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液本草》~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
肝、膽:味辛,補酸瀉;氣溫補涼瀉(肝膽之經,前後寒熱不同,逆順互換,入求責法)。
心、小腸:味鹹補甘瀉;氣熱補寒瀉(三焦命門補瀉同)。
脾、胃:味甘補苦瀉;氣溫涼寒熱補瀉各從其宜(逆從互換,入求責法)。
肺、大腸:味酸補辛瀉;氣涼補溫瀉。
腎、膀胱:味苦補咸瀉;氣寒補熱瀉。
白話文:
肝膽屬辛味,能補酸瀉,性溫,能補涼瀉。肝膽經絡前寒後熱,逆順交替,需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補瀉方法。
心和小腸屬鹹味,能補甘瀉,性熱,能補寒瀉。三焦和命門的補瀉方法相同。
脾胃屬甘味,能補苦瀉,性溫涼,寒熱補瀉需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脾胃經絡逆從交替,需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補瀉方法。
肺和大腸屬酸味,能補辛瀉,性涼,能補溫瀉。
腎和膀胱屬苦味,能補鹹瀉,性寒,能補熱瀉。
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所勝平之,此之謂也。故云:安穀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榮散,谷消則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居。又,仲景云: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榮衛將行,常有天命矣。
白話文:
五臟互相配合平衡,如果一個臟腑不平衡,那就能夠勝過它的臟腑就會保持平衡,這就是所說的道理。因此說:飲食正常就會強壯,斷絕飲食就會死亡。體液充足就會氣色紅潤,飲食不足就會失去抵禦力。氣色紅潤、抵禦力喪失,精神就會無處安放。另外,仲景說:水進入經脈,血液才能形成;食物進入胃部,脈絡才能運行。因此,血液不能不滋養,抵抗力不能不保溫。血液溫暖、抵抗力正常,氣血就會通暢,就能夠長壽。
2. 五味所用
苦泄,甘緩,酸收,咸軟,淡滲泄,辛散。
3. 藥類法象
風升生(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鹹平是也)
防風(純陽,性溫,味甘辛)。
升麻(氣平,味微苦)
柴胡(氣平,味苦辛)
羌活(氣微溫,味苦甘平)
威靈仙(氣溫,味苦)
葛根(氣平,味甘)
獨活(氣微溫,味苦甘平)
細辛(氣溫,味大辛)
桔梗(氣微溫,味甘辛)
白芷(氣溫,味大辛)
藁本(氣溫,味大辛)
鼠黏子(氣平,味辛)
蔓荊子(氣清,味辛)
川芎(氣溫,味辛)
天麻(氣平,味苦)
秦艽(氣微溫,味苦辛平)
荊芥(氣溫,味苦辛)
麻黃(氣溫,味甘苦)
前胡(氣微寒,味苦)
薄荷(氣溫,味苦辛)
熱浮長(氣之厚者,陽中之陽,氣厚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
黑附子(氣熱,味大辛)
烏頭(氣熱,味大辛)
乾薑(氣熱,味大辛)
乾生薑(氣溫,味辛)
良薑(氣熱,味辛,本味甘辛)
肉桂(氣熱,味大辛)
桂枝(氣熱,味甘辛)
草豆蔻(氣熱,味大辛)
丁香(氣溫,味辛)
厚朴(氣溫,味辛)
木香(氣熱,味苦辛)
益智(氣熱,味大辛)
白豆蔻(氣熱,味大辛)
川椒(氣熱,味大辛)
吳茱萸(氣熱,味苦辛)
茴香(氣平,味辛)
延胡索(氣溫,味辛)
縮砂(氣溫,味辛)
紅藍花(氣溫,味辛)
神麯(氣大暖,味甘)
白話文:
風升生,指的是那些性味偏於輕揚、升散的藥物,它們多為陰中之陽,味薄而通,如防風、升麻、柴胡等。這些藥物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疾病,具有發散風寒、升陽舉陷、疏肝解鬱等功效。
