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七 (28)
卷第二十七 (28)
1. 吐利第六
長沙醫者毛彬傳,銀白散,治小兒胃氣不和、吐瀉不止;痰逆,不進奶食,平胃引行諸藥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次,焙乾為末,薑汁製為餅子),白扁豆(微炒),罌粟子,人參(洗,去蘆,銼),白朮(洗,銼焙),山藥,白茯苓(以上各四錢)
上七味同為細末,每服二錢,水八分,生薑二片,棗子一顆,煎六分,溫服。
長沙醫者毛彬傳,桃紅散,治小兒脾胃虛弱,乘冷吐瀉不定,不問冷熱可服方。
人參(去蘆,洗銼),藿香(去梗用葉),曲紅色(各二錢半)
上件同為細末。每服半錢,米飲調下,無時。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長沙的醫生毛彬傳下來的銀白散,可以治療小孩子因為腸胃功能失調、不停地嘔吐和腹瀉;還有痰液往上湧逆、無法喝奶進食的狀況,這個藥方可以調和腸胃,並引導其他藥物的藥效發揮。
藥方組成:半夏(一兩,用熱水洗七次,烘乾磨成粉末,再用薑汁製成餅狀),白扁豆(稍微炒過),罌粟子,人參(洗淨,去除根莖,切成小塊),白朮(洗淨,切塊烘乾),山藥,白茯苓(以上各四錢)
將以上七味藥材一同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加水八分,放入生薑兩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六分,溫熱服用。
長沙的醫生毛彬傳下來的桃紅散,可以治療小孩子因為脾胃虛弱,受寒後引起的嘔吐腹瀉,不論是冷食熱食引起的都可以服用。
藥方組成:人參(去除根莖,洗淨切成小塊),藿香(去除莖,只用葉子),曲紅色(各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一同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米湯調和服用,不拘時間。用量可以根據孩童的年紀大小來調整。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