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女科要旨》~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金匱方論一十一首

小柴胡湯大承氣湯(俱見《傷寒論》)

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若寒多,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加生薑者,亦如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歌曰:腹痛脅疼(腹脅皆寒氣作主,無復界限,里)急不堪,(是內之榮血不足,致陰氣不能相榮而急。)羊斤姜五蜀歸三,於今豆蔻香砂法,可笑醫盲授指南。

(次男元犀)按:方中當歸行血分之滯而定痛,生薑宣氣分之滯而定痛,亦人所易曉也。妙在羊肉之多,羊肉為氣血有情之物,氣味腥羶濃厚,入咽之後,即與濁陰混為一家,旋而得當歸之活血,而血中之滯通;生薑之利氣,而氣中之滯通;通則不痛,而寒氣無有潛藏之地,所謂發透之,而後攻之者也。苟病家以羊肉太補而疑之,是為流俗之說所囿,其中蓋有命焉,知幾者即當婉辭而去。

枳實芍藥散

枳實(炒令黑,勿太過),芍藥(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大麥粥下之。

歌曰:滿煩不臥腹疼頻,枳實微燒芍等平;羊肉湯方應反看,(彼治不煩不滿之虛痛,此治煩滿之實痛。)散調大麥(粥)穩而新。

(長男蔚)按:枳實通氣滯,芍藥通血滯,通則不痛,人所共知也。妙在枳實燒黑,得火化而善攻停積;下以大麥粥,和肝氣而兼養心脾;是行滯中而寓補養之意,故癰膿亦主之。

下瘀血湯

大黃(三兩),桃仁(二十個),䗪蟲(二十枚,去足,熬)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斤,煮一丸,取八合頓服之,瘀血下如豚肝。(各本略異。)

歌曰:臍中著痛瘀為殃,廿粒桃仁三兩黃,更有䗪蟲二十個,酒煎大下亦何傷?

(次男元犀)按:產婦腹痛,服枳實、芍藥而不愈者,為熱灼血乾,而為停瘀,其痛著於臍下,宜用此湯。方中大黃、桃仁之推陳下瘀,䗪蟲之善攻乾血,人盡知之。妙在桃仁一味,平平中大有功力。蓋血已敗而成瘀,非得生氣不能流通,桃得三月春和之氣,而花最鮮明似血,而其生氣皆在於仁,而味苦又能開泄,故直入血中而和之散之,逐其舊而不傷其新也。

陽旦湯,即桂枝湯倍桂增附。坊本謂加黃芩者,未知《傷寒論·太陽篇》中已明其方也。孫真人及各傢俱誤。(桂枝湯見《傷寒論》。)

竹葉湯

竹葉(一把),葛根(三兩),防風,桔梗,桂枝,人參,甘草(各一兩),附子(一枚,炮),生薑(五兩),大棗(十五枚,劈)

上十味,以水一斗,煎服二升半,分溫三服,溫復取微汗。頭項強,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藥,揚去沫;嘔者,加半夏半升洗。

白話文:

小柴胡湯、大承氣湯(這兩個方子在《傷寒論》裡有記載)

當歸生薑羊肉湯

成分:當歸(11.25克),生薑(18.75克),羊肉(375克)

做法:將以上三種藥材加水1920毫升,煮到剩下約720毫升,溫熱服用約168毫升,一天服用三次。

如果怕冷症狀比較嚴重,可以把生薑加到375克;如果疼痛嚴重且有嘔吐,可以加入橘皮7.5克、白朮3.75克。如果加生薑,就用1200毫升水煮到剩約770毫升服用。

歌訣說:腹部和脅肋疼痛難忍(是因為腹部和脅肋都有寒氣,沒有明顯界限,屬於內部),這是因為體內營血不足,導致陰氣不能滋養,所以才會有疼痛。治療要用羊肉375克、生薑18.75克、當歸11.25克,現在卻有人用豆蔻、砂仁之類的方法,真是可笑,醫學知識欠缺的人還亂給人指導。

