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六 (29)
卷第十六 (29)
1. 久嗽第十一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貝母散,治小兒久嗽、氣急。
貝母(煨微黃),杏仁(湯浸,去皮炒),麥門冬(去心),款冬花(各一分),紫菀(半兩,去苗)
上為末,用乳汁調下半錢。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半夏丸,治小兒久嗽、痰吐,頭疼。
半夏,天南星(各一兩,皂角水二味煮乾),白礬,石膏,川烏頭(炮。各一分)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為丸綠豆大。每服十丸,生薑湯下。
白話文:
長沙的醫生丁時發傳了一個方子,叫做貝母散,用來治療小孩子長久咳嗽、呼吸急促。
這個方子的組成為:貝母(用微火烤到微微發黃)、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炒過)、麥門冬(去除中心的硬核)、款冬花(各取一份),紫菀(半兩,去除根莖)。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乳汁調和服用,每次服用半錢。
長沙的醫生丁時發還傳了一個方子,叫做半夏丸,用來治療小孩子長久咳嗽、有痰、吐痰,還有頭痛。
這個方子的組成為:半夏、天南星(各一兩,用皂角水將這兩種藥材煮乾),白礬、石膏、川烏頭(炮製過,各取一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生薑的自然汁液揉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顆,用生薑湯送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