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湯液本草》~ 卷之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2)

1. 冬葵子

氣寒,味甘。無毒。

《本草》云:主五臟六腑寒熱羸瘦,五癃,利小便。療婦人乳難內閉。久服,堅筋骨,長肌肉,輕身。

《衍義》云:性滑利,不益人。患癰癤,毒熱內攻,未出膿者,水吞三五粒,遂作竅,膿出。

白話文:

性味寒涼,味道甘甜。沒有毒性。

《本草》記載:主要治療五臟六腑的虛寒發熱、身體瘦弱,以及小便不通暢的五種病症,能夠利小便。也能治療婦女產後乳汁不下或乳房脹痛。長期服用,可以強壯筋骨,增長肌肉,使身體輕便。

《藥性衍義》記載:藥性滑利,對身體沒有補益的作用。如果患有癰瘡癤腫,毒熱向內侵襲,還沒化膿的時候,用水吞服三到五粒,就能使膿瘡破開,膿液流出。

2. 蜀葵花

冷,陰中之陽。

《珍》云:赤者,治赤帶;白者,治白帶;赤治血燥,白治氣燥。

白話文:

蜀葵花,性寒,屬於陰性中的陽性。

《本草綱目拾遺》說:紅色的蜀葵花,可以治療赤帶;白色的蜀葵花,可以治療白帶。紅色的能治療血分燥熱,白色的能治療氣分燥熱。

3. 香薷

味辛,微溫。

《本草》云: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質稍微溫熱。

《本草》記載:主要治療霍亂引起的腹痛、嘔吐、腹瀉,也能消散水腫。

4. 炊單布

《液》云:仲景治墜馬,及一切筋骨損方中用。《時習》補入。

白話文:

《液》這本書說:張仲景治療從馬上摔下來,以及一切筋骨損傷的藥方中,有用到這個東西。《時習》這本書將它補充加入了。

5. 米穀部

6. 粳米

氣微寒,味甘、苦。甘平。無毒。

入手太陰經、少陰經。

《液》云:主益氣,止煩、止渴、止泄。與熟雞頭相合,作粥食之,可以益精強志,耳目聰明。本草諸家共言益脾胃,如何白虎湯用之入肺?以其陽明為胃之經,色為西方之白,故入肺也。然治陽明之經,即在胃也。色白,味甘寒,入手太陰。又少陰證桃花湯用此,甘以補正氣;竹葉石膏湯用此,甘以益不足。

《衍義》云:平和五臟,補益胃氣,其功莫逮。然稍生,則復不益脾;過熟,則佳。

白話文:

粳米,氣味稍微寒涼,味道甘甜、略帶苦味,整體性質平和,沒有毒性。

它主要進入手太陰肺經和少陰腎經。

《珍珠囊》說:粳米主要功效是補益氣力,止息煩躁、口渴,以及腹瀉。如果和煮熟的雞頭米一起煮粥食用,可以增強精氣,堅強意志,使耳目聰明。許多本草醫家都說它能補益脾胃,但是為什麼白虎湯要用它來入肺呢?因為陽明經是胃的經絡,而白色屬於西方,所以歸入肺。然而治療陽明經的疾病,實際上作用還是在胃。它顏色是白色,味道甘甜寒涼,歸入手太陰肺經。另外,少陰證的桃花湯也使用粳米,是取其甘味來補養正氣;竹葉石膏湯用粳米,是取其甘味來補益不足。

《藥性衍義》說:粳米能調和五臟,補益胃氣,它的功效沒有其他食物可以比得上。但是,如果粳米稍微生一點,反而不利於脾胃;如果煮得太過熟爛,又會更好。

7. 赤小豆

氣溫,味辛、甘、酸,陰中之陽。無毒。

《本草》云:主下水,排膿,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脹滿。又治水腫,通健脾胃。赤小豆,食之行小便,久食則虛人,令人黑瘦枯燥。赤小豆花,治宿酒渴病,即腐婢也。花有腐氣,故以名之。與葛花末,服方寸匕,飲酒不知醉。氣味平辛。大豆黃卷,是以生豆為糵,待其芽出,便曝乾用。方書名黃卷皮,產婦藥中用之。性平。

白話文:

