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四 (10)
卷十四 (10)
1. 咳嗽論(附痰飲上氣)
夫咳嗽者。內經以為肺感微寒而所作也。若七八月之間。肺氣旺盛之時。病嗽者。其病必實。非久病也。其證面赤痰盛而身熱。治當下之。錢乙用葶藶丸。若病久者。不可下。若十一月十二月嗽者。乃傷風寒嗽者。風寒從背第三椎肺俞穴入。其證煩悶惡風憎寒。晝輕夜甚。治當汗之。
錢乙用麻黃湯。若有熱證。則面赤飲水。涎壅咽喉不利。錢乙兼用甘桔湯。若嗽於五六月間。其病身熱痰盛唾黏。或痰盛不甚喘。面赤或時飲水。錢乙並以褊銀丸下之。若肺盛。嗽而後喘。身熱悶亂而腫。或飲水不飲水者。錢乙用瀉白散。昔錢乙治張氏孫兒九歲。病肺熱咳嗽。
前醫以珠犀龍麝牛黃藥治之。一月不愈。其證咳嗽喘急悶亂。飲水不止。全不能食。召乙治之。乙用使君子丸益黃散。張曰。本有熱。何又行溫藥。他醫用涼藥攻之。一月尚無效。乙曰。涼藥久則胃寒不能食。小兒虛不能食。當與補脾。候飲食如故。即瀉肺經。病必愈矣。服補脾藥二日。
其子欲飲食。以瀉白散瀉肺遂愈。張曰。何以不虛。乙曰。先實其脾。然後瀉肺。故不虛也。
又傷風寒咳嗽。無熱證而但嗽者。錢乙用麻黃湯。及化痰藥治之。若肺虛。而嗽有哽氣。時時長出。喉中有聲者。此久病當補也。錢乙用阿膠散。昔錢乙治杜氏子五歲。自十一月病嗽,至三月未止。始得嗽而吐痰。乃風寒入肺也。風在肺中。故嗽而吐痰。宜以麻黃輩發散。後用涼藥壓之。
即愈。他醫卻以諸藥下之。其肺即虛而嗽甚。至春三月間尚未愈。乃召錢氏看之。其候面青而光。嗽而喘促哽氣。又時長出氣。錢曰。病困十已八九矣。所以然者。面青而光。乃肝氣旺也。春三月者。肝之位。肺衰之時也。嗽者肺之病。自十一月至三月久。即肺虛痿。又曾下之。
脾肺子母俱虛。復為之所勝。此為逆也。故嗽而喘促哽氣。長出氣也。乙急與瀉青丸瀉肝後。與阿膠散實肺。次日面青而不光。乙又與補肺。其嗽如前。又與瀉肝。未已。而又加肺虛。唇白如練。乙曰。此病必死。不可治也。何者。肝大旺而肺虛絕。肺病不得時。而肝勝之。
今三瀉其肝。而肝病證不退。三補其肺。而肺病尤虛。此不久生。故言死也。此證病於秋者。十救三四。病於春夏者。十難救一。果大喘而死。
又肺氣不足。謂寒邪所幹。咳嗽喘滿短氣者。治補肺。昔錢乙治李轉運孫八歲。病嗽而喘滿短氣。他醫以為肺經有熱。用竹葉湯牛黃膏治之。三日加喘。召乙治之。乙曰。此肺氣不足。復有寒邪。即便喘滿。當補肺脾。勿服涼藥。李曰。已服竹葉湯牛黃膏。乙曰。何治也。前醫至曰。
退熱退涎。乙曰。何熱所作,醫曰。肺經熱而生嗽。嗽久不除生涎。乙曰。本虛而風寒所作。何熱也。若作肺熱。何不治肺。而反調心也。竹葉湯牛黃膏皆治心藥也。醫有慚色。乙依所論而治愈。
白話文:
咳嗽這種病,在《內經》裡認為是肺部感受到一點點寒氣所引起的。如果在農曆七八月,肺氣正旺盛的時候生病咳嗽,那這個病一定是屬於實證,不是久病。這種情況通常會臉色發紅、痰很多、身體發熱,治療應該用瀉下的藥。錢乙會用葶藶丸。但如果是生病很久的咳嗽,就不能用瀉下的方法了。
如果是在農曆十一月或十二月咳嗽,那就是因為受到風寒而引起的咳嗽。風寒是從背部的第三椎,也就是肺俞穴侵入的。這種情況通常會覺得煩躁、怕風、怕冷,而且白天症狀比較輕,晚上比較嚴重。治療應該用發汗的方法。錢乙會用麻黃湯。如果同時有發熱的症狀,那就會臉色發紅、想喝水,而且喉嚨裡有很多痰,咽東西也不順暢。這時,錢乙會同時用甘桔湯。
如果咳嗽發生在農曆五六月,那通常是身體發熱、痰多而且黏稠,有時痰雖然不多但會喘,臉色發紅,有時會想喝水。這種情況,錢乙會用褊銀丸來瀉下。如果是肺氣太盛,導致先咳嗽後喘,而且身體發熱、煩躁不安甚至腫脹,或是想喝水或不想喝水,錢乙會用瀉白散來治療。
