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九 (2)
卷十九 (2)
1. 咽喉總論
治懸壅暴腫妨悶,以乾薑半夏等分為末。少少以箸點藥著上(半夏以白礬湯洗數次去滑)。以硇砂半錢。綿裹含之。細細嚥津。
又方,治懸壅忽倒。以白礬灰鹽各半兩研細。箸頭點上撥正。亦治腫悶。日七八遍。
治咽喉腮頰腫悶,以蒜塞耳鼻中。
又方,治如前。以馬鞭草根截去兩頭。取在中者。搗汁服之。
又方,治如前。以黃柏寒水石等分為末。量腫處。以薄荷水調藥。用雞羽掃上。干即再掃。
綠雲散
治喉痹馬喉纏喉乳蛾重舌木舌。一切咽喉之疾。
螺青,盆硝,生蒲黃,生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生薑自然汁調。細細含咽。若已閉塞不通者。用葦筒入藥。吹入喉中。重舌木舌。生薑汁調塗患處。咽頷腫痛者。依此用之。
口瘡舌上生瘡。用此藥塗之最效。李方叔閻孝忠皆以此方救人甚多。以瓷盒密封收貯。
如聖湯
治咽喉一切諸疾。甘草一兩。桔梗去蘆一兩。為粗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煎。去滓放溫。時時呷。煎六分。
龍石散
治如前。並治口舌瘡腫。
寒水石(煅通赤一斤),硃砂(研飛一兩二分半),腦子(研半分)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摻患處。病在咽喉者。吹入喉內。細細嚥津。日五七次。臨臥一兩次用。妙。
如聖丸
治咽喉一切諸病。
川大黃(一分末),白礬(一分末),馬屁勃(一分末),蝸牛(十四個),陳白梅肉(十分)
上於五月五日午時取蝸牛。以白梅肉同研爛。入藥和丸如楝子大。每用一丸。綿裹含化咽津。若病重不能開口。即研藥作末。葦筒吹入喉中。滴水三四點送之。或以淨水磨藥灌之。立瘥。
通關散
治如前。
枯白礬,雄黃(水飛),藜蘆(微炒),白殭蠶(去絲嘴),豬牙皂角(去皮弦)
上各等分為細末。每用一字。鼻內搐之。甚者葦筒吹入喉中。涎出或血出。立愈。
治小兒咽喉腫痛塞悶,以桑上螳蜋窠一兩燒灰。馬屁勃半兩同研勻細。煉蜜和丸桐子大。三歲下煎犀角湯研下三丸。大者加之。
治小兒飲乳不快。覺似喉痹。以沙牛角燒刮取灰。塗乳上吮兒。嚥下。即瘥。
射干湯
治如前。治咽喉一切諸病。
射干,衍川升麻(各一兩),馬牙硝,馬屁勃(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金露膏
治如前。
寒水石(煅通赤四兩研),雄黃(一兩研水飛),硼砂(二錢研),甘草末(四錢),腦子(一字研)
上拌勻。煉蜜和丸桐子大。食後含化一丸。
荊芥桔梗湯
治喉中生瘡。
荊芥穗,桔梗(去蘆),甘草(生),牛蒡子(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用一錢,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之。
又方,治如前。
桔梗(去蘆),甘草(生),牛蒡子(炒各一兩)
白話文:
咽喉總論
治療懸壅垂(扁桃體)突然腫大,導致呼吸困難,用乾薑和半夏磨成粉,份量相同。用筷子沾取少許藥粉點在腫脹處(半夏要用白礬水洗多次去除滑膩)。再用硇砂半錢,用棉花包裹含在口中,慢慢吞嚥口水。
另一個方子,治療懸壅垂突然倒垂。用白礬灰和鹽各半兩,研磨成細粉。用筷子頭沾取藥粉,撥正倒垂的懸壅垂。也可用於治療腫脹悶塞,每天使用七八次。
治療咽喉和腮頰腫脹悶塞,用蒜塞入耳朵和鼻孔。
