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女科要旨》~ 卷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1)

1. 金匱方論一十一首

薛立齋曰:蓐勞,當扶養正氣為主。多因脾胃虛弱,飲食減少,致諸經疲憊,當補脾胃;飲食一進,精氣生化,諸臟有所賴,其病自愈。《產乳集》曰:產後小便不通,腹脹如鼓,悶亂不醒,蓋由未產前內積冷氣,遂致產後尿胞受病。用鹽於臍中填平,用蔥白搗一指厚,安鹽上,以艾炷蔥餅上灸之,覺熱氣入腹內,即時便通神驗。

朱丹溪曰:有收生不謹,損破產婦尿脬,致病淋漓,用豬羊胞煎湯入藥,參、耆為君,歸、地為佐,桃仁、陳皮、茯苓為使,於極飢時飲之;令氣血驟長,其胞自完,稍緩亦難成功也。《醫暇巵言》曰:女子產育,哺養以乳,乳之體,居經絡、氣血之間也。

蓋自寅時始於手太陰肺經,出於雲門穴(穴在乳上);陰陽繼續以行,周十二經,至丑時歸於足厥陰肝經,入於期門穴(穴在乳下);出於上,入於下,肺領氣,肝藏血,乳正居於其間也。蕭慎齋曰:婦人以血用事,上為乳汁,下為月水;而血之所化,則本於脾胃,飲食之精微運行,而為乳、為經。

產後脾胃之氣旺,則血旺而乳多,脾胃之氣衰,則血減而乳少,此立齋通乳汁以壯脾胃滋化源為要也。若不顧脾胃以補氣血,徒從事於通乳之劑,是猶求千金於乞丐而不可得矣。《達生篇》曰:通乳用黃耆一兩,當歸五錢,白芷、木通各三錢,以豬蹄湯煎服。薛立齋曰:凡婦人氣血方盛,乳房作脹,或無兒飲,痛脹寒熱,用麥芽二三兩炒熟,水煎服之立消。其耗散血氣如此,何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方中多用之?一云麥芽最消腎。

若氣血虛而乳汁自出者,宜十全大補湯。

白話文:

薛立齋說:產後虛弱,應該以扶助身體的正氣為主。多半是因為脾胃虛弱,飲食減少,導致全身經脈疲憊,應該要補養脾胃;只要飲食能夠進食,精氣就能生成,各個臟器都有所依靠,病自然就會痊癒。《產乳集》說:產後小便不通,肚子脹得像鼓一樣,煩悶昏迷,是因為產前體內積累了寒氣,導致產後膀胱受損。可以用鹽填平肚臍,用搗爛的蔥白鋪一指厚在鹽上,再用艾柱在蔥餅上灸,當感覺熱氣進入腹部,小便就能馬上通暢,非常靈驗。

朱丹溪說:有些接生婆不小心,損傷了產婦的膀胱,導致小便淋漓不斷,可以用豬或羊的膀胱煎湯入藥,人參、黃耆作為主要的藥,當歸、熟地黃作為輔助的藥,桃仁、陳皮、茯苓作為引導的藥,在非常飢餓的時候喝下;讓氣血迅速增長,膀胱自然就能恢復,稍微慢一點就難以成功。《醫暇巵言》說:女子生產後,用乳汁哺育嬰兒,乳汁的來源,介於經絡和氣血之間。

從寅時開始,手太陰肺經運作,從雲門穴(穴位在乳房上方)開始;陰陽持續運行,經過十二經脈,到丑時歸於足厥陰肝經,進入期門穴(穴位在乳房下方);乳汁從上而出,從下而入,肺負責輸送氣,肝負責儲藏血,乳汁正好位於兩者之間。蕭慎齋說:婦女以血為用,向上化為乳汁,向下化為月經;而血的來源,根本在於脾胃,飲食的精華經過運化,才能成為乳汁和月經。

產後脾胃之氣旺盛,血氣就旺盛,乳汁就多;脾胃之氣衰弱,血氣就減少,乳汁就少。所以薛立齋認為要通乳汁,就必須強健脾胃,滋養化生的源頭。如果忽略脾胃而只補氣血,只是致力於通乳的藥物,就像向乞丐索求千金一樣,不可能得到。《達生篇》說:通乳可以用黃耆一兩,當歸五錢,白芷、木通各三錢,用豬蹄湯煎服。薛立齋說:一般婦女氣血正旺盛,乳房脹痛,或者沒有嬰兒吸吮,造成疼痛腫脹、發冷發熱,可以用炒熟的麥芽二三兩,用水煎服就能立即消除。麥芽消耗散發氣血如此厲害,為什麼脾胃虛弱、飲食不消化時,反而常常使用它呢?有一種說法是,麥芽最能消耗腎氣。

如果屬於氣血虛弱而乳汁自己流出來的,適合用十全大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