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六 (6)
卷第二十六 (6)
1. 疳嗽第四
《惠眼觀證》,防己丸,治疳嗽不止方。
漢防己,牽牛子,馬兜鈴(炒),甜葶藶(別研)
上各等分為末,棗肉為丸,如此○大。每服十丸,煎糯米飲下。與溫肺散相間服。
《惠眼觀證》又方,溫肺散
栝蔞根(半兩),甘草(炙,一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蜂糖熟水調下。
白話文:
疳嗽第四
《惠眼觀證》中記載,防己丸,是用來治療小兒因營養不良引起的久咳不止的藥方。
藥方組成:漢防己、牽牛子、炒過的馬兜鈴、另外研磨的甜葶藶。
以上藥材都等量磨成粉末,再用棗肉做成丸子,約像○(某個大小)這麼大。每次服用十丸,用煮過的糯米水送服。可以和溫肺散交替服用。
《惠眼觀證》中又記載,溫肺散。
藥方組成:栝蔞根(半兩)、炙甘草(一分)。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蜂蜜加入溫開水調勻後送服。
2. 疳積第五
茅先生:有小兒中疳積候。面帶青黃色,身瘦肚膨脹,頭髮立,渾身或熱,肚中微痛。此因疳盛而傳此候。所治者先用勻氣散(方見胃氣不和門中)、醒脾散(方見慢脾風門中)調理一日,後下青金丹取下疳積(方見積聚門中),再下勻氣醒脾散補,常服保童丸(方見一切門中)即愈。
《玉訣》疳氣腹脹潮熱候:先與調胃氣,後與取虛積藥,次服疳藥也。
《玉訣》五積疳候歌:
小兒五積病,還因乳母生。生因傷腹肚,以漸面虛盈。多睡須舍地,小便帶油清。發黃多滑瀉,吐逆亂交橫。
《靈苑獨聖》,青金丸,治小兒疳積方。
川巴豆(三兩,淨肉),硫黃(二兩,不研。二味同用生絹袋盛,懸於瓷罐中,不得著底,以水煮三日三夜,如水竭即旋添,熟湯取出,棄硫黃,只用巴豆,去皮、心),獨活,柴胡,桔梗,乾薑(炮),防風(五味各一兩,生),青黛(三兩)
上件為末及細者,以水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食傷虛腫用橘皮湯下;霍亂吐瀉及赤痢用甘草湯下;白痢用乾薑湯下;赤白痢用乾薑甘草湯下;水瀉用冷水下;小便不通用燈心湯下;大便不通米飲下;婦人血氣當歸酒下;元氣炒茴香酒下;腰痛茱萸湯下;小兒疳積用米飲下;氣疾橘皮湯下;氣塊症癖用熱酒下;傷寒頭痛甘草湯下,並用臨臥時服。如臟腑實熱,臨時更加減丸數。
錢乙牛黃丸,治小兒疳積方。
雄黃(研,水飛),天竺黃(各二錢半),牽牛(末,一錢)
上同再研,麵糊為丸粟米大。每服三丸至五丸,食後薄荷水下。兼治疳消積,常服尤佳。大者加丸數。
張渙遺方褐丸子,治小兒疳氣,腹脹如鼓,及奶癖、食癖。
蘿蔔子(一兩半,炒),黑牽牛(一兩,炒),胡椒(一分半),木香(一兩),蓬莪朮(濕紙裹煨,切作片子,半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粟米大。每服二十丸,煎仙人骨湯下。
《張氏家傳》,金砂丸,壯元氣,治脾胃虛弱,經年積滯冷氣,蠱毒諸疾;去久虛積氣,消食壯氣,理諸般風氣,脫肛下血,左癱右瘓;治一切風,筋骨中風氣等疾;婦人血風攻賴刺,月候不調,四肢倦怠,頭面浮虛,氣衝喘急;小兒疳氣,頭漸無發,腹大,腳小無力,履地不得者,並皆治之。(山長老方。)
針砂(四兩,用水淘洗五十餘次,用好米醋八盞入熟鐵銚內,煮乾,以鐵匙抄煙盡,水星出,即傾下),蒼朮(米泔浸一宿,去粗,秤、切),木香(麵裹煨熟,去面不用),白朮(切。各半兩),附子(炮,去皮尖),蓬莪朮(洗,切),甘草(切爁。各一兩),陳橘皮(米泔浸一宿,去瓤,淨取二兩)
上件為末,醋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四十丸,常服,米飲下。治脾生薑湯下;治風氣酒下;被飲食所傷,用所傷物下;若飲食罷,用所羹汁下三二十丸。解積進食,大有所益,不拘時服。
白話文:
茅先生表示:有小孩患有疳積這種疾病。臉色呈現青黃色,身體瘦弱但腹部卻異常膨脹,頭髮直立,全身偶爾會發熱,肚子裡微微感到疼痛。這是由於疳積過盛導致的這些症狀。治療方式是先使用勻氣散和醒脾散來調整一日,之後使用青金丹來清除疳積,再使用勻氣醒脾散進行補充,持續服用保童丸就能痊癒。
《玉訣》中提到疳氣導致腹部腫脹和潮熱的症狀:首先應調理胃氣,然後再服用去除虛積的藥物,接著再服用治療疳積的藥物。
《玉訣》中有首描述五積疳候的詩歌:
小兒患上五積病,通常源自母親哺乳時。病因傷害了腹部,導致逐漸面容虛弱而浮腫。孩子會多睡,且小便呈現油清狀。面色泛黃,頻繁滑瀉,嘔吐反胃的情況層出不窮。
《靈苑獨聖》中的青金丸,是治療小兒疳積的方劑。
接下來詳細介紹了多種治療疳積的藥方,包括青金丸、錢乙牛黃丸、張渙遺方褐丸子、金砂丸、參苓散、香甲丸、胡黃連丸、青蒿丸、換骨丹、王氏蘆薈丸、吉氏蟾酥丸和豆蔻散。每種藥方都列出了具體的藥材和製作方法,以及適用的症狀和服用方法。例如,青金丸由多種藥材組成,可以治療疳積,並根據不同的症狀選擇不同的輔助湯水服用;錢乙牛黃丸則專門針對疳積,可緩解疳消積的症狀;而張渙遺方褐丸子和金砂丸等藥方,不僅能治療疳氣和腹脹,還能處理奶癖和食癖等問題。此外,參苓散和香甲丸等藥方則側重於調理脾胃,增強體質;胡黃連丸和青蒿丸等則主要用於治療肌瘦、肥腸和消積氣等問題;換骨丹和王氏蘆薈丸等藥方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治療疳蟲和積熱。最後,吉氏蟾酥丸和豆蔻散等藥方則適用於治療疳病和驚積等問題,通過調節體內的寒熱平衡,促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