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九 (20)
卷第三十九 (20)
1. 百病第十七
血汗曾臥,竹簟灰湯。酒疾,酒下。肉疾,肉汁下。熱面疾,麵湯下。腳氣,冷茶。五勞七傷,豬膽湯或柴胡湯。痃癖、准上口瘡,棗湯。五疳,乳汁。肺氣咳逆,杏仁湯。胃氣,陳皮湯。一切瘡腫,白蜀葵湯。眼昏,黑豆湯。頭風發落,大黃湯。邪氣中心,發灰湯。產後血衝心,酒下。
胎動,芎藭湯。懷胎心痛,蕪荑湯。懷胎痢,艾湯。大人一字,兒量服。
治兒驚疳、變蒸、傷寒、瀉痢、多嗽、口瘡、雀目、疳蟲咬心,,至聖青金丹
青黛,雄黃,胡黃連(各二分),硃砂,膩粉,熊膽(水化入藥),蘆薈(各一分),白附子(二枚),麝(半分),蟾酥,水銀(各皂子大),龍膽,鉛白霜(各少許)
末,獖豬膽一枚,汁熬,浸蒸餅丸,青黛衣,丸如梧子或如豆,曝乾,瓷器密封。常服,金銀薄荷湯磨一、二丸,三、五日進一服。驚風天瘹、眼上搐搦,湯化滴鼻中、嚏噴二、五遍即定,薄荷湯進二丸。五疳,粥飲下。變蒸,薄荷湯化下。寒熱,薄荷湯化下。久患瀉痢,米飲下。
疳眼,乳汁化,塗眼鼻下。赤爛疳瘡等,乳汁下。雀目,羊子肝一個,竹刀批開入藥兩丸,麻縷纏,米坩煮熟,空心吃。乳母忌食雜物,常隔一、二日與之服,永無諸疾。別一方,前添入蟬殼二分,龍齒一分尤妙。又以麝香水和糯米粉一兩匙,丸亦得。
《王氏手集》,萬安丸,治小兒百病神效方。
乳香(明淨者,二錢五分,研細),辰砂(如石榴子者),木香(搗羅為末。各半兩),安息香(如琥珀者,二銖),巴豆(四十粒,去皮心膜,細研,紙壓去油如霜方用)
上先將辰砂研細,次入巴豆霜研與硃砂同色,又入木香末研勻,次入乳香、安息香,研勻,用軟飯和成劑,以真酥潤手,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粒,溫湯送下。
白話文:
身體虛弱出汗後躺臥,用竹蓆灰燼泡的水來清洗。因喝酒引起的疾病,用酒來治療;因吃肉引起的疾病,用肉汁來治療;因臉部發熱引起的疾病,用麵湯來治療;腳氣病,用冷茶來治療;五勞七傷,用豬膽湯或柴胡湯來治療;脅肋下腫塊和嘴唇上瘡,用棗湯來治療;五種疳病,用母乳來治療;肺氣不順引起的咳嗽,用杏仁湯來治療;胃氣不順,用陳皮湯來治療;各種瘡腫,用白蜀葵湯來治療;眼睛昏花,用黑豆湯來治療;頭風和脫髮,用大黃湯來治療;邪氣侵入心臟,用頭髮燒成的灰泡水喝。產後血衝心,用酒來治療。
胎動不安,用芎藭湯來治療;懷孕時心痛,用蕪荑湯來治療;懷孕時拉肚子,用艾葉湯來治療。大人服用一字份量,小孩則按比例服用。
治療小孩驚嚇引起的疳病、發熱出疹、傷寒、腹瀉、多咳、口瘡、夜盲症、疳蟲咬心等,有神奇療效的青金丹。
青黛、雄黃、胡黃連(各二分)、硃砂、膩粉、熊膽(用水化開加入藥中)、蘆薈(各一分)、白附子(二枚)、麝香(半分)、蟾酥、水銀(各如皂角大小)、龍膽、鉛白霜(各少許)。
將以上藥材研成末,取一整顆公豬膽汁熬製,用此汁浸泡蒸熟的餅,搓成丸子,外層裹上青黛,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或豆子,曬乾後用瓷器密封保存。日常服用時,用金銀花或薄荷湯磨開一兩顆丸子,每三到五天服用一次。對於驚風抽搐、眼皮跳動,將藥丸溶於湯中滴入鼻孔,打兩到五個噴嚏即可止住,再用薄荷湯送服兩顆丸子。五種疳病,用稀粥送服;發熱出疹,用薄荷湯化開服用;寒熱交替,用薄荷湯化開服用;長期腹瀉,用米湯送服。
疳眼,用母乳化開藥粉,塗抹在眼睛和鼻子下方;皮膚紅腫潰爛的疳瘡等,用母乳送服藥粉;夜盲症,取一個羊肝,用竹刀切開,放入兩顆藥丸,用麻線纏繞,放在米鍋裡煮熟,空腹吃。哺乳期的母親忌吃雜食,經常隔一兩天給孩子服用,就能永遠不生病。另一個配方,在上述基礎上加入蟬蛻二分、龍齒一分,效果更佳。也可以用麝香水和糯米粉一湯匙,做成丸子服用。
《王氏手集》記載的萬安丸,是治療小孩各種疾病的特效藥方。
乳香(潔淨的,二錢五分,研細)、辰砂(如石榴子大小)、木香(搗碎成末,各半兩)、安息香(如琥珀的,二銖)、巴豆(四十粒,去皮和心膜,細研,用紙吸去油脂,使其如霜狀才能用)。
先將辰砂研細,再將巴豆霜研細至與硃砂同色,再加入木香末研勻,最後加入乳香、安息香,研勻,用軟米飯和成藥劑,用真正的酥油潤手,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到五粒,用溫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