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十五 (38)
卷第十五 (38)
1. 傷寒發黃第十五
川大黃(銼碎,微炒),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茵陳(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新汲水研下三丸。量兒大小增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渾身及面色俱黃。宜服,黃瓜丸方
黃連(一兩,去須),胡黃連(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黃瓜一枚,去瓤,留一小蓋子,入藥末後,以蓋子蓋定,用大麥麵裹燒,令面勻燋,去面搗熟,丸如綠豆大。七歲兒每服以溫水下七丸,看兒大小,加減丸數服之。
《聖惠》又方
秦艽(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牛乳一合,煎一、二沸,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三歲以下即可半錢。
《嬰孺》治小兒發黃,茵陳湯
茵陳,升麻,黃芩,柴胡,知母,羚羊角(屑。各八分),大黃,石膏(各一錢二分),梔子(一錢),芍藥(六分),瓜蒂(七個),藍葉(切,一升),甘草(二分,炙)
上切,以水五升,煮一升半。一、二歲為八服,四、五歲為四服,量兒大小與之。張渙治傷寒時氣,熱入於胃,與穀氣相搏,蒸發肌肉,使面目皮膚悉黃,謂之黃病。亦名發黃。蘆根湯方
蘆根(一兩),茵陳,山梔子,黃芩,甘草(炙。各半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以水八分,薄荷三葉,煎五分,去滓溫服。
張渙,子芩散方,治黃病。
黃芩,栝蔞根,茯神(各一兩),胡黃連,甘草(炙。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以水八分,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服。
張渙,茵陳湯方,治小兒發黃等病,身如橘色。
山茵陳,山梔子仁(各一兩),川大黃,川芒硝,木通,寒水石(各七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以水八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張渙,三黃散方,治黃病。
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黃芩,黃連(各半兩,去須)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食後。
《活人書》,仲景茵陳蒿湯
茵陳蒿(嫩者,一兩半),大黃(半兩,去皮),梔子(大者,三枚半)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大白盞,先煮茵陳,減半盞,次內二味,煮八分,去滓溫服,日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中去也。
《活人書》五苓加茵陳散,方在證注中。
《活人書》,仲景梔子柏皮湯
梔子(八枚),黃柏(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煮至七分,去滓溫服。
《活人書》,仲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去節),連翹(連翹根是也),甘草(炙。各一兩),赤小豆(半升),生梓白皮(切,二兩半),杏仁(二十枚,去皮尖)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傷寒發黃第十五
黃瓜丸
將川大黃(稍微炒過)、甜葶藶(用紙隔開炒,炒到變紫色)、茵陳,各取半兩,一起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不拘時間,用剛汲取的新鮮水送服三顆。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這個方子出自《聖惠方》,是治療小兒全身和臉色都發黃的。
黃瓜丸(又方)
將黃連(去鬚)一兩、胡黃連半兩,一起搗碎磨成粉末。取一個黃瓜,挖去裡面的瓤,留下一個小蓋子,把藥粉放入黃瓜中,再用小蓋子蓋好,用大麥麵裹住,然後燒烤,直到麵均勻燒焦。去掉麵,把黃瓜搗爛,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七歲兒童每次用溫水送服七顆,根據孩子年齡大小,增減丸子的數量服用。
這個方子也出自《聖惠方》。
秦艽散
取秦艽半兩,搗碎磨成細散。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合牛奶煎煮一兩次,去掉藥渣。不拘時間,溫服。三歲以下的兒童可以減半服用。
這個方子出自《嬰孺方》,是治療小兒發黃的。
茵陳湯
用茵陳、升麻、黃芩、柴胡、知母、羚羊角(磨成屑),各取八分,大黃、石膏各一錢二分,梔子一錢,芍藥六分,瓜蒂七個,藍葉(切碎)一升,甘草(炙過)二分。
將這些藥材切碎,用水五升煮成一升半。一兩歲的兒童分八次服用,四五歲的兒童分四次服用,根據兒童年齡大小給藥。
張渙說,傷寒時,熱邪進入胃部,與食物之氣相互作用,蒸發肌肉,導致面部和皮膚都發黃,這就叫做黃病,也叫發黃。
蘆根湯
用蘆根一兩,茵陳、山梔子、黃芩、甘草(炙過)各半兩,一起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八分,加薄荷葉三片一起煎煮至五分,去掉藥渣溫服。
子芩散
張渙用此方治療黃病。用黃芩、栝樓根、茯神各一兩,胡黃連、甘草(炙過)各半兩,一起搗碎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八分煎煮至五分,去掉藥渣,放溫服用。
茵陳湯
張渙用此方治療小兒發黃等病,身體顏色像橘子一樣。用山茵陳、山梔子仁各一兩,川大黃、川芒硝、木通、寒水石各七兩,一起搗碎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八分煎煮至五分,去掉藥渣溫服。
三黃散
張渙用此方治療黃病。用川大黃(稍微炒過)一兩,黃芩、黃連(去鬚)各半兩,一起搗碎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盞煎煮至五分,去掉藥渣,飯後溫服。
仲景茵陳蒿湯
出自《活人書》。用嫩茵陳蒿一兩半,大黃(去皮)半兩,梔子(大的)三個半,一起切碎,像麻豆大小。用水兩大碗,先煮茵陳蒿,煮到剩下一碗半時,再放入其他兩味藥,煮到八分,去掉藥渣溫服,每天三次。小便會通暢,尿液像皂莢汁一樣,顏色是正紅色。一晚腹部就會減輕,黃疸會從小便利出。
《活人書》中有五苓加茵陳散的方子,在證注中。
仲景梔子柏皮湯
出自《活人書》。用梔子八個,黃柏一兩,甘草(炙過)半兩,一起切碎,像麻豆大小。每次用五錢匕的藥材,用水一碗半煮到七分,去掉藥渣溫服。
仲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出自《活人書》。用麻黃(去節)、連翹(連翹根)、甘草(炙過)各一兩,赤小豆半升,生梓白皮(切碎)二兩半,杏仁(去皮尖)二十個,一起切碎,像麻豆大小。每次用五錢匕的藥材,加生薑四片、紅棗一枚,用水一碗半煮到八分,去掉藥渣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