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四 (2)
卷四 (2)
1. 蟲痛證治
經曰:腸中有蟲瘕、蛟蛔,皆不可取以小針。又曰:飲食者,皆入於胃,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涎出。夫蟲痛者,蛔蟲也。蓋由小兒脾胃虛弱,多食甘肥生冷,留而為積,積化為蟲,動則腹痛,發則腫聚一塊,痛有來去,乍作乍止,嘔惡吐涎,口出清水,久而不治,其蟲長至一尺,則貫胃傷心殺人矣。外證面白唇紅,六脈洪大,是其候也。
內有蟲,必口饞好甜,或喜食泥土、茶葉、火炭之類,宜攻去之,檳榔丸。
小兒蟲痛,凡脾胃怯弱者,多有此證。其攻蟲取積之法,卻又未可常用。及取蟲之後,速宜調補脾胃,或集成肥兒丸,或烏梅丸,或六君子湯多服之,以杜蟲之復生。
白話文:
經書上說:腸道裡有蟲瘕、蛟蛔這些寄生蟲,都不可以用小針來處理。又說:吃的食物,都會進入胃裡,胃裡有熱就會使蟲子躁動,蟲子躁動就會使胃的功能減緩,胃的功能減緩就會分泌口水。所謂的蟲痛,指的就是蛔蟲引起的疼痛。大概是因為小孩的脾胃虛弱,又吃太多甜膩肥厚的、生的冷的食物,這些食物殘留在體內形成積滯,積滯久了就變成蟲,蟲躁動就會引起腹痛。發作的時候,肚子裡會腫脹隆起一塊,疼痛時有時無,一陣一陣的,還會噁心想吐口水,嘴裡會吐出清水。如果長期不治療,蟲子長到一尺長,就會穿破胃,傷害心臟,導致死亡。外在的症狀是臉色蒼白、嘴唇發紅,脈象洪大,這些都是判斷的依據。
體內有蟲的人,一定會特別喜歡吃甜食,或者喜歡吃泥土、茶葉、木炭之類的東西,應該要用藥物攻除這些蟲,像是檳榔丸之類的藥。
小孩的蟲痛,通常是脾胃虛弱所引起的。雖然用藥物攻蟲、消除積滯的方法有效,但卻不適合經常使用。等到驅除蟲之後,要趕快調理脾胃,可以服用肥兒丸、烏梅丸或是六君子湯等藥,多服幾次,來防止蟲再次產生。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