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一 (26)
卷第二十一 (26)
1. 膈氣第十一
《仙人水鑑》小兒患膈氣。宜服,桃花散子方
桃花(二錢),半夏(六錢),厚朴,桂(各一分),乾薑,牙硝(各二分),江豆,當門子(各一個)
上並搗為散。空心,以煎水調下一錢。服至逡巡轉自食。乳母忌酒、肉、熱面等。
《寶童方》治小兒膈氣噎悶,兩脅刺痛,吐逆酸水,氣塊往來,疼痛煩躁等。
檳榔,木通,甘草(炙),柏葉(煮黃),半夏
等分末。二大錢,水一盞,煎六分;膩粉少許,在干盞內研勻,通口服。如結腸翻胃,用虛寒門烏藥丸後用此,兒半之。
白話文:
《仙人水鑑》記載,小孩子得了膈氣,適合服用桃花散子這個藥方:
桃花(二錢)、半夏(六錢)、厚朴、桂枝(各一分)、乾薑、牙硝(各二分)、江豆、當門子(各一個)。
將以上藥材一起搗成粉末。在空腹時,用煎好的水調服一錢的藥粉。服用後不久,就會恢復進食。哺乳的母親應忌酒、肉類、熱麵食等食物。
《寶童方》記載,治療小孩子膈氣引起的胸悶、兩側脅肋刺痛、嘔吐酸水、腹部氣塊移動、疼痛煩躁等症狀的藥方:
檳榔、木通、炙甘草、煮黃的柏葉、半夏,等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大錢,用一碗水煎煮至六分。再加入少許膩粉,在乾淨的碗中研磨均勻,然後服用。如果出現大便不通或胃部不適,應先服用治療虛寒的烏藥丸,再服用此藥,小孩的用量減半。
2. 氣逆第十二
(哽氣附)
《寶鑑》:兒氣逆者,為乳母煩惱、憂悶,乳氣凝滯胸中,灌擊其乳,飲之成疾。面黃白,乳哺減少,夜啼及哯,但無精彩,勿取轉,轉之則劇。
成蘀薤(五兩),黍米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先煮藥,煎取一升,次下薤米,米熟藥成。稍稍服之。
《仙人水鑑》小兒患氣,覺患便服此方。
水蛭,冬青葉,白樟木葉
上各少許,搗取汁,灌之即瘥。
《聚寶方》,透關丸,治小兒哽氣,行心經方。
續隨子(半兩),大黃(三錢,末),長檳榔(一枚),木通(半錢,末),甘遂,大戟(各末一錢),膩粉(一錢匕)
上七味除粉外,將諸藥末與續隨子同搗,用馬尾羅隔去續隨子皮不用,便與童子、室女小便拌勻(謂之陰陽酒。)入粉如硬糊,日曬稍干,以水、蜜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煎燈心、竹葉湯下。一時辰間,以小便色異為效。
小兒五歲以下七丸,十歲以下十丸。更加減,湯使如前服。
《王氏手集》治小兒氣。橘紅膏方
紅橘皮(去瓤),芎,白朮,當歸(各等分)
上同為末,煉蜜和為膏。量兒大小米飲化下。
《王氏手集》,木香分氣丸,理一切氣。
青橘皮(一兩),牽牛(二兩,炒令熟),木香(一分)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綠豆大。生薑湯下五丸,五、七、八丸。
《吉氏家傳》治哽氣。真珠散
真珠,生犀(各半兩),龍腦(一字),香附子(四錢,去毛淨、洗)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煎人參湯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調氣桂枝散,取轉後皆可服之。
赤芍藥,桂心,藿香,白朮(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半錢,飯飲調下。
《千金》灸法:不能食,胸中滿,膈上逆氣悶熱,灸心俞二、七壯。小兒減之。
白話文:
氣逆(哽氣附)
《寶鑑》:嬰兒氣逆,是因為哺乳的母親心情煩躁、憂愁,導致乳汁在胸中凝滯,反衝到乳汁裡,嬰兒喝了就會生病。臉色會黃白,喝奶量減少,夜間啼哭或吐奶,但沒有精神,不要隨意移動嬰兒,移動會更嚴重。
用成蘧薤(五兩)、黍米。
將以上五味藥材稍微搗碎,先用水七升煮藥,煎到剩下一升時,再放入薤米,等米煮熟藥也煎好了,分次慢慢服用。
《仙人水鑑》:小兒患有氣疾,感覺到發病時就服用此方。
用水蛭、冬青葉、白樟木葉,各取少量,搗爛取汁,灌入患兒口中,病就會好。
《聚寶方》透關丸:治療小兒哽氣,可以疏通行心經的藥方。
用續隨子(半兩)、大黃(三錢,磨成粉)、長檳榔(一枚)、木通(半錢,磨成粉)、甘遂、大戟(各磨成粉一錢)、膩粉(一錢匕)。
以上七味藥,除了膩粉以外,將其他藥材磨成粉,與續隨子一起搗爛,用馬尾篩子將續隨子的皮去除不用,然後與童男童女的小便混合均勻(稱為陰陽酒),再加入膩粉,調成像濃稠的糊狀,曬乾後,用水或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燈心草和竹葉煎湯送服。約一個時辰後,觀察小便顏色變化為效。
五歲以下的嬰兒服用七丸,十歲以下的兒童服用十丸。可依情況增減藥量,湯藥送服方式不變。
《王氏手集》橘紅膏方:治療小兒氣疾。
用紅橘皮(去除內瓤)、芎、白朮、當歸(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膏。根據嬰兒大小,用米湯化開後服用。
《王氏手集》木香分氣丸:調理一切氣疾。
用青橘皮(一兩)、牽牛子(二兩,炒熟)、木香(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用生薑湯送服五丸,或七、八丸。
《吉氏家傳》真珠散:治療哽氣。
用珍珠、生犀角(各半兩)、龍腦(一字)、香附子(四錢,去毛洗淨)。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人參湯送服。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下的調氣桂枝散,即使病情轉變後也可以服用。
用赤芍藥、桂心、藿香、白朮(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半錢,用飯或飲用水調服。
《千金》灸法:無法進食、胸中脹滿、胸膈氣逆、胸悶發熱,可以灸心俞穴兩處,每處七壯。嬰兒要減少灸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