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湯液本草》~ 卷之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7)

1. 栝蔞根

氣寒,味苦。味厚,陰也,無毒

《本草》云: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通月水。消腫毒瘀血,及熱狂。

《心》云:止渴,行津液。苦寒,與辛酸同用,導腫氣。

《珍》云:苦,純陰。若心中枯渴者,非此不能除。

白話文:

這種藥性寒涼,味道苦澀,藥力濃厚,屬陰性,沒有毒性。根據古代醫書記載,它可以治療口渴、發燒、煩躁、心煩氣躁、虛弱無力、月經不調、腫脹、毒瘡、瘀血、熱病神志不清等病症。此外,它還能止渴生津,與辛辣酸味藥材一起使用,可以化解腫脹。更重要的是,它能滋陰潤燥,對於心火亢盛導致的口渴,其他藥物都無法比擬。

2. 地榆

氣微寒,味甘、酸。苦而酸,氣味俱厚,陰也。

《本草》云:主婦人乳產,七傷,帶下,月水不止,血崩之疾。除惡血,止疼痛,腸風泄血。

《象》云:治小兒疳痢。性沉寒,入下焦,治熱血痢。去蘆。

《心》云:去下焦之血。腸風下血及瀉痢下血,須用之。

《珍》云:陽中微陰,治下部血。

白話文:

這種藥材的氣息微寒,味道甘甜、酸。苦味和酸味都比較重,屬陰性。

《本草》記載:主要用於治療婦女乳房產後病變、七傷、帶下、月經不止、血崩等疾病。可以清除惡血,止痛,治療腸風下血。

《象》記載:用於治療小兒疳痢。藥性沉寒,進入下焦,治療熱血痢。需要去掉蘆頭。

《心》記載:可以清除下焦的血。治療腸風下血以及瀉痢下血,都需要使用它。

《珍》記載:它屬於陽中帶陰,用於治療下部出血。

3. 紫草

氣寒,味苦。無毒。

《本草》云:主心腹邪氣,五疸;補中益氣,利九竅,通水道;治腹腫脹滿。去土,用茸。

4. 茜根

味苦,陰中微陽。

《珍》云:去諸死血。

《藥性論》云:主治六極傷心肺,吐血、瀉血。

《日華子》云:止鼻洪,月經不止。

5. 菊花

苦而甘、寒。無毒。

《心》云:去翳膜,明目。

《珍》云:養目血。

《藥性論》云:使。治身上諸風。

《日華子》云:治四肢遊風,利血脈,心煩,胸膈壅悶。

6. 葶藶

氣大寒,味苦、辛。無毒。

《本草》云:主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下膀胱水,伏留熱氣,及皮間邪水上出,面目浮腫,身暴中風,熱痱癢,利小便。久服,令人虛。又云:療肺壅上氣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飲。

白話文:

《本草》說:可以治療內臟結核、積塊、氣滯,飲食引發的寒熱;去除堅硬的結塊,驅趕邪氣,疏通水路,排出膀胱中的水,清除體內的熱氣,以及皮膚下的邪水;可以消腫、治療中風和痱子,利尿。長期服用會使人虛弱。

它還說:可以治療肺部壅塞、咳嗽、氣短,去除胸中的痰液。

《液》云:苦、甜二味,主治同。仲景用苦,余方或有用甜者,或有不言甜、苦者。大抵苦則下泄,甜則少緩。量病虛實用之,不可不審。《本草》雖云治同,甜、苦之味安得不異?榆白皮為之使。惡殭蠶、石龍芮。仲景葶藶大棗瀉肺湯用之。

白話文:

《液體》中說:苦味和甜味兩種味道,治療方法相同。張仲景使用苦味藥,其他藥方有時使用甜味藥,有時沒有提到甜味或苦味。總的來說,苦味藥有瀉下的作用,甜味藥作用較緩和。根據病人的虛實情況使用,不可不仔細分辨。《本草》雖然說治療相同,但甜味和苦味怎麼可能沒有區別?榆白皮可以作為引導藥。忌用殭蠶、石龍芮。張仲景的葶藶大棗瀉肺湯中使用榆白皮。

7. 王不留行

味苦,陽中之陰。甘平。無毒。

《珍》云:下乳,引導用之。

《藥性論》云:治風毒,通血脈。

《日華子》云:治遊風,風疹,婦人月經不勻。

8. 通草

氣平,味甘、辛,陽也。無毒。燈草同。

《象》云:治陰竅不利,行小水,除水腫閉,治五淋。生用。

《珍》云:瀉肺,利小便。甘平,以緩陰血。

《日華子》云:明目退熱,催生,下胞,下乳。

9. 木通

氣平,味甘。甘而淡,性平,味薄,陽也。無毒。

《象》云:主小便不利,導小腸熱。去皮用。

《心》云:通經利竅。

《本草》云:除脾胃寒熱,通利九竅血脈關節,令人不忘;散癰腫諸結不消,墮胎,去蟲。

10. 瞿麥

氣寒,味苦、辛,陽中微陰也。

《象》云:主關格諸癃結,小便不通;治癰腫,排膿,明目去翳,破胎下閉血,逐膀胱邪熱。用穗。

《珍》云:利小便,為君主之用。

《本草》云:出刺,決癰腫,明目去翳;破胎墮子,下閉血;養腎氣,逐膀胱邪逆;止霍亂,長毛髮。

白話文:

