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9)

1. 治諸疳蟲動方

豬肚丹

治疳瘦盜汗少力。大便有蟲。曾經大效。

川黃連(去須),胡黃連,木香(各一兩),羌活(去蘆),蘆薈,肉豆蔻(麵裹煨去面),白蕪荑(去扇),鱉甲(醋炙焦去裙襴各半兩)

上為細末。用豬肚一個。先刷令淨。以好白芷二兩納肚中。蒸極軟熟。去白芷不用。卻入諸藥縫合。再蒸如泥。取出。同肚入臼。杵二三百下成膏。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量大小加減。無時。

綠礬丸

治疳疾有蟲。愛食泥土。以綠礬為末。豬膽汁和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無時。

又方,治如前。以市合人聚時。買市中羊肉半斤。用繩系之。頓地上。令人把繩頭拖至家。水洗淨炒炙。依科與兒食之。未能食者。煮至汁與飲。一方。肉一斤。繩系曳數里。勿洗。炙與食。

除毒丹

治疳蛔不瘥。傳染兄弟姊妹。

鬼臼(一兩去毛),苦參(半兩銼),青葙子(半兩),龍膽草(去蘆半兩),硫黃(一分),緋絹(一分),乾蟾(一分),白礬(一分)

上件藥銼拌一處。並燒存性為末。煉蜜和丸麻子大。每服十粒。磨沉香湯下。無時。

治小兒疳蛔,以鸕鷀糞干為末。炙豬肉蘸與之啖。奇妙。糞多在山石之上。紫色如花。就上刮取之。

治小兒疳濕痛癢。下部生䘌蟲蝕瘡。以沒石子為末。吹下部中。又以地榆煮汁洗之。日二。又以鐵衣著下部中。

治小兒疳濕生䘌蝕痛,以地萹蓄一把。水二升。煮至半升。空腹服半合。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疳熱。伏結腸中。下赤黃汁沫。及如魚腦雜血。肛中瘡痤䘌生。蟲蝕痛癢。

黃連(去須),柏皮(炒),苦參,鬼臼,獨活(去蘆),橘皮,芍藥,阿膠(各半兩銼蛤粉炒去蛤粉)

上為末。以藍汁入少熟蜜。和丸小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無時。冬時無新藍取汁。用子一合。舂為末。入藥內蜜丸。

治小兒疳濕生䘌蝕。下部癢痛。胡粉雄黃各一分。水研飛。同研細。每用少許。敷下部中。

治小乳疳痢不瘥。久成濕䘌。以艾葉半兩。水一升。煮取半兩。量兒大小。以意加減與服。

白話文:

[豬肚丹]

治療小孩因疳病導致消瘦、盜汗、體力不足,大便中有蟲。此方曾經有顯著療效。

藥材:川黃連(去除鬚根)、胡黃連、木香(各一兩),羌活(去除蘆頭)、蘆薈、肉豆蔻(用麵粉包裹煨過,去除麵粉)、白蕪荑(去除外殼)、鱉甲(用醋炙燒至焦黃,去除邊緣部分,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取一個豬肚,先刷洗乾淨。將二兩好的白芷放入豬肚中,蒸到極軟爛。取出白芷不用,再將研磨好的藥粉放入豬肚中縫合。再次蒸到像泥狀,取出。將豬肚和藥膏一起放入臼中,搗杵二三百下,製成膏狀。搓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米湯送服。用量可根據小孩大小增減,服用時間不拘。

[綠礬丸]

治療疳病有蟲,且喜歡吃泥土的小孩。將綠礬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調和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米湯送服。服用時間不拘。

[又方](另一種方法)

治療方法與前述相同。在市場人多聚集時,買半斤羊肉,用繩子綁住,放在地上,讓人拉著繩子拖回家。用水洗淨後炒熟。依循前述方法給小孩食用。如果小孩不能直接吃肉,就將肉煮成湯汁給他喝。另一種方法是,用一斤肉,用繩子拖行數里,不用清洗,直接烤熟給小孩食用。

[除毒丹]

治療疳病蛔蟲無法治癒,且會傳染給兄弟姊妹的情況。

藥材:鬼臼(一兩,去除毛)、苦參(半兩,切碎)、青葙子(半兩)、龍膽草(去除蘆頭,半兩)、硫黃(一分)、緋絹(一分)、乾蟾(一分)、白礬(一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在一起,一起燒至性存(即燒成炭狀但保持藥性),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磨碎的沉香湯送服。服用時間不拘。

治療小孩疳病蛔蟲,用鸕鷀乾燥的糞便研磨成粉末,用炙烤過的豬肉蘸著給小孩吃,效果奇特。鸕鷀的糞便多在山石之上,呈現紫色如花朵狀,就從上面刮取使用。

治療小孩疳病引起的濕疹,導致下體產生瘡、蟲蝕並疼痛瘙癢。將沒石子研磨成粉末,吹入下體患處。再用地榆煮水清洗,每天兩次。另外,用鐵衣覆蓋下體患處。

治療小孩疳病濕疹導致蟲蝕疼痛,用地萹蓄一把,加水二升,煮至剩半升,空腹服用半合。用量可根據小孩大小適量增減。

治療小孩疳病發熱,積結在腸道中,排出紅黃色黏液,類似魚腦狀混雜血液。肛門生瘡、長蟲並疼痛瘙癢。

藥材:黃連(去除鬚根)、柏樹皮(炒過)、苦參、鬼臼、獨活(去除蘆頭)、橘皮、芍藥、阿膠(各半兩,切碎後與蛤粉炒過,去除蛤粉)。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藍汁加入少量熟蜜調和,製成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米湯送服。服用時間不拘。冬天沒有新鮮藍汁時,用藍子一合,搗成粉末,加入藥中用蜜調和製成藥丸。

治療小孩疳病濕疹導致蟲蝕,下體瘙癢疼痛。將胡粉和雄黃各一分,用水研磨飛散後,再一起研磨細。每次取少量敷在下體患處。

治療小孩因疳病引起的痢疾久治不癒,形成濕疹。用艾葉半兩,加水一升,煮至剩半兩。用量可根據小孩大小適量增減給予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