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五 (25)
卷第二十五 (25)
1. 疳瘦第九
《王氏手集》治小兒疳瘦,滑泄吐逆。進奶食,治渴。蘆薈丸,方
蘆薈,木香,宣連(去須),訶子皮(各一分),沒石子(二個),使君子(七個),麝香(半錢)
上為細末,粟米飯和丸如黃米粒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日進三服。如入青黛少許不妨。
《吳氏家傳》治五疳黃瘦,肚急。長肌肉,殺蟲,肥孩兒。蕪荑丸,方
蕪荑(去殼,取淨肉,不焙,別研),京三稜,白朮,檳榔,川楝子,萆薢,鶴蝨,雷丸,淡蕪荑,黑狗脊,木香(各半兩),沒石子(三個),使君子(十個),蘆薈,熊膽(各一錢)
上為末,醋煮乾棗,取肉爛研,入少麵糊和藥極熟,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米飲下。
《趙氏家傳》治小兒疳瘦,玉柱杖散,方
黃耆(二兩),白茯苓(半兩),人參,白朮(各一兩)
上為末,以水一盞,藥一錢,煎七分,溫服。
《趙氏家傳》治小兒諸疳,羸瘦不生肌肉。大蘆薈丸,方
蘆薈,木香,紅芍藥,沒石子(各半兩),使君子(去皮,一分),肉豆蔻(二錢),人參(一錢),胡黃連(一分)
上為細末,入麝香半錢,別研令細,與藥拌勻,蜜水打麵糊為丸。每服十五丸,米飲下,空心,食前服。
《吉氏家傳》治小兒聖疳,藥十日肥。治五疳諸痢。發立焦黃,肌瘦,腹中疼痛,愛吃泥土,瀉痢無常,盜汗,腹大喘粗,腳細難行,洞下脫肛,時時壯熱,面覆地臥,心喜啼呼,腹內蟲生,糞中米出,便如泔澱,嘔吐無時;有以瘦勞,更加寒顫。此疾真是疳也,宜此方。
黃連(去須),白芷,苦參,丁香,青黛,麝香,硃砂(上各等分)
上件為細末,獖豬膽丸如芥子大,別以硃砂為衣。每服十五丸,米飲下。更看虛,爛研如粉,用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米飲下,一日兩服。
張渙,金粟丹,治腹大疳瘦,如吃泥土,泄利不調方。
母丁香,草龍膽,厚朴(生薑汁製),好硃砂(細研,水飛),青黛(研。各一兩),乾蟾(五枚,塗酥炙焦黃),夜明砂(微炒),訶子皮(微炮),蟬殼(各半兩),川黃連(冬用二兩,夏用一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麝香(研,半兩)
上件藥一處拌勻,用煉蜜一半,白麵糊一半,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不拘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香蟾丹,治肌瘦面黃,胸高,腳細方。
乾蟾(五枚,水浸,去骨,用瓦藏瓶一枚,須頭上取門,入蟾瓶內,鹽泥固濟,木炭火燒,留一竅,以煙息為度。取放地上一宿,出火毒),胡黃連(二兩),蛇蛻皮(一兩,燒灰),地龍(半兩,微炒),天竺黃,蟬殼(各一分)
以上併為細末。次入:
上用黃栝蔞一個,去瓤,用黃連末填滿,蒸爛取出;用樸消末一錢蓋頭,臨夜方取下,然後露一宿,研爛為丸許○大。每服五丸,熟水下。
白話文:
《王氏手集》治療小兒疳瘦,腹瀉嘔吐,促進食慾,治療口渴的蘆薈丸配方:
蘆薈、木香、黃連(去鬚)、訶子皮(各一份)、沒石子(兩顆)、使君子(七顆)、麝香(少許)。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小米飯混合製成如黃米粒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十五顆,一天服用三次。可以加入少許青黛,沒有妨礙。
《吳氏家傳》治療五種疳病引起的黃瘦、腹部不適,能增長肌肉、殺蟲、使孩童肥壯的蕪荑丸配方:
蕪荑(去除外殼,取淨肉,不烘焙,另外研磨)、京三稜、白朮、檳榔、川楝子、萆薢、鶴虱、雷丸、淡蕪荑、黑狗脊、木香(各半兩)、沒石子(三顆)、使君子(十顆)、蘆薈、熊膽(各少許)。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煮過的乾棗取肉搗爛,加入少量麵糊與藥粉充分混合,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顆,用米湯送服。
《趙氏家傳》治療小兒疳瘦的玉柱杖散配方:
黃耆(兩兩)、白茯苓(半兩)、人參、白朮(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水一碗,藥粉少許,煎煮至剩七分,溫熱服用。
《趙氏家傳》治療小兒各種疳病,導致消瘦不長肌肉的大蘆薈丸配方:
蘆薈、木香、紅芍藥、沒石子(各半兩)、使君子(去皮,少量)、肉豆蔻(少許)、人參(少許)、胡黃連(少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少量麝香,另外研磨使其更細,與藥粉拌勻,用蜂蜜水打成的麵糊製成藥丸。每次服用十五顆,用米湯送服,空腹、飯前服用。
《吉氏家傳》治療小兒嚴重疳病,服藥十天即見肥胖的聖疳藥方,也可用於治療五疳引起的各種痢疾。症狀有:
發黃、肌肉消瘦、腹痛、喜歡吃泥土、腹瀉無常、盜汗、腹部腫大喘氣、腿細難以行走、脫肛、時常發熱、喜歡趴著睡、愛哭鬧、腹內生蟲、大便中夾雜米粒狀物、大便如米泔水、時常嘔吐;或因過度消瘦引起寒顫。這種病確是疳病,宜用此方。
黃連(去鬚)、白芷、苦參、丁香、青黛、麝香、硃砂(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豬膽汁製成芥菜籽大小的藥丸,再用硃砂包覆。每次服用十五顆,用米湯送服。如果體質虛弱,則將藥粉研磨成粉末,用小米飯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顆,用米湯送服,一天兩次。
張渙的金粟丹,治療腹部腫大、疳瘦、喜歡吃泥土、腹瀉不調的配方:
母丁香、草龍膽、厚朴(用生薑汁製過)、好硃砂(細研,水飛)、青黛(研磨,各一兩)、乾蟾蜍(五隻,塗上酥油烤至焦黃)、夜明砂(微炒)、訶子皮(微炮)、蟬蛻(各半兩)、川黃連(冬天用二兩,夏天用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然後加入:麝香(研磨,半兩)。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煉蜜和白麵糊各一半,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米湯送服,不拘時間,根據孩童大小增減用量。
張渙的香蟾丹,治療肌肉消瘦面色發黃、胸部高聳、腿細的配方:
乾蟾蜍(五隻,用水浸泡,去除骨頭,放入瓦罐中,在頭部開口,將蟾蜍放入罐內,用鹽泥封固,用木炭火燒,留一個小孔,以冒煙為止。取出後放置地上過夜,去除火毒),胡黃連(兩兩),蛇蛻皮(一兩,燒成灰),地龍(半兩,微炒),天竺黃、蟬蛻(各少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然後加入:
取一個黃瓜蔞,去除瓤,用黃連末填滿,蒸爛取出;用朴硝末蓋在上面,到晚上取下,然後露天放置過夜,研磨成丸狀。每次服用五顆,用涼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