將這些藥材搗碎,粗略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煎到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服。根據嬰兒的大小,酌情減少用量。
《聖惠方》還有一個藥方:
用滑石一兩半、木通(切碎)、川芒硝(各三分)、葵子(二合)。將這些藥材搗碎,粗略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煎到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服。根據嬰兒的大小,酌情減少用量。
《聖惠方》有一個治療小兒突然小便不通、小腹急迫悶痛的藥方,叫做冬葵子散:
用冬葵子一兩、木通(半兩,切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