(次子元犀說)這個方子裡的當歸是活血止痛的,生薑是宣通氣機止痛的,這點大家都很容易理解。最巧妙的是羊肉用得很多,羊肉是血肉之物,氣味腥羶濃郁,吃下去後,馬上就與濁陰之氣合為一體,接著再藉助當歸的活血作用,使血液中的瘀滯得以疏通;藉助生薑的通氣作用,使氣機中的瘀滯得以疏通。通則不痛,寒氣也就沒有藏身之處了,這就是所謂的先發散,然後再攻邪的道理。如果病人因為羊肉太補而懷疑這個方子,那就是被世俗的觀念所束縛了,這個方子裡有深刻的道理,了解這些道理的人應該婉言拒絕使用。

枳實芍藥散

成分:枳實(炒到發黑,不要炒過頭),芍藥(等量)

做法:將以上兩種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約2.7克,一天服用三次。主要治療癰腫膿瘡,用大麥粥送服。

歌訣說:胸腹脹滿煩躁,不能躺臥,腹痛頻繁,用稍微炒過的枳實和等量的芍藥來治療。而羊肉湯方則是反過來看,(羊肉湯治療的是不煩不滿的虛痛,而這個方子治療的是煩滿的實痛),用大麥粥送服這個藥粉,病症就會好轉。

(長子蔚說)枳實能疏通氣機阻滯,芍藥能疏通血脈阻滯,疏通了就不會痛,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巧妙之處在於枳實要炒到發黑,經過火的煅燒,更能攻破停積;用大麥粥送服,能夠調和肝氣,同時兼顧養護心脾;這是在疏通阻滯的同時,也兼顧了補養的用意,所以癰腫膿瘡也能用這個方子治療。

下瘀血湯

成分:大黃(11.25克),桃仁(20個),䗪蟲(20個,去掉腳,炒過)

做法:將以上三種藥材磨成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四個藥丸。用酒500毫升煮一個藥丸,取200毫升一次性喝下,瘀血會像豬肝一樣排出體外。(各個版本略有不同)

歌訣說:肚臍周圍疼痛,是由於瘀血作怪,用20個桃仁,11.25克大黃,再加上20個䗪蟲,用酒煎煮後,能很快地把瘀血排出,不會有什麼傷害。

(次子元犀說)產婦腹痛,服用枳實、芍藥沒有效果的,是因為熱邪灼傷血液,導致血液凝滯成瘀血,疼痛會固定在肚臍下方,應該用這個方子。方中的大黃、桃仁是破瘀的,䗪蟲是攻破乾血的,這些大家都知道。最巧妙的是桃仁這一味藥,看似普通卻有很大的作用。因為血已經敗壞成瘀血,沒有生機就不能流通,桃子得到三月春天的溫和之氣,開出的花朵鮮紅像血,它的生機都在桃仁中,而且桃仁味苦又能開泄,所以能直接進入血中,調和並散開瘀血,既能清除舊的瘀血,又不會傷害新的血液。

陽旦湯,就是桂枝湯加倍桂枝和附子。市面上流傳的版本說要加黃芩,卻不知道《傷寒論·太陽篇》中已經明確說明這個方子了。孫思邈和各家都搞錯了。(桂枝湯的方子在《傷寒論》中可以查閱。)

竹葉湯

成分:竹葉(一把),葛根(11.25克),防風、桔梗、桂枝、人參、甘草(各3.75克),附子(1個,炮製過),生薑(18.75克),大棗(15枚,劈開)

做法:將以上十種藥材加水2400毫升,煎煮到剩約600毫升,溫熱服用約200毫升,分三次服用,服用後要溫覆取微汗。如果脖子僵硬,就用一個大的附子,掰成像豆子大小的碎塊,煎藥時,要把浮沫撇掉;如果有嘔吐,就加入半夏150毫升(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