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八 (16)
卷第三十八 (16)
1. 湯燙火燒第十七
《聖惠》又方
柏葉,梔子仁(各一兩),胡粉(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羊髓五合入鐺中,於微火上化之,後下諸藥末,不住手攪熬成膏,盛於不津器中。候冷塗之,以瘥為度。
《聖惠》又方
白礬(二兩燒灰),梔子(三七枚,燒令煙盡為度)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雞子白調塗之。
《聖惠》又方
上用柏白皮半斤細銼,以豬脂五兩,入銚子內,與柏白皮同煎焦黃色取下,綿濾去滓,內入瓷閤中,候冷塗之。
《聖惠》又方
上用丹參搗末,以羊脂和敷之。
《聖惠》又方
上用死鼠一枚,以清油一升煎令黑焦,去滓,日三度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榆白皮,嚼熱塗之。
《聖惠》又方
上用梔子仁以水浸汁,日五、六度塗之。
《聖惠》又方
上用菰蔣根去土燒灰細研,以雞子白和塗之。
《聖惠》又方
上用柳白皮細銼半斤,以豬脂一斤相和,煎候柳皮黑,去滓放冷,日三塗之。
《聖惠》又方
上用雄黃末,以醋調塗之。
《聖惠》又方
上用浮萍草搗末,以溫水調塗之。
《聖惠》又方
上初被湯火所傷,便取狗毛碎剪,消膠和之,遍塗於瘡上,以帛封之。一封以至痂落,更不易之,亦之不痛,甚良。
《聖惠》又方
上以粟米熬令焦,投水中卻漉出,爛研,敷之效。
《聖惠》又方
上用黍米煮粥,以雞子白和敷之。
《聖惠》又方
上以乳頭香水研,薄薄塗之。
《聖惠》治小兒卒被湯潑方。
上用牛皮膠以漿水同入瓷器內,慢火煨令化,厚塗之立瘥。
《養生必用》湯火傷妙方。
上以蛤螭殼火燒令通赤,放冷研為末,生油調塗,藥至如冰,不作瘢。一方云:無蛤螭殼,細蛤粉亦可。
《養生必用》又方
上以水調白麵掃上。
《養生必用》又方
蓖麻子(去皮),蛤粉(等分)
上研如膏,湯傷用油調塗,火傷用水調塗。
《嬰孺》治小兒湯火瘡。柏皮膏方
生柏皮,生槐白皮(各切。三合),生地黃汁,生蛇銜(各八分),梔子仁(六分),甘草,黃柏(各四分)
上切,以豬脂一升半小火上煎為膏,去滓敷之。
《嬰孺》又方
上以柏葉火燒為末,冷水和敷之。乳母忌口無瘢。
《嬰孺》又方
上以蜜塗之五七。
張渙治小兒偶被湯潑火燒,麻子膏方
大麻子,柏木白皮,香白芷,甘草,生地黃(各一兩)
上件搗為粗末,以豬脂八兩熔,熬藥色黃成膏,以綿濾去滓,盛於瓷器中。候冷,每用少許塗患處。
張銳《雞峰方》治湯火燒。
上以風化石灰,清油調塗之。
張銳《雞峰》又方
上以蕎麥麵炒焦,冰水調塗之,或入油少許尤妙。
《聚寶方》治火燒瘡。
上以干牛糞燒灰細研,生油調塗之,仍無瘢痕。
《王氏手集》治小兒湯湯火燒方。
雞子白(一個),蔥(一條,煨熟去皮),蛤粉(一棗大)
上研極細,塗燒湯處,便不成瘡,有瘡者亦無瘢。
白話文:
湯燙火燒第十七
《聖惠方》
- 取柏樹葉、梔子仁各一兩,胡粉半兩,一起搗碎磨成粉末。將五合羊髓放入鍋中,用小火融化,再加入藥末,不停攪拌熬煮成膏狀,裝入不透水的容器中。冷卻後塗抹在燙傷處,直到痊癒。
- 取白礬二兩(燒成灰),梔子三七枚(燒至冒煙為止),一起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
- 取柏樹白皮半斤,切碎,與豬油五兩一同放入鍋中煎煮,至柏樹皮呈現焦黃色後取出,用棉布過濾掉殘渣,放入瓷器中。冷卻後塗抹。
- 取丹參搗成粉末,用羊脂調和後塗抹。
- 取死老鼠一隻,用清油一升煎至焦黑,濾掉殘渣,每天塗抹三次。
- 取榆樹白皮,嚼爛後趁熱塗抹。
- 取梔子仁,用水浸泡出汁,每天塗抹五六次。
- 取菰蔣根,去除泥土後燒成灰,磨成細粉,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
- 取柳樹白皮半斤,切碎,與豬油一斤混合,煎煮至柳樹皮變成黑色,濾掉殘渣,放涼後每天塗抹三次。
- 取雄黃粉末,用醋調和後塗抹。
- 取浮萍草搗成粉末,用溫水調和後塗抹。
- 剛被湯或火燙傷時,立刻取狗毛剪碎,用膠水調和,塗滿傷處,用布包紮。包紮至傷口結痂脫落,期間不需更換。這樣做不但不痛,效果也很好。
- 將粟米炒焦,放入水中再撈出,搗爛後敷在傷處,效果很好。
- 用黍米煮粥,用雞蛋清調和後敷在傷處。
- 將乳頭香磨成粉,用水調和後薄薄地塗抹在傷處。
《聖惠方》治療小兒突發燙傷
- 取牛皮膠,與米漿水一同放入瓷器中,用小火慢慢煨化,厚厚地塗在傷處,立刻見效。
《養生必用》湯火傷妙方
- 將蛤蜊殼燒至通紅,放涼後磨成粉末,用生油調和後塗抹,藥物塗上後會感覺像冰一樣涼爽,而且不會留下疤痕。另一種說法是:沒有蛤蜊殼,用細蛤蜊粉也可以。
- 用水調和白麵粉塗抹在傷處。
- 取蓖麻子(去皮)和蛤蜊粉,等量磨成膏狀。燙傷用油調和塗抹,火傷用水調和塗抹。
《嬰孺方》治療小兒湯火瘡。柏皮膏方
- 取新鮮柏樹皮、新鮮槐樹白皮(都切碎,各三合),生地黃汁、新鮮蛇銜草(各八分),梔子仁(六分),甘草、黃柏(各四分)。一起切碎,用豬油一升半,用小火煎煮成膏狀,濾掉殘渣後塗抹。
- 取柏樹葉燒成灰,用冷水調和後塗抹。哺乳期的母親要忌口,這樣就不會留下疤痕。
- 用蜂蜜塗抹五到七次。
張渙治療小兒偶爾被湯潑火燒,麻子膏方
- 取大麻子、柏木白皮、香白芷、甘草、生地黃各一兩,一起搗成粗末。將豬油八兩熔化,放入藥材熬至藥材呈現黃色,成為膏狀,用棉布濾掉殘渣,裝入瓷器中。冷卻後,每次取少量塗在患處。
張銳《雞峰方》治療湯火燒傷
- 用風化石灰,用清油調和後塗抹。
- 將蕎麥麵炒焦,用冰水調和後塗抹,或加入少許油,效果更佳。
《聚寶方》治療火燒瘡
- 將乾燥的牛糞燒成灰,磨成細粉,用生油調和後塗抹,不會留下疤痕。
《王氏手集》治療小兒湯火燒傷
- 取雞蛋清一個,蔥一條(煨熟去皮),蛤蜊粉一棗大小。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塗抹在燙傷處,就不會形成瘡,有瘡也會不留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