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八 (6)
卷第二十八 (6)
1. 一切泄瀉第一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開胃丸,治小兒乳食不消,冷熱不調,泄瀉頻並,進飲食,止吐逆方。
木香,白朮,人參,當歸(各一分),白豆蔻(一錢半)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粟米大。麝香、溫米飲下,十丸至二十丸。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大人、小兒久瀉、赤白痢,及水瀉、瀼瀉,人參散方
人參,五花葉(去毛,炙),白朮,訶子,枳殼(炒,去瓤),肉豆蔻,橡斗子(燒存性。各等分)
上件為細末。每服半錢,用清米飲冷調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瀉,桃紅散方
白礬(一兩,枯過),赤石脂(二兩),生硫黃(一錢)
上件三味為末。每服,小兒五歲以下一錢,冷米飲湯調下;五歲以上一錢半;大人三錢。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瀉,回陽散方
訶子(炮),紫蘇(蒸),青皮(去白),肉桂(不見火。各半兩),神麯,麥檗(各一分半),甘草,陳皮,丁香(不見火。各一分),草豆蔻(一個,生)
上為末。每服半錢,米飲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脾胃虛弱,臟腑滑泄,,健脾丸方
乾薑,良薑,桂,附子(各等分)
上件為末,麵糊為丸黃米大。每服十丸,米飲下,大人每服二十丸。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大人、小兒瀉痢方。
黃柏(一兩),膽礬(半兩,為末),生薑(一兩,取汁)
上二味搽在黃柏上,火炙紫色,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煎艾醋湯,吞下五丸。小兒吐瀉,米飲下五、七丸。
長沙醫者鄭愈傳,豆蔻散,止大人、小兒瀉方。
上用肉豆蔻一個,去心,硫黃一塊,入在肉豆蔻內去心處,卻將豆蔻心末面上蓋硫黃,再用麵餅子裹上面,更用濕紙,慢火內燒熟為末。每服半錢,米飲湯調下,不計時候。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大人、小兒濕毒,冷熱不調,泄瀉,乳食不化,,豆蔻散方
肉豆蔻(三個),草果子(五個),艾葉(五錢),藿香葉(三錢)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白話文:
一切泄瀉第一
長沙的醫生丁時發傳授的開胃丸, 用於治療小兒因消化不良、寒熱失調引起的頻繁腹瀉,並能增進食慾、止吐。 藥方:木香、白朮、人參、當歸(各一份),白豆蔻(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小米。用麝香和溫熱的米湯送服,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
長沙的醫生丁時發傳授的人參散, 治療成人和兒童的久瀉、赤白痢疾,以及水瀉、膿血便。 藥方:人參、五花葉(去除毛,炙烤過)、白朮、訶子、枳殼(炒過,去瓤)、肉豆蔻、橡斗子(燒至保留藥性,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清淡的米湯冷服。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授的桃紅散, 治療小兒腹瀉。 藥方:白礬(一兩,烤至枯乾)、赤石脂(二兩)、生硫黃(一錢)。 將以上三味藥磨成末。每次服用,五歲以下的小兒服用一錢,用冷米湯調服;五歲以上的小兒服用一錢半;成人服用三錢。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授的回陽散, 治療腹瀉。 藥方:訶子(炮製過)、紫蘇(蒸過)、青皮(去除內層白色部分)、肉桂(不經火烘烤,各半兩),神麯、麥芽(各一分半),甘草、陳皮、丁香(不經火烘烤,各一分),草豆蔻(一個,生的)。 將以上藥材磨成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米湯送服。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授的健脾丸, 治療小兒脾胃虛弱、腸胃滑瀉。 藥方:乾薑、良薑、桂、附子(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黃米。每次服用十丸,用米湯送服,成人每次服用二十丸。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授的瀉痢方, 治療成人和兒童的腹瀉痢疾。 藥方:黃柏(一兩)、膽礬(半兩,磨成末)、生薑(一兩,取汁)。 將膽礬末塗在黃柏上,用火烤至紫色,然後用煉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用艾草和醋煎的湯送服,每次吞服五丸。小兒若有嘔吐和腹瀉,可用米湯送服五至七丸。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授的豆蔻散, 用於止大人和兒童的腹瀉。 藥方:取肉豆蔻一個,去除內心,將一塊硫黃放入肉豆蔻的去心處,再用豆蔻的心末覆蓋硫黃,然後用麵餅包裹外面,再用濕紙包住,在慢火中燒熟,磨成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米湯調服,不限時間。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授的豆蔻散, 治療大人和兒童因濕毒、寒熱失調引起的腹瀉、消化不良。 藥方:肉豆蔻(三個),草果(五個),艾葉(五錢),藿香葉(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