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一 (20)
卷第二十一 (20)
1. 胃氣不和第九
上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四、五歲一錢。用水一藥注或半銀盞,棗肉半個,煎十數沸服。
錢乙調中丸
白朮,人參(切去頭),甘草(炒。各半兩),乾薑(炮,四錢)
上為細末,蜜丸如綠豆大。每服半丸至五、七丸,至三、二十丸,食前溫水送下。
錢乙塌氣丸
胡椒(一兩),蠍尾(去毒,半兩)
上為細末,麵糊丸粟米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陳米飲下,無時。一方有木香一錢。(《劉氏家傳》亦治腹脹。)
錢乙益黃散方,又名補脾散
陳橘皮(一兩),青橘皮,訶子肉,甘草(銼,炒。各半兩),丁香(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前溫服。
錢乙白朮散
人參(切去頭),白朮,木香,白茯苓(去皮),甘草(銼、炒),藿香葉(各一兩),乾葛(二兩,銼)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至二錢,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如飲水者多煎與之,無時。
張渙,人參膏,應一切脾胃不和,並宜服之。
人參(去蘆頭,一兩),白朮,丁香,藿香葉(各半兩),白豆蔻(一分)
上件搗,羅為細末,煉蜜和成膏如雞頭大。每服一粒至二粒,米飲化。乳前。
張渙,桂樸散,溫脾胃。
肉桂,當歸(洗,焙乾。各一兩),厚朴(薑汁製),白朮(炮),乾薑(炮。各半兩),甘草(炙,一分)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惠眼觀證》,參苓散,常服養氣安神,益胃。此藥不冷不熱。
白朮(半兩),人參(去蘆頭),茯苓(去皮),紫蘇子,甘草(炙,各一分),木香(半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濃煎棗湯調下。此藥宜常服。
《惠眼觀證》,勻氣散,調中補益,調理用之,不論諸疾。
縮砂仁,茴香(各一兩),陳皮(取紅,三分),白姜(三錢),桔梗(四兩),甘草(半生半炮,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隨大小,木瓜湯下。
《寶童方》,養脾湯
厚朴(薑汁炙或炒),蒼朮(泔浸,去皮),甘草(鹽水浸,各半兩),桔梗,桂(去粗皮),白姜(炮),茴香,縮砂(去皮,半兩),良薑(三分),橘皮(三兩,浸)
上件為末。入鹽並烏梅少許,如茶點服。
《寶童方》:壯脾,去積,進食。
京三稜,蓬莪朮(醋紙裹煨),益智(去皮。各四兩),甘草(炙,四兩半),陳皮,青皮(各二兩。去瓤)
上為末。每服一錢,如湯點或用薑棗煎亦得,不拘時候服。
《寶童方》:調氣進食,治傷寒。
白芷,白姜(各一錢),桔梗,甘草(炙),茴香(炒),烏藥,陳皮(去瓤。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平錢,薑棗同煎七分,不拘時候服。
《寶童方》:治胃氣,消食,化痰、及心腹諸疾。
白話文:
胃氣不和第九
磨成粉末。嬰兒每次服用約一字(古代容量單位),二到三歲兒童服用約半錢,四到五歲兒童服用約一錢。用半個銀杯或一藥匙水,加半個棗肉,煎煮十幾次沸騰後服用。
錢乙調中丸
白朮、人參(切去頭部)、甘草(炒過。各半兩),乾薑(炮製過,四錢)。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半丸到五、七丸,甚至三到二十丸,飯前用溫水送服。
錢乙塌氣丸
胡椒(一兩),蠍子尾(去除毒性,半兩)。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如小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七丸到一、二十丸,用陳米熬的米湯送服,服用時間不限。有個方子加了木香一錢。(《劉氏家傳》也用此方治療腹脹。)
錢乙益黃散方,又名補脾散
陳皮(一兩),青皮,訶子肉,甘草(切碎,炒過。各半兩),丁香(二錢)。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煎到剩六成,飯前溫服。
錢乙白朮散
人參(切去頭部),白朮,木香,白茯苓(去皮),甘草(切碎、炒過),藿香葉(各一兩),乾葛(二兩,切碎)。
以上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到二錢,用一杯水煎到剩五成,溫服。如果喝水多,可以多煎一些給他喝,服用時間不限。
張渙,人參膏,適用於各種脾胃不和的狀況,都適合服用。
人參(去除蘆頭,一兩),白朮,丁香,藿香葉(各半兩),白豆蔻(一分)。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用煉過的蜂蜜調和成雞頭大小的膏狀。每次服用一粒到二粒,用米湯化開服用,在餵奶前服用。
張渙,桂樸散,能溫暖脾胃。
肉桂,當歸(洗淨,烘乾。各一兩),厚朴(用薑汁炮製),白朮(炮製過),乾薑(炮製過。各半兩),甘草(烤過,一分)。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到剩五成,去除藥渣後溫服。
《惠眼觀證》,參苓散,經常服用能養氣安神,增強胃的功能。此藥性不寒不熱。
白朮(半兩),人參(去除蘆頭),茯苓(去皮),紫蘇子,甘草(烤過,各一分),木香(半分)。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濃煎的棗湯調服。此藥適合經常服用。
《惠眼觀證》,勻氣散,能調和脾胃,補養身體,適合調養身體,不論各種疾病。
縮砂仁,茴香(各一兩),陳皮(取紅色的部分,三分),白薑(三錢),桔梗(四兩),甘草(一半生用,一半炮製過,二兩)。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根據身體大小,用木瓜湯送服。
《寶童方》,養脾湯
厚朴(用薑汁烤或炒),蒼朮(用淘米水浸泡,去皮),甘草(用鹽水浸泡,各半兩),桔梗,桂(去除粗皮),白薑(炮製過),茴香,縮砂(去皮,半兩),良薑(三分),橘皮(三兩,浸泡過)。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少許鹽和烏梅,像茶點一樣服用。
《寶童方》:能強健脾胃,消除積食,增進食慾。
京三稜,蓬莪朮(用醋紙包裹後煨烤),益智(去皮。各四兩),甘草(烤過,四兩半),陳皮,青皮(各二兩。去瓤)。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像湯一樣點著吃,也可以用薑棗煎服,服用時間不限。
《寶童方》:能調氣開胃,治療傷寒。
白芷,白薑(各一錢),桔梗,甘草(烤過),茴香(炒過),烏藥,陳皮(去瓤。各半兩)。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平錢,與薑、棗一起煎煮至七成,服用時間不限。
《寶童方》:治療胃氣不和,能消食化痰,以及治療心腹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