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精要》~ 卷二 (26)
卷二 (26)
1. 產前總論
竹葉湯
治妊娠心驚膽怯,終日煩悶,證曰子煩。
白茯苓(四兩),防風,麥門冬(去心),黃芩(各三兩)
每服四錢,水一鍾、竹葉五片,不拘何時,皆可服之。
全生白朮散
治妊娠面目肢體浮腫如水氣,名曰子氣。
白朮(一兩),姜皮,大腹皮,陳皮,白茯苓皮(各五錢)
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一方有桑白皮。
李氏天仙藤散
治妊娠三月之後,兩足漸腫,行步艱難。
飲食不佳,狀如水氣,名曰子氣。
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陳皮,甘草,烏藥(各等分)
為末,每服三錢,姜三片、紫蘇三葉、木瓜三片同煎,空心食前服之。日三次,腫消止藥。
紫蘇散
治胎氣不和,湊上心腹,脹滿疼痛,謂之子懸。
大腹皮,川芎,白芍,陳皮,當歸(去蘆酒浸),紫蘇葉(各一兩),人參,甘草(各五錢)
每服四錢,姜五片、蔥白七寸,水煎,空心溫服。
兒在腹中哭,用多年空屋鼠穴中土一塊,令孕婦噙之。
百合散
治妊娠咳嗽,心胸不利,煩滿不食,胎動不安。
川百合,紫苑,麥門冬,桔梗,桑白皮(各一兩),甘草(五錢),竹茹(一團)
每服八錢,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一、二沸,食後溫服。
乾薑黃連丸
治妊娠下痢赤白,穀道腫痛,冷熱皆可服。
乾薑(炒黑),黃連(去須),縮砂仁(炒),川芎,阿膠(蛤粉炒),白朮(各一兩),乳香(三錢別研),枳殼(五錢炒)
為末,用鹽梅肉三個入醋糊同杵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白痢乾薑湯、赤痢甘草湯下,赤白痢乾薑甘草湯下。
勝金散
治妊娠脾胃氣冷,小腹虛脹。
吳茱萸(酒浸炒),陳皮,生薑,乾薑(炮),川芎,厚朴,縮砂仁(炒),甘草(各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鹽湯調服。
桑螵蛸散
治妊娠小便不禁。
桑螵蛸(二十個,炙為細末。)
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
瘦胎枳殼散
治妊娠孕七、八月,常宜服滑胎易產。
甘草(一兩五錢炙),枳殼(五兩麩炒赤)
一方加香附。
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白湯服。
按:枳殼散性苦寒,單服恐有胎寒、胎痛之疾,以地黃當歸湯蜜丸佐之。
束胎散
第八個月可服。
條芩(酒炒一兩),白朮(二兩,不見火),陳皮(三兩),茯苓(七錢五分,不見火)
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遠溫水下。
達生散
大腹皮(三錢),人參,陳皮(各五錢),白朮,芍藥,歸尾(各一錢),甘草(炙二錢),紫蘇(莖葉五分)
加青蔥五葉、黃楊腦七個(即黃楊樹葉梢兒),或加枳殼、砂仁,水煎食後服。八、九月服十數帖,甚妙。夏月加黃芩,冬不必加;春加川芎。
催生如聖散
黃葵花焙乾。
為末,熱湯調下二錢,神效。或有漏血,胎臟乾澀,難產痛劇者,並進三服,良久腹中氣寬,胎滑即時產下。如無花,以黃蜀葵子為末,酒服二錢。如胎死不下,紅花煎酒調下。經驗方用子四十九粒,或三十粒。
白話文:
產前總論
竹葉湯
治療懷孕期間心悸、容易害怕,整天感到煩悶,這種情況稱為「子煩」。
藥材:白茯苓(15克),防風,麥門冬(去心),黃芩(各11克)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1.5克,用水一杯,加竹葉五片,不論何時都可以服用。
全生白朮散
治療懷孕期間臉部、眼睛、四肢浮腫,像水腫一樣,這種情況稱為「子氣」。
