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入方

集成沆瀣丹,方見卷一胎疾門。

保命散,治小兒鵝口瘡。

箭頭砂,枯白礬,明牙硝(三味俱五錢)

共為細末,吹之。

導赤散,方見卷四啼哭門。

五苓散,方見卷二傷暑門。

理中湯,方見卷二乳子傷寒門。

碧雪散,治小兒懸癰重齶。

茸蒲黃,洋青黛,白硼砂,明牙硝,生甘草(各等分)

共為細末,吹之。

溫脾丹,治小兒脾冷流涎,浸漬頤間。

南木香,法半夏(各三錢),黑炮姜,漂白朮(各三錢),廣陳皮,杭青皮(各一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龍眼核大。每服一丸,米飲下。

異功散,方見卷三傷食門。

瀉黃散,治小兒心脾有熱,舌不轉運,不能吮乳。

赤茯苓,片黃芩,川黃柏,川黃連,黑梔仁,宣澤瀉,茵陳蒿(各一錢)

燈芯十莖,水煎,熱服。

白話文:

集成沆瀣丹,配方在第一卷胎疾門中。

保命散,用來治療小兒鵝口瘡。

箭頭砂、枯白礬、明牙硝(這三種藥材各取五錢)

一起研磨成細末,吹灑在患處。

導赤散,配方在第四卷啼哭門中。

五苓散,配方在第二卷傷暑門中。

理中湯,配方在第二卷乳子傷寒門中。

碧雪散,用來治療小兒懸癰和重顎。

茸蒲黃、洋青黛、白硼砂、明牙硝、生甘草(這五種藥材各取等量)

一起研磨成細末,吹灑在患處。

溫脾丹,用來治療小兒因脾胃虛寒而流口水,口水浸泡在下巴周圍。

南木香、法半夏(各取三錢),黑炮薑、漂白朮(各取三錢),廣陳皮、杭青皮(各取一錢)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龍眼核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米湯送服。

異功散,配方在第三卷傷食門中。

瀉黃散,用來治療小兒心脾有熱,舌頭僵硬轉動不靈活,不能吸吮乳汁的情況。

赤茯苓、片黃芩、川黃柏、川黃連、黑梔仁、宣澤瀉、茵陳蒿(這七種藥材各取一錢)

再加燈芯草十莖,用水煎煮,趁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