熱浮長,指的是那些性味偏於厚重、熱烈、上浮的藥物,它們多為陽中之陽,氣厚而發熱,如黑附子、烏頭、乾薑等。這些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凝滯、陽氣虛衰所致的疾病,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溫經止痛等功效。
濕化成(戊,濕,其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己,土,其本味鹹,其兼味辛甘鹹苦,在人以脾應之)
白話文:
濕氣的本性是平和的,但會受到溫度、涼意、寒意、熱意的影響。在人體中,與濕氣相應的是胃。土的本味是鹹的,但會帶有辛、甘、苦味。在人體中,與土相應的是脾。
黃耆(氣溫平,味甘)
人參(氣溫,味甘)
甘草(氣平,味甘)
當歸(氣溫,味辛,一作味甘)
熟地黃(氣寒,味苦)
半夏(氣微寒,味辛平)
白朮(氣溫,味甘)
蒼朮(氣溫,味甘)
陳皮(氣溫,味微苦)
青皮(氣溫,味辛)
藿香(氣微溫,味甘辛)
檳榔(氣溫,味辛)
蓬莪朮(氣平,味苦辛)
京三稜(氣平,味苦)
阿膠(氣微溫,味甘辛)
訶子(氣溫,味苦)
杏仁(氣溫,味甘苦)
大麥糵(氣溫,味鹹)
桃仁(氣溫,味甘苦)
紫草(氣寒,味苦)
蘇木(氣平,味甘鹹。一作味酸)
燥降收(氣之薄者,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寒涼是也)
茯苓(氣平,味甘)
澤瀉(氣平,味甘)
豬苓(氣寒,味甘)
滑石(氣寒,味甘)
瞿麥(氣寒,味苦辛)
車前子(氣寒,味甘)
燈心草(氣平,味甘)
五味子(氣溫,味酸)
桑白皮(氣寒,味苦酸)
天門冬(氣寒,味微苦)
白芍藥(氣微寒,味酸)
麥門冬(氣寒,味微苦)
犀角(氣寒,味苦酸)
烏梅(氣平,味酸)
牡丹皮(氣寒,味苦)
地骨皮(氣寒,味苦)
枳殼(氣寒,味苦)
琥珀(氣平,味甘)
連翹(氣平,味苦)
枳實(氣寒,味苦酸)
木通(氣平,味甘)
寒沉藏(味之厚者,陰中之陰,味厚則泄,酸苦鹹氣寒是也)
大黃(氣寒,味苦)
黃柏(氣寒,味苦)
黃芩(氣寒,味苦)
黃連(氣寒,味苦)
石膏(氣寒,味辛)
草龍膽(氣寒,味大苦)
生地黃(氣寒,味苦)
知母(氣寒,味大辛)
防己(氣寒,味大苦)
茵陳(氣微寒,味苦平)
朴硝(氣寒,味苦辛)
栝蔞根(氣寒,味苦)
牡蠣(氣微寒,味鹹平)
玄參(氣寒,味微苦)
山梔子(氣寒,味微苦)
川楝子(氣寒,味苦平)
香豉(氣寒,味苦)
地榆(氣微寒,味甘鹹)
白話文:
黃耆性溫,味甘;人參性溫,味甘;甘草性平,味甘;當歸性溫,味辛(或甘);熟地黃性寒,味苦;半夏性微寒,味辛平;白朮性溫,味甘;蒼朮性溫,味甘;陳皮性溫,味微苦;青皮性溫,味辛;藿香性微溫,味甘辛;檳榔性溫,味辛;蓬莪朮性平,味苦辛;三稜性平,味苦;阿膠性微溫,味甘辛;訶子性溫,味苦;杏仁性溫,味甘苦;大麥糵性溫,味鹹;桃仁性溫,味甘苦;紫草性寒,味苦;蘇木性平,味甘鹹(或酸)。燥降收,氣之薄者,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寒涼是也。茯苓性平,味甘;澤瀉性平,味甘;豬苓性寒,味甘;滑石性寒,味甘;瞿麥性寒,味苦辛;車前子性寒,味甘;燈心草性平,味甘;五味子性溫,味酸;桑白皮性寒,味苦酸;天門冬性寒,味微苦;白芍性微寒,味酸;麥門冬性寒,味微苦;犀角性寒,味苦酸;烏梅性平,味酸;牡丹皮性寒,味苦;地骨皮性寒,味苦;枳殼性寒,味苦;琥珀性平,味甘;連翹性平,味苦;枳實性寒,味苦酸;木通性平,味甘。寒沉藏,味之厚者,陰中之陰,味厚則泄,酸苦鹹氣寒是也。大黃性寒,味苦;黃柏性寒,味苦;黃芩性寒,味苦;黃連性寒,味苦;石膏性寒,味辛;草龍膽性寒,味大苦;生地黃性寒,味苦;知母性寒,味大辛;防己性寒,味大苦;茵陳性微寒,味苦平;朴硝性寒,味苦辛;栝蔞根性寒,味苦;牡蠣性微寒,味鹹平;玄參性寒,味微苦;梔子性寒,味微苦;川楝子性寒,味苦平;香豉性寒,味苦;地榆性微寒,味甘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