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女科撮要》~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附方並注

加味逍遙散,治血虛有熱,遍身搔癢,或口燥咽乾,發熱盜汗,食少嗜臥,小便澀滯等症。

甘草(炙),當歸(炒),芍藥(酒炒),茯苓,白朮(炒),柴胡(各一錢),牡丹皮,山梔(炒。各五分)

上水煎服。

逍遙散,即前方去丹皮、山梔。

歸脾湯,治脾經失血,少寐發熱,盜汗,或思慮傷脾,不能攝血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不寐;或心脾傷痛,怠惰嗜臥,飲食不思。

人參,白朮,白茯苓,黃耆(炒),當歸,龍眼肉,遠志,酸棗仁(炒。各一錢),木香(五分),甘草(炙,五分)

上薑棗水煎服。

加味歸脾湯,即前方加柴胡、山梔。

補中益氣湯,治元氣不足,四肢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或飲食失節,勞倦身熱,脈洪大而無力,或頭痛發熱,或惡寒自汗,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

黃耆(炙,一錢五分),甘草(炙),人參,當歸(酒拌),白朮(炒。各一錢),升麻,柴胡(各三分),陳皮(一錢)

上薑棗水煎服。

六君子湯,即異功散加半夏。

十全大補湯,治諸臟虧損,氣血俱虛,惡寒發熱;或自汗盜汗,便血吐血;或大便不實,飲食少思;或胸腹作痛,口舌生瘡;或耳目不明,牙齒不固。

人參,白朮,白茯苓,黃耆,當歸,川芎,熟地黃(酒洗蒸焙),白芍藥(炒。各一錢),肉桂,甘草(炙,五分)

上薑棗水煎服。

八珍湯,治脾胃虧損,氣血俱虛,乃內傷之症。蓋人之生,以脾胃為主,脾胃一虛,諸臟失所,百病生焉。即前方大補湯,去黃耆、肉桂。

當歸補血湯,治肌熱躁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晝夜不息,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脈虛血虛也,若誤服白虎湯必死。

當歸(三錢),黃耆(炙,一兩)

上水煎服。

清胃散,治胃經濕熱,牙齒或牙根腫痛,或牽引頭腦,或面發熱。

當歸身(酒拌,一錢),黃連,生地黃(酒拌),升麻(各二錢),牡丹皮(一錢五分)

上水煎服。

加味清胃散,治脾胃有熱,口內生瘡,或齒作痛,或齦腐爛。即前方加犀角、連翹、甘草。

小柴胡湯,治肝膽經症,寒熱往來,或晡熱潮熱,不欲飲食;或口苦耳聾,咳嗽發熱,或脅痛胠滿,轉側不便;或瀉痢咳嗽,嘔吐酸水。

柴胡(二錢),黃芩(一錢五分),半夏(一錢),人參(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薑棗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治婦女經行,感冒發熱,熱入血室,寒熱如瘧,晝則安靜,夜則發熱妄語;或素血虛,大勞大怒火動,熱入血室亦能致。此即前方加生地黃。

當歸六黃湯,治氣血虛,而發熱盜汗等症。

當歸(二錢),黃耆(炒),生地黃,熟地黃(各一錢),黃連(炒焦),黃芩(炒焦),黃柏(炒焦。各五分)

白話文:

[附方並注]

加味逍遙散,治療因血虛而有熱的症狀,像是全身搔癢、口乾舌燥、喉嚨乾、發熱盜汗、食慾不振、嗜睡、小便不順等。

藥材組成:甘草(炙烤過的)、當歸(炒過的)、芍藥(用酒炒過的)、茯苓、白朮(炒過的)、柴胡(各一錢),牡丹皮、山梔(炒過的,各五分)

服用方法:用水煎服。

逍遙散,就是將加味逍遙散的牡丹皮、山梔去除。

歸脾湯,治療脾經失血引起的少眠發熱、盜汗;或是因思慮過度傷脾,導致無法控制血液亂跑;或是健忘、心悸、失眠;或是心脾疼痛、疲倦嗜睡、食慾不振。

藥材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黃耆(炒過的)、當歸、龍眼肉、遠志、酸棗仁(炒過的,各一錢),木香(五分),甘草(炙烤過的,五分)

服用方法:加薑、棗用水煎服。

加味歸脾湯,就是歸脾湯再加上柴胡、山梔。

補中益氣湯,治療元氣不足引起的四肢疲倦、口乾發熱、食之無味,或因飲食不節制、勞累導致身體發熱、脈象洪大而無力,或是頭痛發熱、怕冷自汗、氣喘、身體發熱煩躁。

藥材組成:黃耆(炙烤過的,一錢五分),甘草(炙烤過的),人參、當歸(用酒浸泡過)、白朮(炒過的,各一錢),升麻、柴胡(各三分),陳皮(一錢)

服用方法:加薑、棗用水煎服。

六君子湯,就是異功散加上半夏。

十全大補湯,治療五臟六腑虧損、氣血皆虛引起的怕冷發熱;或是自汗盜汗、便血吐血;或是大便不成形、食慾不振;或是胸腹疼痛、口舌生瘡;或是視力、聽力變差、牙齒鬆動。

藥材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黃耆、當歸、川芎、熟地黃(用酒洗過蒸過再烘乾)、白芍藥(炒過的,各一錢),肉桂,甘草(炙烤過的,五分)

服用方法:加薑、棗用水煎服。

八珍湯,治療脾胃虧損、氣血皆虛,屬於內傷的病症。人的生存以脾胃為基礎,脾胃一旦虛弱,各個臟器都會失調,各種疾病就會產生。八珍湯就是將十全大補湯中的黃耆、肉桂去除。

當歸補血湯,治療肌肉發熱躁熱、眼睛發紅、臉色發紅、煩渴想喝水、白天黑夜都停不下來、脈象洪大而虛弱,重按之下幾乎摸不到脈搏,這代表脈虛血虛。如果誤用白虎湯,病人必死。

藥材組成:當歸(三錢),黃耆(炙烤過的,一兩)

服用方法:用水煎服。

清胃散,治療胃經濕熱引起的牙齒或牙齦腫痛,或是牽引到頭部,或是臉部發熱。

藥材組成:當歸身(用酒浸泡過,一錢),黃連、生地黃(用酒浸泡過)、升麻(各二錢),牡丹皮(一錢五分)

服用方法:用水煎服。

加味清胃散,治療脾胃有熱引起的口腔生瘡,或是牙齒疼痛,或是牙齦潰爛。加味清胃散就是清胃散加上犀角、連翹、甘草。

小柴胡湯,治療肝膽經的疾病,症狀像是忽冷忽熱、或是下午發熱潮熱、食慾不振;或是口苦耳鳴、咳嗽發熱;或是脅肋疼痛、胸腹脹滿、轉身不便;或是腹瀉、咳嗽、嘔吐酸水。

藥材組成:柴胡(二錢),黃芩(一錢五分),半夏(一錢),人參(一錢),甘草(炙烤過的,五分)

服用方法:加薑、棗用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治療婦女月經期間感冒發熱,熱邪進入血室,出現像瘧疾一樣忽冷忽熱、白天安靜、晚上發熱胡言亂語;或是本身血虛,因過度勞累或大怒而動火,熱邪進入血室也可能導致此症狀。加味小柴胡湯就是在小柴胡湯中加上生地黃。

當歸六黃湯,治療氣血虛弱而發熱盜汗等症狀。

藥材組成:當歸(二錢),黃耆(炒過的),生地黃、熟地黃(各一錢),黃連(炒焦)、黃芩(炒焦)、黃柏(炒焦,各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