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卷六 (2)
卷六 (2)
1. 收靨證治歌
膿水將乾結靨時,休教愚昧失支持。不知禁忌多翻變,卻是為山一簣辭。
世俗於痘收靨之時,即殺雞食之,或姜椒之類,謂其和暖,殊不知雞屬巽,能動風,辛能助火。脾胃強者無害,弱者反助火邪,以致發癰傷胃,口舌生瘡,則至壞病者有之矣。又或宜溫而過熱,宜涼而過寒,皆為犯禁,亦能生變,切宜慎之!
一向渾身涼且和,靨時忽熱事如何?微微發熱干膿水,太甚焦枯病轉多。
痘瘡始終要有微熱,不可盡去。若收靨之時,反大熱作渴煩躁,此毒在內,更防陷伏,急用生津涼血葛根湯以清之。
破瘡復灌依然爛,及至收成功愈慢。淋漓膿血苦難當,大補湯丸君莫憚。
凡痘瘡犯著皮嫩易破,本不治之證,但破損之後,重複腫灌,此正氣尚強,毒不能入而發於外,亦當依期收靨。設不能靨,乃正氣被邪氣剝削,雖能逐邪出外,不能逼邪成痂也,急宜大補湯溫之,不可因循,反生災變。
數個頑瘡不肯收,犯時鮮血卻長流。如逢此證休輕易,破膜傷筋命必休。
痘瘡破損,灌腫作痛,不能幹水,一名疳蝕瘡,一名陽瘡。犯著即出血不止,乃難治之證,內服大補湯(方見前),外以綿繭散敷之。若逡巡不治,以致灌傷筋骨,穿膜破空,夭人生命者多矣。
灌瘡滿面血膿多,敗面傷睛奈若何!卻在良醫施妙手,調和中外起沉疴。
如面瘡破爛,反復腫灌,膿血浸淫,卻防壞眼殘形,宜升麻解毒湯清之。
痘瘡抓破狀多般,出血成坑水更干。瘙癢焦疼微小事,傷筋潰肉使形殘。
其痘瘡抓破之證非一:有破而出血者,陽瘡也,宜當歸涼血散解之;有破而無水便乾枯者,此陷伏也,要瘡復灌,肉復腫者為佳,內服托裡回生散;有破而成坑者,此內陷也。內服托裡回生散,外用白龍散(方見前)敷之。若不詳審以上三症治之。微則殘形,甚則傷命。
收靨依期更著痂,或時戰慄或言邪。三元正氣將回復,不必延醫不必嗟。
凡痘欲收靨之時,痂皮圓靜,但時或戰慄,語言妄談,此為正氣將復,不能自持,不必憂疑,須臾自定。
白話文:
當膿水快要乾涸結痂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無知而沒有好好照顧。如果不懂得禁忌而隨意亂來,就好像蓋房子只差最後一筐土卻放棄一樣,功虧一簣。
一般人認為痘瘡快收痂時,就宰雞來吃,或是吃薑、辣椒等辛熱食物,認為這樣可以溫補身體。但他們不知道雞屬巽卦,容易引動風邪,辛辣食物則會助長火氣。如果脾胃功能強健,可能沒有什麼壞處;但如果脾胃虛弱,反而會助長火熱邪氣,導致發癰、傷胃、口舌生瘡等嚴重問題,甚至有因此而病情惡化的。還有的人,應該用溫補卻過度使用熱性藥物,應該用涼性的卻過度使用寒性藥物,這些都是觸犯禁忌的行為,也會造成病情變化,一定要小心謹慎!
如果原本全身感覺涼爽平和,在快要結痂的時候突然發熱,這要怎麼辦?如果只是微微發熱,膿水慢慢乾掉,這是正常的;但如果發熱太過,導致身體焦熱乾枯,病情就會加重。
痘瘡在整個過程中,都應該保持微熱,不可以完全退熱。如果在結痂的時候,反而出現高熱、口渴、煩躁等症狀,這表示毒邪在體內,更要小心毒邪內陷。應該趕快使用具有生津、涼血功效的葛根湯來清除毒邪。
如果已經破掉的瘡口又再次腫脹化膿,這樣會讓結痂的時間更慢。膿血不斷流出,讓人感到痛苦難耐,這時候不要害怕使用大補湯藥來治療。
通常痘瘡長在皮膚嬌嫩的地方容易破裂,這本來是難以治療的狀況。但是當痘瘡破裂後,又反覆腫脹化膿,表示身體的抵抗力還不錯,毒邪無法深入體內而發於外,仍然要依循時間讓它結痂。如果無法結痂,表示身體的正氣被邪氣削弱,雖然能夠把邪氣逼出體外,卻無法促使結痂形成。這時候要趕快使用大補湯藥來溫養身體,不可以拖延,否則會產生其他變故。
如果痘瘡一直無法結痂,甚至流出鮮血,這時要小心謹慎,不要輕忽。因為這可能傷到筋骨,導致喪命。
痘瘡破裂後,腫脹疼痛,無法乾燥,這種狀況稱為「疳蝕瘡」或是「陽瘡」。如果傷口不斷出血,是很難治療的。可以內服大補湯(藥方在前面提到過),外敷綿繭散。如果遲遲無法治癒,導致傷到筋骨,穿破皮膚組織,造成死亡的人很多。
如果臉上的痘瘡破爛,反覆腫脹化膿,膿血不斷侵蝕,要小心眼睛受損、容貌受損。這時候需要良醫妙手,內外兼治,才能夠治好沉疴。建議使用升麻解毒湯來清熱解毒。
痘瘡被抓破的情況有很多種:有的是抓破後出血,這是陽瘡,可以用當歸涼血散來治療;有的是抓破後沒有膿水就直接乾枯,這是毒邪內陷,需要讓痘瘡再次腫脹化膿,這樣才算好轉,可以內服托裡回生散;有的是抓破後形成坑洞,這是毒邪內陷更深,需要內服托裡回生散,外敷白龍散(藥方在前面提到過)。如果不仔細區分以上這三種情況而隨便治療,輕則容貌受損,重則喪失生命。
痘瘡快要結痂的時候,會形成圓整的痂皮,但有時身體會顫抖,或是說一些胡話。這表示身體的正氣正在恢復,無法自我控制,不必擔心,很快就會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