以前,錢乙曾經治療過張家的孫子,九歲,因為肺熱咳嗽,之前的醫生用珠砂、犀角、龍骨、麝香、牛黃這些藥來治療,一個月都沒好。那時,孩子的症狀是咳嗽、喘得厲害、煩躁不安、一直喝水、完全吃不下東西。張家請錢乙來治療,錢乙用了使君子丸和益黃散。張家的人問說:「孩子本來就有熱,為什麼又用溫熱的藥呢?之前的醫生用涼藥來攻,一個月都沒效。」錢乙回答說:「用涼藥太久會讓胃變寒,導致吃不下東西。小孩子虛弱,吃不下東西,應該先補脾胃,等能正常吃飯了,再瀉肺經,病就會好。」吃了補脾胃的藥兩天後,孩子就想吃飯了,之後錢乙用瀉白散瀉肺,病就好了。張家的人又問:「為什麼瀉肺後不會更虛弱呢?」錢乙回答:「因為先補了脾胃,然後才瀉肺,所以不會虛弱。」
還有一種情況是受到風寒而咳嗽,沒有發熱,只是單純咳嗽,錢乙會用麻黃湯和化痰藥來治療。如果是肺虛引起的咳嗽,而且咳嗽時會有梗住的感覺,常常會長長地出氣,喉嚨裡有聲音,這就屬於久病,應該用補的方式來治療。錢乙會用阿膠散。
以前,錢乙治療過杜家的孩子,五歲,從十一月開始咳嗽,到三月都還沒好。一開始是咳嗽然後吐痰,這是因為風寒侵入肺部。風在肺裡,所以咳嗽會吐痰。應該用麻黃類的藥來發散。後來,有醫生用涼藥來壓制,病就好了。但又有醫生用瀉下的藥來治療,結果導致肺更虛,咳嗽更嚴重,到了三月都還沒好。於是請錢乙來看病。當時孩子的狀況是臉色發青但有光澤,咳嗽時會喘、呼吸困難、有梗住的感覺,而且常常會長長地出氣。錢乙說:「這個病已經很嚴重了,十成已經去了八九成。會這樣的原因是臉色發青但有光澤,這是肝氣太旺盛了。三月是肝氣旺盛的時節,也是肺衰弱的時候。咳嗽是肺的病,從十一月到三月這麼久,肺已經虛弱了,又用瀉下的藥,導致脾和肺這對母子都虛弱了,反而被肝氣所剋制。這就是反常的情況,所以會咳嗽、喘氣、呼吸困難、常常長長地出氣。」錢乙趕緊用瀉青丸瀉肝火,然後用阿膠散來補肺。第二天,孩子的臉色發青但沒那麼有光澤了。錢乙又用補肺的藥,但咳嗽還像之前一樣,又用瀉肝的藥,結果還是沒好,而且肺更虛了,嘴唇白得像練過的白布。錢乙說:「這病沒救了,一定會死。為什麼呢?因為肝氣太旺盛而肺氣虛弱到了極點。肺的病在不對的時節發生,反而被肝氣所剋制。現在瀉了三次肝,肝的病還是沒減退,補了三次肺,肺反而更虛弱。這孩子活不久了。」錢乙說,這種病如果是在秋天發生的,還能救三四成,如果在春天或夏天發生的,就很難救活了。結果那孩子後來喘得更厲害就死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肺氣不足,被寒邪侵犯,導致咳嗽、喘氣、胸悶、呼吸短促,治療上要補肺。以前錢乙治療過李轉運的孫子,八歲,因為咳嗽、喘氣、胸悶、呼吸短促。之前的醫生認為是肺經有熱,用了竹葉湯和牛黃膏來治療,結果三天後喘得更嚴重了。於是請錢乙來治療。錢乙說:「這是肺氣不足,又受到寒邪的侵犯,所以才會喘、胸悶。應該補肺和脾,不要用涼藥。」李轉運說:「已經用過竹葉湯和牛黃膏了。」錢乙說:「那是怎麼治的?」之前的醫生說:「那是用來退熱和退痰的。」錢乙說:「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熱?醫生說:肺經有熱才會咳嗽,咳嗽久了就會產生痰。」錢乙說:「這是因為本來就虛弱,又受到風寒侵犯,哪來的熱?如果真的是肺熱,為什麼不治肺,反而去調理心呢?竹葉湯和牛黃膏都是治心的藥。」之前的醫生聽了覺得很慚愧。錢乙按照自己的判斷來治療,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