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秘要》~ 卷四 (4)
卷四 (4)
1. 驗經色症
經水色紫者。熱也。宜四物連附湯。
白話文:
月經顏色呈現紫色,表示體內有熱,應該使用四物連附湯來治療。
2. 四物連附湯
歸尾,赤芍,香附(各二錢),黃連,丹皮,甘草(各一錢),食前服。
白話文:
-
歸尾:益氣補血,活血化瘀。
-
赤芍:活血化瘀,清熱解毒。
-
香附:行氣解鬱,理氣止痛。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
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這六種藥材,在服用前應先服用。
經水色淡者血虛也。宜八物湯。加黃耆。香附。薑為引。兼服地黃丸。
白話文:
經水的顏色淡者是血虛,應該服用八物湯。加上黃耆、香附,用乾薑為引導藥,同時服用地黃丸。
3. 浮腫症
因經閉敗血停積五臟。流入四肢。作浮腫者。不可誤認水氣。宜調其經。經調則腫消矣。然煎藥必須十餘服。則下次無愆期之患。至丸藥更宜久服。庶疾無反覆。
白話文:
由於月經閉止,敗壞的血液積存在五臟六腑,並流入四肢,因而引起浮腫。不能誤認為是水氣。應當調和經脈,經脈調和了,浮腫就會消退。但煎服藥物必須服用十幾劑,才能保證下次月經來潮順暢,沒有延遲的毛病。至於丸藥,更應該長期服用,這樣疾病纔不會反覆發作。
4. 調經湯
川芎(七分),當歸,生地,益母草(各一錢),白芍,香附,丹皮,茯苓(各八分),甘草(三分),薑(三片),棗(一枚),空心溫服。如血熱先期。及血熱過期。紫黑成塊等症。加黃連(七分酒炒),血寒過期。加煨薑。肉桂(各三分),臨期正行作痛。加元胡。青皮。
白話文:
川芎(7分)、當歸、生地、益母草(各1錢)、白芍、香附、丹皮、茯苓(各8分)、甘草(3分)、生薑(3片)、紅棗(1枚),空腹時溫服。
如果血熱先期、血熱過期、紫黑成塊等症狀,加黃連(7分,用酒炒過)、血寒過期,加炮薑、肉桂(各3分),臨產期正行作痛,加元胡、青皮。
(各八分)臨行續斷不來。積塊刺痛。加紅花。蘇木。桃仁。(各五分),經水過多。加黃芩。(一錢)蒲黃。(炒八分),經來飲食不思。加白朮(八分),陳皮。砂仁。(各五分),肥人多痰。赤白帶下。加南星。蒼朮。(各八分),氣虛血弱。四肢,虛軟。面無顏色。
白話文:
- 臨行續斷不來。積塊刺痛。
- 到了分娩期,卻沒有腹痛要生產的跡象,肚子摸起來有硬塊且疼痛。增加紅花、蘇木、桃仁,各五分。
-
經水過多。
- 月經量過多。增加黃芩一錢、蒲黃八分(炒過)。
-
經來飲食不思。
- 月經來潮時,食慾不振。增加白朮八分、陳皮五分、砂仁五分。
-
肥人多痰。赤白帶下。
- 肥胖者容易有痰,伴隨陰道分泌物多,又有紅又有白。增加南星八分、蒼朮八分。
-
氣虛血弱。四肢,虛軟。面無顏色。
- 氣血虛弱,四肢無力,臉色蒼白。
白話文:
-
月經量過多。增加黃芩一錢、炒過的蒲黃八分。
-
月經來潮時,沒有食慾。增加白朮八分、陳皮五分、砂仁五分。
-
肥胖的人容易有痰,且陰道分泌物較多,既有紅色也有白色。增加南星八分、蒼朮八分。
-
氣血不足,四肢感到無力,臉色看起來很蒼白。
加人參。黃耆。(各五分),此方調理之大概。如有兼症。可照方隨機加減用之。
白話文:
加入人參和黃耆各5分。這個藥方是調理的大概,如果有其他症狀,可以視情況加入或減少藥物。
5. 金匱丸
香附(童便制酒醋鹽水各分制共四兩),沒藥(六錢),棗皮(焙去油),當歸(童便制),茯苓,白朮(米泔水浸),白薇(洗去蘆),阿膠(蛤粉炒),白芍(各四兩),生地(酒浸洗。用益智仁二兩。以酒同炒。去益智仁淨。八兩。),人參(二兩),川斷(酒洗。五倍子炒淨六兩。
白話文:
香附(用童便、酒、醋、鹽水分別浸泡製過的,共四兩)
沒藥(六錢)
棗皮(焙烤後除去油分)
當歸(用童便浸泡製過的)
茯苓
白朮(用米泔水浸泡過的)
白薇(洗去蘆葦)
阿膠(用蛤粉炒過的)
白芍(各四兩)
生地黃(用酒浸泡洗淨,用益智仁二兩,用酒一起炒,去益智仁,淨重八兩)
人參(二兩)
川斷(用酒洗淨,將五倍子炒淨,六兩)
),黃芩(酒浸洗淨四兩),砂仁(炒去衣二兩。),上藥法制為細末。用山藥十二兩為末。水打丸。空心白湯下五十丸。(〔吳按〕棗皮即山茱萸。)
白話文:
黃連(酒浸洗淨四兩),黃芩(酒浸洗淨四兩),砂仁(炒去衣二兩)。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再用山藥十二兩磨成粉末。用水打成丸劑。空腹時,以白開水送服五十丸。(〔吳按〕棗皮即山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