藥材:白朮(30克),薑皮,大腹皮,陳皮,白茯苓皮(各15克)
服用方法:磨成粉末,每次服用6克,用米湯調服。有另一個方子會加入桑白皮。
李氏天仙藤散
治療懷孕三個月後,雙腳逐漸腫脹,行走困難。
食慾不佳,狀況像水腫一樣,這種情況稱為「子氣」。
藥材:天仙藤(洗過略炒),香附子(炒),陳皮,甘草,烏藥(各等份)
服用方法:磨成粉末,每次服用9克,加入生薑三片、紫蘇葉三片、木瓜三片一同煎煮,空腹在飯前服用。一天三次,等水腫消退就停止服藥。
紫蘇散
治療懷孕時胎氣不順,往上衝到心腹,導致腹部脹滿疼痛,這種情況稱為「子懸」。
藥材:大腹皮,川芎,白芍,陳皮,當歸(去蘆頭用酒浸泡),紫蘇葉(各30克),人參,甘草(各15克)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12克,加入生薑五片、蔥白七寸,用水煎煮,空腹溫服。
如果胎兒在腹中哭鬧,就用多年空屋鼠洞中的泥土一塊,讓孕婦含在口中。
百合散
治療懷孕期間咳嗽,胸悶不舒服,感到煩躁、吃不下東西,胎動不安穩。
藥材:川百合,紫苑,麥門冬,桔梗,桑白皮(各30克),甘草(15克),竹茹(一團)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24克,用水煎煮後去渣,加入半匙蜂蜜,再稍微煮滾一兩次,飯後溫服。
乾薑黃連丸
治療懷孕期間拉肚子,排出紅白色分泌物,肛門腫痛,不論是受寒或受熱都可以服用。
藥材:乾薑(炒黑),黃連(去鬚),縮砂仁(炒),川芎,阿膠(用蛤粉炒),白朮(各30克),乳香(9克,另外研磨),枳殼(15克,炒)
服用方法:磨成粉末,將三個鹽梅肉搗成泥,加入醋糊一起搗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四十丸,如果是拉白色的痢疾用乾薑湯送服,如果是拉紅色的痢疾用甘草湯送服,如果是拉紅白色的痢疾用乾薑甘草湯送服。
勝金散
治療懷孕期間脾胃虛寒,小腹空虛脹滿。
藥材:吳茱萸(用酒浸泡後炒過),陳皮,生薑,乾薑(炮製過),川芎,厚朴,縮砂仁(炒),甘草(各等份)
服用方法:磨成粉末,每次服用6克,用鹽水調服。
桑螵蛸散
治療懷孕期間小便失禁。
藥材:桑螵蛸(二十個,炙烤後磨成細粉)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6克,空腹用米湯調服。
瘦胎枳殼散
治療懷孕七、八個月時,經常服用可以幫助滑胎,容易生產。
藥材:甘草(45克,炙烤過),枳殼(150克,用麩皮炒至赤色)
有另一個方子會加入香附。
服用方法:磨成粉末,每次服用3克,空腹用白開水送服。
提醒:枳殼散藥性苦寒,單獨服用恐怕會導致胎兒虛寒、胎痛的疾病,最好搭配用生地黃、當歸煎煮後加蜂蜜製作成的藥丸一起服用。
束胎散
在懷孕第八個月可以服用。
藥材:條芩(用酒炒過,30克),白朮(60克,避免火烤),陳皮(90克),茯苓(22.5克,避免火烤)
服用方法:磨成粉末,用粥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六十丸,在飯後用溫水送服。
達生散
藥材:大腹皮(9克),人參,陳皮(各15克),白朮,芍藥,歸尾(各3克),甘草(炙烤過,6克),紫蘇(莖葉1.5克)
另外加入青蔥五葉、黃楊腦七個(即黃楊樹葉梢),或是加入枳殼、砂仁,用水煎煮後在飯後服用。在懷孕八、九個月時服用十幾帖,效果很好。夏天可以加入黃芩,冬天不必加;春天加入川芎。
催生如聖散
藥材:黃葵花焙乾。
服用方法:磨成粉末,用熱水調服6克,效果神奇。如果有漏血、胎盤乾燥緊澀、難產疼痛劇烈的情況,可以服用三次,過一會兒腹中就會感到舒暢,胎兒就會順利產出。如果沒有黃葵花,可以用黃蜀葵的種子磨成粉末,用酒送服6克。如果胎兒已經死亡無法產下,用紅花煎酒調服。經驗方會用到黃葵子四十九粒,或三十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