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十八 (16)
卷第十八 (16)
1. 瘡疹已出未出第五
茅先生:小兒發疹痘。獨勝散
牛蒡子(半兩),白殭蠶(一分)
上為末。每服一大錢,水六分盞,紫草二七寸同煎四分。連進三服,其痘便出。妙。
茅先生:小兒麻痘方。
上用荊芥少許,爛研。以新井水,將布帛裂過,入一滴許麻油,打勻,令飲之,便不亂悶。麻痘已出,用黃蠟煎青膠水,飲即安。(青膠乃牛皮膠是也。)
張渙,安斑散,調理瘡疹方。
川升麻,赤茯苓,羌活,綿黃耆(銼。各一兩),人參(去蘆須),枳殼(麩炒,去瓤),桔梗,甘草(炙。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紫草、薄荷各少許,煎五分,去滓,放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紅子湯,平調瘡疹方。
紅花子,紫草茸(各一兩),麻黃(去根節),川升麻(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半錢,煎薄荷湯,入酒一滴,同調下。
張渙,快斑散,平調瘡疹方。
貫眾(揀淨,洗,焙乾),赤芍藥(各一兩),甘草(炮),川升麻,枳殼(麩炒,去瓤。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瘡疹初出,急服紫草如聖湯方。吃乳嬰兒與乳母兼服之。四、五歲以外只令兒服。
紫草(揀淨,二兩),陳橘皮(去白,烤乾,一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蔥白三寸,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疹痘論》,薄荷散方
家薄荷葉(一兩),麻黃(去節),甘草(炙。各半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棗二枚,姜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放溫服。日三、四次服。
《疹痘論》,調中散方
白茯苓,人參,紫河車,甘草(炙)
上件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二枚,煎六分,溫溫作三、兩次服。
《疹痘論》:天行熱氣,欲發痘瘡,作熱疼者。宜服解肌出汗,葛根散方
乾葛,麻黃(各一兩),石膏(二兩),黃芩,芍藥,桂枝,甘草(各半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溫服。取少時出汗,若先自出汗者,即去麻黃。
《全生指迷》,荊芥湯方
荊芥穗,薄荷葉,牛蒡子(炒),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以時。
《全生指迷》,小柴胡湯方
柴胡(八兩),人參,黃芩,甘草(炙。各三兩),半夏(二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二片,棗子一個,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如嗽者,加五味子二兩。
《全生指迷》,竹葉湯方
石膏(四兩),知母(二兩),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竹葉一握,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全生指迷》,犀角飲子
白話文:
茅先生:治療小兒疹痘的獨勝散
用牛蒡子半兩、白殭蠶一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六分盞的水,加入紫草二、七寸一起煎煮至四分。連續服用三次,疹痘就會發出來,效果很好。
茅先生:治療小兒麻疹的藥方
取少量荊芥,搗爛。用新打的井水,用布撕開濾過,加入一滴麻油,攪拌均勻,給小孩喝下,就可以避免煩躁。麻疹發出來後,用黃蠟煎煮青膠水(青膠就是牛皮膠),給小孩喝下就會平安無事。
張渙:安斑散,調理瘡疹的藥方
使用川升麻、赤茯苓、羌活、綿黃耆(切碎,各一兩),人參(去除蘆須)、枳殼(用麩皮炒過,去除瓤)、桔梗、甘草(炙烤,各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盞水,加入少量紫草、薄荷,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放溫後服用。可以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調整用量。
張渙:紅子湯,調和瘡疹的藥方
使用紅花子、紫草茸(各一兩)、麻黃(去除根部和節)、川升麻(各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薄荷湯煎煮,加入一滴酒一起調和後服用。
張渙:快斑散,調和瘡疹的藥方
使用貫眾(挑選乾淨的,洗淨、焙乾)、赤芍藥(各一兩)、甘草(炮製過)、川升麻、枳殼(用麩皮炒過,去除瓤,各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加入七片竹葉,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放溫後服用。可以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調整用量。
張渙:瘡疹初起時,應急服用紫草如聖湯的藥方。吃母乳的嬰兒要和母親一起服用,四五歲以上的孩子單獨服用。
使用紫草(挑選乾淨的,二兩)、陳橘皮(去除白色部分,烤乾,一兩)。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大錢,用一盞水,加入三寸蔥白,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放溫後服用。可以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調整用量。
《疹痘論》:薄荷散的藥方
使用家種的薄荷葉(一兩)、麻黃(去除節)、甘草(炙烤,各半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中等大小的碗裝滿水,加入兩枚棗子、三片生薑,一起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放溫後服用。每天服用三到四次。
《疹痘論》:調中散的藥方
使用白茯苓、人參、紫河車、甘草(炙烤)。將以上藥材等分,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盞水,加入三片生薑、兩枚棗子,煎煮至六分,溫熱分兩三次服用。
《疹痘論》:對於流行熱氣,將要發痘瘡,感到發熱疼痛的狀況,應服用解肌出汗的葛根散的藥方
使用乾葛、麻黃(各一兩)、石膏(二兩)、黃芩、芍藥、桂枝、甘草(各半兩)。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半水,煎煮至八分,溫熱服用。服藥後如果稍微出汗就好了。如果本身就在出汗,就去掉麻黃。
《全生指迷》:荊芥湯的藥方
使用荊芥穗、薄荷葉、牛蒡子(炒過)、甘草(炙烤,各一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兩碗水,煎煮至一碗,去除藥渣,放溫後服用。不拘泥於時間。
《全生指迷》:小柴胡湯的藥方
使用柴胡(八兩)、人參、黃芩、甘草(炙烤,各三兩)、半夏(二兩半)。將以上藥材切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兩碗水,加入兩片生薑、一個棗子,煎煮至一碗,去除藥渣,放溫後服用。如果咳嗽,可以加入五味子二兩。
《全生指迷》:竹葉湯的藥方
使用石膏(四兩)、知母(二兩)、麥門冬(去除心)、甘草(炙烤,各一兩)。將以上藥材切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兩碗水,加入一把竹葉,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放溫後服用。
《全生指迷》:犀角飲子 (此處沒有具體藥材,原文直接結束,無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