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二 (1)
卷第二十二 (1)
1. 卷第二十二
(癥瘕積聚)凡十門
白話文:
(癥瘕積聚)總共有十個分類。
2. 積聚第一
茅先生:小兒有奶積候。但是吐下奶來有臭酸氣,此候因兒叫未住,母將奶與吃,致不消化,日久停滯,胃冷而至此。所治者,先用丁香散(方見瀉痢門中)調胃,後下實積,牛黃丸。(方見實熱門中。)取下奶積後,下勻氣散補(方見胃氣不和門中。)常服健脾散(方見胃氣不和門中)即愈。
茅先生:小兒有食積候。夜間肚微微作熱,或嘔或瀉,此因飲食傷飽而更睡至此。所治者,下實積,牛黃丸通下;後用勻氣散補氣。(二方並見同前。)常服萬靈丸(方見本門)即愈。
茅先生:小兒有氣積候。面黃白,不進食,肚微痛,夭矯啼叫。此因患諸般氣候,久而不安,傳歸氣積至此。所治者,用萬靈丸、勻氣散、醒脾散(有二方:一方見胃氣不和門中,一方見慢脾風門中、)健脾散相夾調理即愈。(余方見同前。)
茅先生:小兒有中脾積候。面黃如土色,或帶黃而面帶虛,臍上微痛,肚皮熱,飲食減少,才食便言臍上及肚中痛,所食不化,頭微熱。此因先食硬物,不然冷物所傷在脾。所治者,先下青金丹(方見本門中)取下脾中積,後用勻氣散、醒脾散補。常服健脾散、萬靈丸即愈。(余方並方同前。)
茅先生:小兒有虛中積候。渾身微熱,不思飲食,渴,日多昏眜,抱著一似睡未覺,此候因多端,久泄瀉不止而虛得。此候所治者,先下青金丹,通盡肚中積;後用勻氣、醒脾散調理。常服萬靈丸、保童丸(方見一切疳門中)調理即愈。(余方並見同前。)
茅先生:小兒有實積候。大便不通,風毒瘡癤,喉閉胙腮,喉中涎響。此因兒子生來飢猛,飲食無度,至有前件候。所治者,先用奪命散(方見急慢驚風門中)吐下熱涎,後勻氣散、醒脾散調理(二方見同前。)常服牛黃膏(方見膈熱門中)、鎮心丸(方見一切驚門中)、天竺黃散(方見實熱門中)與服即愈。其前項諸般積氣候,各說分明,下藥各有等降。
若然前積,調理不退,如變面黑,久瀉不止,腹肚脹滿,手心自生瘡,氣出粗,瀉黑色,瘦弱不能坐立,眼視,鼻口燥黑,死候不治。
漢東王先生《家寶》:小兒積病可醫者九:
面上虛腫是積。積者,是脾之所繫。脾主身之肌肉,故應面,故知是脾積。其脾系土,土無正形,故早晚浮腫不定,多則早浮,其睡則脾不磨,上面作腫。若病後有此證,則是虛中積。宜用調脾、消積、行氣等藥。
面合地臥是積。何以合地?其受積在脾,是冷積,何以知之?其脾好土,故知之在脾。其冷者屬陰,故知傷冷、硬食得之。宜下熱積氣藥耳。
腹脹是積,其積在肺。何以知之?其肺主於氣,才當受積,其氣便冷,腹脹滿,氣急,故知之在肺。如腹脹,先宜調氣後轉,轉後更宜調氣。
白話文:
茅先生:小兒奶積
小孩子如果出現奶積的症狀,像是吐奶或拉出來的奶帶有酸臭味,這是因為孩子還沒停止哭鬧,母親就餵奶,導致消化不良,日子久了就積滯在體內,造成胃寒。治療方法是,先用丁香散(藥方在瀉痢門中)調理腸胃,之後再用牛黃丸(藥方在實熱門中)來消除實積。把奶積消除後,再用勻氣散來補氣(藥方在胃氣不和門中)。平時服用健脾散(藥方在胃氣不和門中)就會好轉。
茅先生:小兒食積
