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入方

消癖丸,治癖在脅下,面黃肌瘦,午後發熱似瘧。

官揀參(切片,焙乾),漂白朮(土炒),正廣皮(酒炒),白雲苓(乳蒸),杭青皮(醋炒),川厚朴(薑製),小枳實(麩炒),法半夏(焙),西砂仁(酒炒),六神麯(炒),陳麥芽(炒,以上十一味俱各二錢),九肋鱉(炙,三錢),京三稜(煨),蓬莪朮(煨),炮黑姜(以上各一錢),青化桂,南木香(各二錢),正雅連(薑汁炒,二錢)

共為細末,早米粉糊為丸。每服一二錢,量兒大小加減,米飲下,以癖消藥止。

赭石挨癖丸,治腹中癖塊,或生寒熱,或時作痛。小兒壯實,飲食素強者,方宜用之。脾胃素弱者,切不可服,惟以前消癖丸攻補兼施,久之自愈。

代赭石(火煅,醋淬至酥,研末,水飛過用),杭青皮(醋炒),蓬莪朮(煨),南木香(銼骨),青化桂(各三錢),巴豆霜(去油極淨,取霜,一錢),川大黃(二錢)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丸蘿蔔子大。每服五丸,淡薑湯送下。

白話文:

消癖丸,用來治療病症是脅肋下方有腫塊,臉色蠟黃、身體消瘦,午後會發熱像瘧疾一樣的症狀。

藥材包含: 揀選過的黨參(切片,烘乾)、漂洗過的白朮(用土炒過)、純正的廣陳皮(用酒炒過)、白茯苓(用牛奶蒸過)、杭州青皮(用醋炒過)、川厚朴(用薑製過)、小枳實(用麩炒過)、法半夏(烘乾)、西砂仁(用酒炒過)、六神麯(炒過)、陳麥芽(炒過,以上十一味藥材各取二錢),鱉甲(炙烤過,三錢),京三稜(煨過)、蓬莪朮(煨過)、炮製過的黑薑(以上各一錢),桂枝、南木香(各二錢),正品黃連(用薑汁炒過,二錢)。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細粉,用早米粉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一到二錢,可根據孩童大小酌量增減,用米湯送服,直到腫塊消除、症狀停止。

赭石挨癖丸,用來治療腹部內的腫塊,有時會發冷發熱,有時會疼痛。體格強壯、食慾旺盛的小孩,適合使用這個藥方。如果脾胃虛弱的人,絕對不可以服用,只能用之前的消癖丸,攻補兼顧,長期調理自然會痊癒。

藥材包含: 代赭石(用火煅燒過,再用醋淬煉到酥脆,磨成粉末,用水飛過後使用)、杭州青皮(用醋炒過)、蓬莪朮(煨過)、南木香(切成小塊)、桂枝(各三錢)、巴豆霜(去除油脂非常乾淨,只取霜的部分,一錢)、川大黃(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醋煮過的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像蘿蔔籽。每次服用五丸,用淡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