赤小豆,性微溫,味道辛、甘、酸,屬於陰性中的陽性,沒有毒性。

《本草》記載:主要功效是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排出膿液,治療寒熱交替、身體發熱、口渴等症狀。可以止瀉,利尿,治療嘔吐、腹瀉、腹脹等問題。也能夠治療水腫,並能促進脾胃的運作。赤小豆,食用後能幫助小便排出,但長期食用會使人虛弱,導致身體變黑、消瘦、乾燥。赤小豆花,可以治療宿醉引起的口渴,它又叫做腐婢。因為花朵有腐敗的氣味,所以這樣命名。將赤小豆花與葛花末混合,每次服用約一小匙,飲酒就不容易醉。赤小豆花的性味平和且帶點辛味。大豆黃卷,是用生大豆發芽製作而成,等到豆芽長出後,就曬乾使用。醫書中稱為黃卷皮,產婦的藥方中會用到。性味平和。

8. 黑大豆

氣平,味甘。

《本草》云:塗癰腫。煮汁飲,殺鬼毒,止痛。解烏頭毒,除胃中熱痹。傷中淋露,逐水脹,下瘀血。久服,令人身重。炒令黑,煙未斷,熱投酒中,治風痹癰瘓,口噤,產後諸風。食罷,生服半掬,去心胸煩熱。明目鎮心,不忘。惡五參、龍膽。得前胡、烏喙、杏仁、牡蠣良。

白話文:

黑大豆,性味平和,味道甘甜。

《本草》記載:將黑大豆搗碎外敷可以治療癰腫。煮汁飲用,可以解除鬼毒,止痛。還能解烏頭的毒性,去除胃中的熱痹。對於因傷導致的淋漓不止、水腫脹滿,以及體內瘀血等症狀,有逐水消腫、化瘀的作用。長期服用,會讓人感覺身體沉重。將黑大豆炒至發黑,趁煙還沒散盡時,趁熱放入酒中,可以治療風痹、癰腫癱瘓、口噤,以及產後各種風疾。飯後生吃半掬黑大豆,可以去除心胸的煩熱。黑大豆有明目、安定心神的作用,使人不易忘事。忌與五參、龍膽同用。與前胡、烏喙、杏仁、牡蠣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9. 大麥糵

氣溫,味甘、咸。無毒。

《象》云:補脾胃虛,寬腸胃。先杵細,炒黃,取面用。

《本草》云:能消化宿食,破癥結冷氣,去心腹脹滿。開胃,止霍亂,除煩去痰。治產後秘結,鼓脹不通。大麥糵並神麯二藥,氣虛人宜服,以代戊己,腐熟水穀。與豆蔻、縮砂、木瓜、芍藥、五味子、烏梅為之使。

白話文:

大麥糵

性味:味甘甜,帶有鹹味。沒有毒性。

《藥性論》說:可以補益脾胃虛弱,使腸胃通暢舒適。使用前先將大麥芽搗碎磨細,炒至金黃色,取其粉末使用。

《本草綱目》說:能夠幫助消化積滯的食物,消散體內結塊和寒氣,去除胸腹部的脹滿不適。可以開胃,止吐瀉的霍亂,消除煩躁,化解痰液。還能治療產後便秘,以及腹脹不通等問題。大麥糵和神麯這兩種藥,適合氣虛的人服用,可以代替戊己土,幫助腐熟水穀,消化食物。可以搭配豆蔻、縮砂、木瓜、芍藥、五味子、烏梅等藥材來加強藥效。

10. 小麥

氣微寒,味甘。無毒。

《本草》云:除熱,止燥渴、咽乾,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唾血。青蒿散有小麥百粒,治大人、小兒骨蒸肌熱,婦人勞熱。

白話文:

性味稍微偏涼,味道甘甜。沒有毒性。

《本草》這本書上說:可以清除體內熱氣,止息乾燥引起的口渴、喉嚨乾燥,使小便順暢,滋養肝臟的氣,停止各種出血症狀,如漏血、咳血。青蒿散這個藥方中用了小麥一百粒,可以治療大人、小孩因虛勞發熱引起的骨蒸肌熱,以及婦女因勞累引起的發熱。