小孩子如果有食積的症狀,像是晚上肚子微微發熱,或者嘔吐、腹瀉,這是因為飲食過飽又接著睡覺造成的。治療方法是,用牛黃丸來通便,消除實積,之後再用勻氣散來補氣。(這兩個藥方都在前面提過。)平時服用萬靈丸(藥方在本門)就會好轉。
茅先生:小兒氣積
小孩子如果出現氣積的症狀,像是臉色蠟黃、不愛吃東西、肚子微微疼痛、哭鬧不停,這是因為受到各種氣候影響,久了身體不適,氣積在體內造成的。治療方法是,用萬靈丸、勻氣散、醒脾散(其中一個藥方在胃氣不和門中,另一個在慢脾風門中)、健脾散一起調理就會好轉。(其他藥方都在前面提過。)
茅先生:小兒中脾積
小孩子如果出現中脾積的症狀,像是臉色蠟黃如土,或者黃中帶虛,肚臍上方微微疼痛,肚子發熱,食慾不振,剛吃東西就說肚臍上方或肚子痛,吃進去的東西無法消化,頭微微發熱。這是因為先吃了堅硬或寒冷的食物,傷到了脾胃。治療方法是,先用青金丹(藥方在本門中)來消除脾中的積滯,之後再用勻氣散、醒脾散來補氣。平時服用健脾散、萬靈丸就會好轉。(其他藥方都在前面提過。)
茅先生:小兒虛中積
小孩子如果出現虛中積的症狀,像是全身微微發熱,不想吃東西,口渴,整天昏昏沉沉,抱著像睡著又沒睡著一樣,這是因為多種原因導致長期腹瀉不止,身體虛弱引起的。治療方法是,先用青金丹來通便,把肚子裡的積滯都清除乾淨,之後再用勻氣散、醒脾散來調理。平時服用萬靈丸、保童丸(藥方在一切疳門中)調理就會好轉。(其他藥方都在前面提過。)
茅先生:小兒實積
小孩子如果出現實積的症狀,像是大便不通,長出風毒瘡癤,喉嚨腫痛,脖子和臉頰腫脹,喉嚨裡有痰聲。這是因為孩子天生食慾旺盛,飲食沒有節制造成的。治療方法是,先用奪命散(藥方在急慢驚風門中)來吐出或拉出熱痰,之後再用勻氣散、醒脾散調理(這兩個藥方都在前面提過)。平時服用牛黃膏(藥方在膈熱門中)、鎮心丸(藥方在一切驚門中)、天竺黃散(藥方在實熱門中)就會好轉。前面提到的各種積滯症狀,都有詳細說明,用藥也有不同的等級。
如果前面說的這些積滯症狀調理後沒有好轉,反而出現臉色發黑,長期腹瀉不止,腹部脹滿,手心長瘡,呼吸粗重,拉出黑色的糞便,身體瘦弱無法坐立,眼神呆滯,鼻子和嘴唇乾燥發黑,這就是死亡的徵兆,無法醫治。
漢東王先生《家寶》:小兒積病可醫者九
臉上虛腫是積滯的表現。積滯是與脾相關的。脾主管身體的肌肉,所以會反映在臉上,因此就知道是脾積。脾屬土,土沒有固定的形狀,所以早晚浮腫不定,通常早上浮腫比較明顯,睡覺時脾胃不動,臉上就會腫起來。如果生病後出現這種症狀,那就是虛中夾積,應該用調理脾胃、消除積滯、疏通氣機的藥物。
臉貼著地睡是積滯的表現。為什麼會貼著地睡呢?因為積滯在脾胃,是寒積,怎麼知道呢?因為脾胃喜歡土,所以知道積滯在脾胃。寒屬陰,所以知道是受到寒冷或吃了堅硬的食物引起的。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消除積滯。
腹脹也是積滯的表現,這種積滯在肺。怎麼知道呢?因為肺主氣,一旦積滯產生,氣就會受阻,導致腹部脹滿,呼吸急促,所以知道積滯在肺。如果腹脹,應該先調理氣機,等氣機順暢後再轉化積滯,轉化後還要繼續調理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