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三 (2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三 (20)

1. 驚疳第六

上先將前四味為細末,豬膽汁和為劑,每一胡桃大,入巴豆仁一枚置其中,用油單一重裹之,蒸熟去巴豆,用米一升許,蒸米熟為度;入後四味為丸,如難丸少入麵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丸、十五丸,清米飲下。食後、臨臥,日進三、二服。

張渙,參黃丹,治驚疳挾熱,夜臥驚悸方。

人參,胡黃連,天竺黃(半兩,研),乾蠍(二十一個,微炒),天漿子(二、七個,乾者,微炒)

以上為細末。次入:青黛,硃砂(各一分),龍腦(一錢,並細研)

上件一處拌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人參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又方,天竺黃丹

天竺黃(一兩,細研),晚蠶蛾,白殭蠶(各微炒),川黃連(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硃砂,青黛,麝香(各細研)

上件拌勻,粳米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七粒至十粒,煎人參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萬全方》治小兒心疳,體熱黃瘦。真珠散

真珠(末),麥門冬(去心。各半兩),金銀箔(各研,五十片),天竺黃,牛黃,麝香(各細研),胡黃連,甘草(炙),羚羊角(屑),川大黃(炒),當歸(微炒),硃砂,雄黃(研),茯神,犀角(屑。各三分)

上搗,羅為散。每服以茵陳湯調半錢。量兒大小服之。

《萬全方》治小兒心疳肚熱,及睡中多汗,神思煩躁,多驚。鐵粉丸

鐵粉(研,三分),麝香(一錢,研),牛黃(半分,研入),硃砂,天竺黃,青黛,蛇黃,熊膽(各研),人參,茯苓,使君子,黃連(併為末。各一分)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每服三丸,以粥飲下;至三、四歲每服五丸,日二服。

《莊氏家傳》治小兒驚疳。常服諸疾不生,皮肉光潤。保生丸方

干蝦蟆頭(一個大者,溫水洗七遍,曬乾,塗酥,炙令黃熟),宣連,胡黃連,人參,使君子(各半兩)

先以五味一處搗,羅為末。

香墨(二兩,細研),硃砂,蘆薈(各細研,半兩),好麝香(一分,細研)

上九味再一處同研勻細,用獖豬膽汁浸,蒸餅心為丸如黃米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清粥飲下,日三、二服,煎竹葉甘草湯下亦得。

《莊氏家傳》治小兒驚疳。龍腦丸方

腦麝,牛黃,蘆薈,雄黃,熊膽,青黛(各研),宣連,硃砂(水飛。各一分),胡黃連,沒石子(各半兩)

上件藥為末,再研,煉宣州苦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薄荷湯或米飲、新水下亦得。

《吉氏家傳》治驚風疳方。

麝香(半字),辰砂(一字),真阿魏(半錢)

上阿魏先研,次二味同細研,入少湯,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金銀薄荷湯下,須臾吐瀉妙。

《朱氏家傳》治小兒肚大項小,即是驚疳方。

鉤藤,甘草(各二分),人參,栝蔞(各一分)

白話文:

[驚疳第六]

首先將前四種藥材磨成細粉,用豬膽汁調和成糊狀,每份像胡桃大小,在其中放入一顆巴豆仁,用油紙包裹一層,蒸熟後取出巴豆,然後用約一升米蒸熟,以米熟為度。接著加入後四種藥材,製成藥丸,如果難以成丸,可加入少量麵糊,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十五顆,用清米湯送服。飯後或臨睡前服用,每天服用二到三次。

張渙的方子,加入黃丹,治療驚疳挾帶熱邪,晚上睡覺時容易驚醒的症狀。

人參、胡黃連、天竺黃(半兩,磨成粉)、乾蠍(二十一個,稍微炒過)、天漿子(二到七個,乾的,稍微炒過)。

以上磨成細粉,接著加入:青黛、硃砂(各一分)、龍腦(一錢,都磨成細粉)。

將以上藥粉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像黍米大小。每次服用十粒,用人參湯送服。根據兒童的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張渙的另一個方子,天竺黃丹:

天竺黃(一兩,磨成細粉)、晚蠶蛾、白殭蠶(各稍微炒過)、川黃連(各半兩)。

以上搗碎,過篩成細粉。接著加入:硃砂、青黛、麝香(都磨成細粉)。

將以上藥粉混合均勻,用粳米飯調和成丸,像黍米大小。每次服用七到十粒,用煎好的人參湯送服。根據兒童的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萬全方》治療小兒心疳,身體發熱、黃瘦的症狀。真珠散:

珍珠(磨成粉)、麥門冬(去心,各半兩)、金銀箔(磨成粉,各五十片)、天竺黃、牛黃、麝香(都磨成細粉)、胡黃連、甘草(炙烤過)、羚羊角(屑)、川大黃(炒過)、當歸(稍微炒過)、硃砂、雄黃(磨成粉)、茯神、犀角(屑,各三分)。

以上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以茵陳湯調服半錢。根據兒童的大小酌情服用。

《萬全方》治療小兒心疳,肚子發熱,以及睡覺時多汗,精神煩躁,容易驚嚇。鐵粉丸:

鐵粉(磨成粉,三分)、麝香(一錢,磨成粉)、牛黃(半分,磨入)、硃砂、天竺黃、青黛、蛇黃、熊膽(都磨成粉)、人參、茯苓、使君子、黃連(都磨成粉,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都磨成均勻的粉末,用小米飯調和成丸,像麻子大小。一到兩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三顆,用粥水送服;三到四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五顆,每天服用兩次。

《莊氏家傳》治療小兒驚疳。常服此藥可以預防多種疾病,使皮膚光澤潤滑。保生丸的配方:

乾蝦蟆頭(一個大的,用溫水洗七遍,曬乾,塗上酥油,烤到金黃色)、宣連、胡黃連、人參、使君子(各半兩)。

先將以上五味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香墨(二兩,磨成細粉)、硃砂、蘆薈(都磨成細粉,各半兩)、好麝香(一分,磨成細粉)。

將以上九味藥材再次混合研磨均勻,用閹割過的豬的膽汁浸泡,用蒸熟的餅心製成丸,像黃米大小。每次服用十到十五顆,用清粥水送服,每天服用兩到三次,也可以用煎好的竹葉甘草湯送服。

《莊氏家傳》治療小兒驚疳。龍腦丸的配方:

龍腦、麝香、牛黃、蘆薈、雄黃、熊膽、青黛(都磨成粉)、宣連、硃砂(水飛,各一分)、胡黃連、沒石子(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再次研磨,用煉製過的宣州苦蜜調和成丸,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五到七顆,用薄荷湯或米湯、新水送服也可以。

《吉氏家傳》治療驚風疳的配方:

麝香(半字)、辰砂(一字)、真阿魏(半錢)。

先將阿魏磨成粉,再將後兩種藥材一同磨成細粉,加入少量湯水,製成麻子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三到五顆,用金銀薄荷湯送服,很快就會嘔吐或腹瀉,效果顯著。

《朱氏家傳》治療小兒肚子大、脖子細,就是驚疳的配方:

鉤藤、甘草(各二分)、人參、栝蔞(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