氣性寒冷,味道苦、辛,屬陽性之中帶點陰性。

古書《象》記載:主治關節阻塞、大小便不通暢等病症;治療癰腫,排出膿液,明目去翳,打胎、下血,驅除膀胱的邪熱。藥用部分為穗。

古書《珍》記載:利尿,為君藥。

古書《本草》記載:可以拔出刺,治療癰腫,明目去翳;打胎、墮胎,治療閉經、血瘀;補益腎氣,驅除膀胱邪氣;治療霍亂,促進頭髮生長。

11. 車前子

氣寒,味甘、咸。無毒。

《象》云:主氣癃閉。利水道,通小便;除濕痹,肝中風熱,沖目赤痛。

《本草》云:主氣癃。止痛,利水道,通小便,除濕痹,男子傷中,女子淋瀝,不欲食,養肺;強陰益精,令人有子;明目,治目熱赤痛;輕身耐老。東垣云:能利小便而不走氣,與茯苓同功。

白話文:

《本草綱目》中記載:茯苓能治療氣滯引起的脹痛,緩解疼痛,利尿通便,祛除濕氣引起的關節疼痛,治療男性腎氣虛,女性尿頻尿急,食慾不振,滋養肺部;強壯腎陰,滋補精氣,幫助生子;明目,治療眼睛紅腫疼痛;延緩衰老。東垣說:茯苓能利尿而不傷氣,與茯苓有類似的功效。

12. 石葦

此一條,與本經無一字同,恐別是一物,有誤,姑存之。名遠墨子、血見愁、鹿經草也。

白話文:

這味藥與《本經》記載的沒有一個字相同,恐怕是另一種東西,有誤,暫且收錄。名稱還有遠墨子、血見愁、鹿經草。

《時習》云:今一種作青苕帚,名蟻子槐,作血見愁。又隰州鼓角樓上一種,名血見愁,俱能破瘀血。《時習》補:或人言,紫花如旋風草,但花不白。又有一種,花黃,葉似槐,結角如綠豆,俗呼夾竹梅。

白話文:

《時習》這本書上說:現在有一種做成青色掃帚的,叫做蟻子槐,用它的枝條做成的掃帚叫做血見愁。隰州鼓角樓上還有一種,也叫做血見愁,它們都能化解瘀血。《時習補》補充:有的人說,紫花如旋風草,但花不是白色的。還有一種花是黃色的,葉子像槐樹,果實像綠豆,俗名叫夾竹梅。

《局方本草》:石葦味苦、甘,平,無毒。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止煩下氣,通膀胱滿;補五勞,安五臟,去惡風,益精氣。

《藥性論》云:使。治勞及五淋,胞囊結熱不通,膀胱熱滿。

白話文:

《局方本草》:石葦嚐起來微苦、微甜,性質平和,沒有毒性。

主要治療因勞累而生的熱症邪氣,五種小便排泄不通暢的病症;有利尿通便的作用,能止煩躁、下氣,疏通膀胱脹滿;能補養因勞累而虛損的身體,安撫五臟,驅除惡風,增強精氣。

《日華子》云:治淋遺溺。杏仁為之使,得菖蒲,良。生華陰,又有生古瓦屋上者,名瓦韋,用治淋亦佳。

白話文:

《日華子》中記載,治療小便失禁和尿頻。用杏仁為引子,如果能配上菖蒲,效果很好。菖蒲生長在華陰地區,還有一種生長在古老瓦房屋頂上的,叫做「瓦韋」,用來治療小便失禁也很有效。

13. 白附子

陽,微溫。

《珍》云:主血痹,行藥勢。

《本草》云: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藥勢。

14. 葫蘆巴

苦,純陰。

《珍》云:治元氣虛冷,及腎虛冷。

《本草》云:得蘹香子、桃仁,治膀胱氣甚效。腹脅脹滿,面色青黑,此腎虛證也。

白話文:

《本草綱目》記載:混合使用蘹香子和桃仁,可以有效治療膀胱氣。如果腹部和肋骨兩側脹滿,面色青黑,這是腎虛的徵兆。

15. 馬兜鈴

苦,陰中微陽,味苦、寒。無毒。

《珍》云:去肺熱,安肺氣,補肺。

《本草》云:主咳嗽痰結。

《藥性論》云:平。能主肺氣上急,坐息不得,主咳逆連連不可。

《日華子》云:治痔瘻瘡,以藥於瓶中,燒,熏病處。入藥炙用。是土青木香獨行根子也。

《聖惠方》:治五種蠱毒。

《圖經》云:亦名土青木香。實,主肺病。根,治氣、下膈、止刺痛。

白話文:

《日華子》中記載:治療痔瘡和瘻管瘡,將藥物放入瓶中燒熱,對著患處燻蒸。把燒過的藥物炙熱使用。這種藥物就是土青木香的獨行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