另一個方子,治療同樣的症狀。取馬鞭草根,切掉兩頭,取中間部分搗爛取汁服用。
另一個方子,治療同樣的症狀。用黃柏和寒水石磨成粉,份量相同。根據腫脹部位大小,用薄荷水調藥,用雞毛掃在腫脹處,乾燥後再掃。
綠雲散
治療喉痹(咽喉腫痛)、馬喉疔(咽喉膿腫)、纏喉風(急性喉炎)、乳蛾(扁桃體炎)、重舌(舌下腺囊腫)、木舌(舌腫脹)等一切咽喉疾病。
螺青、盆硝、生蒲黃、生甘草,份量相同。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生薑汁調和,慢慢含服吞嚥。如果已經閉塞不通,用蘆葦管裝藥吹入喉中。治療重舌、木舌,用生薑汁調藥塗抹患處。咽喉腫痛,也可以這樣使用。
此藥對於口瘡、舌頭生瘡也極為有效。李方叔和閻孝忠都用此方救治很多人。用瓷盒密封保存。
如聖湯
治療咽喉一切疾病。甘草一兩,桔梗(去除蘆葦)一兩,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大錢,用水一碗煎煮,去除藥渣放溫,隨時少量飲用。煎煮至六分量。
龍石散
治療如上所述的疾病,並治療口舌瘡腫。
寒水石(煅燒至通紅,一斤)、硃砂(研磨成細粉,一兩二分半)、腦子(研磨成細粉,半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用少量藥粉,撒在患處。如果病在咽喉,將藥粉吹入喉嚨,慢慢吞嚥口水,每天使用五到七次,臨睡前使用一兩次,效果很好。
如聖丸
治療咽喉一切疾病。
川大黃(磨成粉,一分)、白礬(磨成粉,一分)、馬屁勃(磨成粉,一分)、蝸牛(十四個)、陳白梅肉(十分)。
在五月初五午時取蝸牛,與白梅肉一同研爛,加入其他藥材和成丸,如楝子大小。每次用一丸,用棉花包裹含在口中,慢慢融化吞嚥口水。如果病情嚴重不能張口,將藥磨成粉末,用蘆葦管吹入喉嚨,滴入三四滴水送服,或者用清水磨藥灌服,立即見效。
通關散
治療如上所述的疾病。
枯白礬、雄黃(用水飛過)、藜蘆(微炒)、白殭蠶(去除絲和嘴)、豬牙皂角(去除皮和筋),份量相同。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用一字(少量),塞入鼻孔。病情嚴重者,用蘆葦管吹入喉嚨,使其流出黏液或血,立即痊癒。
治療小兒咽喉腫痛、悶塞,用桑樹上的螳螂巢一兩燒成灰,與馬屁勃半兩一同研磨均勻,用煉蜜和成丸,如桐子大小。三歲以下的兒童用犀角湯送服三丸,年齡大的兒童可適當增加。
治療小兒喝奶不暢快,感覺像喉痹,用沙牛角燒刮取灰,塗在乳頭上讓嬰兒吮吸,吞嚥下去即可痊癒。
射干湯
治療如上所述的疾病,治療咽喉一切疾病。
射干、衍川升麻(各一兩)、馬牙硝、馬屁勃(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碗煎至六分,去除藥渣溫服。
金露膏
治療如上所述的疾病。
寒水石(煅燒至通紅,研磨成粉,四兩)、雄黃(研磨水飛,一兩)、硼砂(研磨成粉,二錢)、甘草末(四錢)、腦子(研磨成粉,一字)。
將以上藥材拌勻,用煉蜜和成丸,如桐子大小。飯後含服一丸。
荊芥桔梗湯
治療喉嚨生瘡。
荊芥穗、桔梗(去除蘆葦)、甘草(生的)、牛蒡子(炒過),份量相同。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用一錢,用水一小碗煎至六分,去除藥渣溫服。
另一個方子,治療同樣的症狀。
桔梗(去除蘆葦)、甘草(生的)、牛蒡子(炒過),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