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液本草》~ 卷之五 (2)
卷之五 (2)
1. 桂
春夏二時為禁藥。
《珍》云:秋冬治下部腹痛,非桂不能止也。
《心》云:桂枝氣味俱輕,故能上行,發散於表;內寒,則肉桂;補陽,則柳桂。桂,辛熱散經寒,引導陽氣。若正氣虛者,以辛潤之。散寒邪,治奔豚。
白話文:
春天和夏天不能服用桂枝。
古籍《珍》中記載:秋冬季節治療下腹部疼痛,非桂枝不可。
古籍《心》中記載:桂枝氣味都很輕,因此能向上運行,發散表邪;內部寒冷,則用肉桂;溫補陽氣,則用柳桂。桂枝性味辛熱,能散寒通經,引導陽氣。如果正氣虛弱,則用辛溫之品溫補;它能散寒邪,治療奔豚氣痛。
2. 柏子仁
氣平,味甘、辛。無毒。
《本草》云:主安五臟,除風濕痹,益氣血。能長生,令人潤澤,美顏色,耳目聰明。用之則潤,腎之藥也。
《藥性論》云:柏子仁,君。惡菊花,畏羊蹄草。能治腰腎中冷,膀胱冷膿宿水;興陽道,益壽;去頭風,治百邪鬼魅,主小兒驚癇。柏子仁,古方十精丸用之。
白話文:
柏子仁的藥性平和,味道甘甜帶辛辣,沒有毒性。
《本草》這本書說:柏子仁主要能安和五臟,祛除風濕引起的痺痛,補益氣血。如果長期服用可以長壽,使皮膚潤澤、容顏美麗,並讓聽覺和視覺都更加敏銳。使用它會有滋潤的效果,是補腎的藥物。
《藥性論》這本書說:柏子仁,藥性屬君藥(主要藥物)。它與菊花相剋,畏懼羊蹄草。能治療腰腎虛寒,膀胱寒冷導致的膿液和積水;可以增強性功能,延年益壽;能去除頭風,治療各種邪氣鬼魅引起的疾病,主要治療小兒驚風抽搐。柏子仁是古代方劑十精丸所使用的藥材。
3. 側柏葉
氣微溫,味苦。無毒。
《本草》云:主吐血、衄血及痢血,崩中赤白,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
《藥性論》云:側柏葉苦辛,性澀,治冷風歷節疼痛,止尿血,與酒相宜。
白話文:
味道略帶溫性,嚐起來是苦的,沒有毒性。
《本草》這本書說:側柏葉主要能治療吐血、流鼻血以及血痢,還有婦女的崩漏(子宮不正常出血),能使身體輕盈,增強體力,讓人能適應寒冷和炎熱的氣候。
《藥性論》這本書說:側柏葉味道苦中帶辛,性質澀,能治療因受寒風侵襲導致的關節疼痛,能止住尿血,和酒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4. 柏皮
《本草》黑字,柏白皮主火灼爛瘡,長毛髮。
白話文:
柏樹的白色樹皮,主要可以用於治療被火燒傷或燙傷造成的潰爛瘡口,並且能幫助頭髮生長。
5. 槐實
味苦、酸、咸,寒。無毒。
《珍》云:與桃仁治證同。
《藥性論》云:臣。治大熱難產。皮煮汁,淋陰囊墜腫,氣瘤。又,槐白皮,治口齒風疳。《日華子》云:槐子,治丈夫、女人陰瘡濕癢;催生,吞七粒。皮,治中風皮膚不仁,喉痹;洗五痔,產門癢痛,及湯火瘡。煎膏,止痛,長肉,消癰腫。
《別錄》云:八月斷槐大枝使生嫩櫱,煮汁釀酒,療大風痿痹甚妙。槐耳,主五痔心痛,女人陰中瘡痛,景天為之使。槐花,味苦,無毒。治五痔心痛眼赤,殺腹臟蟲及熱。治皮膚風,腸風瀉血,赤白痢。槐膠,主一切風,化痰,治肝臟風,筋脈抽掣,急風口噤,四肢不收,頑痹或毒風,周身如蟲行,或破傷風口眼偏斜,腰膝強硬。槐葉,平,無毒,煎湯,洗小兒驚疳壯熱,疥癬疔瘡,皮莖同用良。
白話文:
槐實,味道苦、酸、鹹,性質寒涼,沒有毒。
《珍珠囊》說:它和桃仁的功效類似,可以治療相同的病症。
《藥性論》說:槐實的藥性為臣(輔助藥)。它可以治療高熱引起的難產。用槐實皮煮汁,可以洗滌陰囊下墜腫脹、氣瘤。另外,槐白皮可以治療口瘡和牙齦疾病。《日華子本草》說:槐子,可以治療男子、女子的陰部瘡瘍濕癢;催生時,吞服七粒。槐實皮,可以治療中風導致的皮膚麻木不仁、咽喉腫痛;洗滌可以治療痔瘡、產門癢痛,以及燙傷、火傷。煎煮成膏狀,可以止痛、促進肌肉生長、消除癰腫。
《名醫別錄》說:在八月砍斷槐樹的大枝,使其長出嫩芽,煮汁用來釀酒,對於治療大風導致的痿痹症狀非常有效。槐耳,主要治療痔瘡引起的心痛,以及女性陰道內的瘡痛,景天可以增強其療效。槐花,味道苦,沒有毒。可以治療痔瘡引起的心痛、眼睛發紅,殺死腹內的寄生蟲和熱邪。也可以治療皮膚風疹、腸風下血、痢疾。槐膠,主要治療一切風邪,化解痰液,治療肝臟風邪引起的筋脈抽搐、急風抽搐、口噤、四肢無力、麻木不仁,或毒風導致全身像有蟲子爬行,或破傷風引起的口眼歪斜、腰膝僵硬。槐葉,性質平和,沒有毒,煎湯洗滌,可以治療小兒驚風、疳積發熱、疥瘡、疔瘡,槐皮、槐莖都有相同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