11. 神麯

氣暖,味甘。

入足陽明經。

《象》云:消食,治脾胃食不化,須於脾胃藥中少加之。微炒黃用。

《珍》云:益胃氣。

《本草》云:療臟腑中風氣,調中下氣,開胃消宿食。主霍亂,心膈氣痰逆。除煩,破癥結及補虛,去冷氣,除腸胃中塞,不下食。令人好顏色。落胎,下鬼胎。又能治小兒腹堅大如盤,胸中滿,胎動不安。或腰痛搶心,下血不止。火炒以助天五之氣,入足陽明。

白話文:

神麯性味溫熱,味道甘甜。

歸屬於足陽明胃經。

《藥性賦》說:能幫助消化,治療脾胃功能失調導致的消化不良,需要在調理脾胃的藥方中少量加入。使用時要稍微炒黃。

《珍珠囊》說:能增強胃氣。

《本草綱目》說:能治療臟腑中的風邪之氣,調理中焦氣機,使氣下行,開胃幫助消化積滯的食物。主要治療霍亂,以及心胸膈間氣滯、痰涎上逆等症狀。還能消除煩躁,破除體內腫塊結聚,也能補虛,去除寒氣,消除腸胃中的阻塞,改善食物難以消化吸收的情況。能使人氣色變好。有墮胎、去除死胎的作用。還能治療小兒腹部堅硬腫大如盤,胸中脹滿,胎動不安,或者腰痛牽引心痛,以及下血不止等症狀。用火炒過可以增強其溫熱的藥性,使其歸屬於足陽明胃經。

12.

氣大熱,味苦、甘、辛。有毒。

《本草》云:主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能行諸經不止,與附子相同。味辛者能散,味苦者能下,味甘者居中而緩也。為導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極高之分。若味淡者,則利小便而速下。大海或凝,惟酒不冰。三人晨行,遇大寒,一人食粥者病;一人腹空者死;一人飲酒者,安。則知其大熱也。

白話文:

酒性大熱,味道苦、甘、辛,有毒。

《本草》記載:主要作用是引導藥力運行,殺滅各種邪惡毒氣。能夠運行於全身各經絡而不會停止,作用和附子相似。味道辛辣的能發散,味道苦的能向下導引,味道甘甜的則居中而緩和。酒能作為引導藥物,可以通行全身肌表,到達身體的最高處。如果味道淡薄,則能利小便,使體內物質快速向下排出。大海可能會凝固,但只有酒不會結冰。有三個人在早晨出門,遇到極寒的天氣,其中一個吃粥的人生病了;一個肚子空空的人死了;一個喝酒的人卻安然無恙。由此可知,酒的性質是非常熱的。

13. 苦酒

一名醋,一名醯

氣溫,味酸。無毒。

《液》云:斂咽瘡,主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余初錄《本草》苦酒條。《本經》一名醯,又一名苦酒,如為一物也。及讀《金匱》,治黃疸,有麻黃醇酒湯:右以美清酒五升,煮二升,苦酒也。前治黃汗,有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白話文:

苦酒,又名醋,也叫醯。

性溫,味道酸,沒有毒性。

《本草藥液》說:可以收斂咽喉瘡瘍,主要能消除癰腫,散除體內水氣,殺滅邪毒。我最初記錄《本草》時就寫了苦酒這一條。《本草經》說它又名醯,又名苦酒,好像是同一樣東西。等到讀《金匱要略》時,發現治療黃疸的麻黃醇酒湯,是用好酒五升煮到剩二升,這裡的苦酒指的就是這種煮過的酒。之前治療黃汗的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也用到了苦酒。

14.

即膠飴

氣溫,味甘。無毒。

入足太陰經藥。

《液》云:補虛乏,止渴,去血。以其色紫凝如深琥珀色,謂之膠飴。色白而枯者,非膠飴,即餳糖也,不入藥用。中滿不宜用,嘔家切忌。為足太陰經藥。仲景謂,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甘故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溫和,沒有毒性。

歸屬於足太陰脾經的藥物。

《藥液》這本書說,麥芽糖能夠補虛弱、止口渴、去除瘀血。它的顏色紫紅,凝結時像深色的琥珀,因此被稱為膠飴。如果顏色是白色而且乾枯的,就不是膠飴,而是餳糖,不能作為藥用。腹部脹滿的人不適合使用,容易嘔吐的人更要切忌。因為它是歸屬於足太陰脾經的藥物,所以張仲景說,容易嘔吐的人不可以服用建中湯,就是因為建中湯裡有甘味藥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