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女科要旨》~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產後

虛病則云以人補人,多仗紫河車熬膏(此物大穢、大毒、大動火,每見百服百死。病人宜存好心行好事,切勿聽此忍心害理之言)。久病則云入絡,以老絲瓜、鮮竹茹、當歸鬚、忍冬藤、刺蒺藜之類為秘藥;又以西瓜翠皮、鮮荷梗、淡菜肉、海參之類為新奇;不能於《指南》中,擇其善而從之,而惟集其所短。天士有知,當必斥之、譴之。

而必張大其說曰:我是葉天士一派。斯言也,彼妄言之,我妄聽之,其為斯道何哉?所望行道諸君子,速迸去相沿之病,從事於聖經賢訓,亦不失為善改過之君子矣!

《金匱》云: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曰病痙,二曰病鬱冒,三曰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之婦,畏其無汗。若其無汗,則榮衛不相和,而為發熱無汗等症,似乎傷寒之表病,但舌頭無白苔,及無頭痛項強之可辨也。然而雖欲有汗,又恐其)血虛,(氣熱,熱則腠理開,而)多汗出,(汗出則腠理愈開,而)喜中風,(血不養筋,而風又動火,)故令病痙。

(新產之婦,畏血不行,若不行,則血瘀於內,而為發熱、腹痛等症,似乎傷寒之裡病,但舌無黃苔,及無大煩燥、大狂渴之可辨也。然雖欲血下,又恐過多)而亡血,(血亡,其氣無耦而外泄,則)復汗,(血氣兩耗,則寒自內生而)寒多,(血為陰,陰亡失守;氣為陽,陽虛上厥;)故令(頭眩目瞀,或不省人事而)鬱冒。

(新產之婦,雖欲其汗出血行,又恐汗與血過多,以致)亡津液,胃(干,腸)燥,故大便難。(三者不同,其為亡血、傷津則一也。)此為產後提出三病以為綱,非謂產後止此三病也。

(上言新產之病,其提綱有三,然痙病有竹葉湯之治法,另詳於後。試先言鬱冒與大便難相兼之症。)產婦鬱冒,(與大便難二病,皆因亡血、傷津所致,故)其脈(俱見)微弱,(惟)嘔(而)不能食,大便反堅,(是為大便難綱中之兼症。一身無汗)但頭(上)汗出。(為鬱冒綱中之專症。

)所以然者,血虛(則陰竭於下,)而(為下)厥,(下)厥(則孤陽上越,)而必冒。(推而言之,凡素患鬱冒之人,名曰冒家。吾觀其之)冒家欲解,必(令)大汗出。(而始解。)以血虛(為)下厥,(下厥則)孤陽(無依,而)上出,故頭汗出。(此頭汗出,為鬱冒病綱中之大眼目也。

)所以產婦(頭汗既出。又)喜(其通身)汗出者,(以)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損陽,令其)汗出,(損陽就陰,則)陰陽乃(平而)復。(蓋陰陽之樞,操自少陽,非小柴胡湯不能轉其樞而使之平。

至於產後)大便(難之綱中,其症俱便燥而且)堅,(由於血行過多,則陽明之血海乾枯,而血不濡於下:不濡於下,則反逆於上而為)嘔(失和於中,而為)不能食,(陽明屬胃,為血海,血不自生,生於所納之水穀。人但知消導為平胃轉胃,降逆順氣為安胃,甘寒柔潤為補胃,而不知小柴胡湯為和胃深一層治法。

白話文:

產後,有些人認為虛弱就應該「以人補人」,常常使用紫河車(也就是胎盤)熬膏來補身。這種東西非常污穢、有毒性、而且會讓身體發熱,常常看到吃這種東西的人,一百個吃一百個都死了。病人應該保持善良的心、多做好事,千萬不要聽信這種殘忍不人道的說法。

而對於久病的產婦,又有人說這是「病入絡脈」,用老絲瓜、新鮮竹茹、當歸鬚、忍冬藤、刺蒺藜之類的藥材當作秘方;或者用西瓜翠皮、新鮮荷梗、淡菜肉、海參之類的東西來當作新奇的療法。這些人不去《指南》(指醫學典籍)中選擇好的方法來採用,反而只會收集那些不好的方法。如果葉天士(清代名醫)知道這些事,一定會斥責、譴責他們。

有些人還會誇大說自己是葉天士一派的。這種說法,他們是隨便說說,我們也隨便聽聽,對於醫學這條道路有什麼幫助呢?希望從事醫學的各位,趕快拋棄這種相沿成習的錯誤觀念,從聖賢的教誨中學習,這樣才不會失去成為一個有德行的君子。

《金匱要略》這本書中提到:「有人問:新生產婦有三種常見的疾病,第一種是抽搐,第二種是昏厥,第三種是大便困難,這是為什麼呢?」醫生回答:「新生產婦,最怕的是沒有汗。如果沒有汗,體內的陰陽之氣就不能調和,就會出現發熱、沒有汗等症狀,看起來像是感冒,但是舌頭沒有白色苔、也沒有頭痛脖子僵硬等可以區分的症狀。然而,雖然想讓她流汗,又怕她因為血虛,身體發熱,發熱就會導致皮膚毛孔打開,反而會流更多汗,流汗就會讓皮膚毛孔更加打開,更容易中風。因為血不能滋養筋脈,加上風邪又會導致身體發熱,所以才會導致抽搐。」

「新生產婦,害怕體內血液不流通,如果血液不流通,就會瘀積在體內,出現發熱、腹痛等症狀,看起來像是身體內部的疾病,但是舌頭沒有黃色苔、也沒有煩躁、口渴的症狀可以區分。然而,雖然想讓血液流動,又怕她失血過多,失血過多,體內氣就沒有了依附而向外散失,又會出汗,血和氣都耗損,就會從體內感到寒冷。血屬於陰,陰虛就會失守;氣屬於陽,陽虛就會上衝,導致頭暈眼花,或者昏迷不省人事,這就是昏厥。」

「新生產婦,雖然希望她能流汗、血液能流動,但是又怕流汗和失血過多,導致身體的津液流失,胃腸乾燥,所以才會大便困難。(這三種疾病雖然不同,但是都是因為失血和津液受損所導致的。)這只是將產後三種常見疾病提出來當作綱領,並不是說產後只有這三種疾病。」

(上面說的是新生產婦的疾病,提出了三個綱領,其中抽搐的病症有竹葉湯的治療方法,之後會再詳細說明。現在先說說昏厥和大便困難這兩個病症的關聯。)產婦昏厥和大便困難這兩種病,都是因為失血和津液受損所導致的,所以脈象都顯示微弱,而且會想吐、吃不下東西,大便反而變得堅硬,這是大便困難這個綱領中合併的症狀。全身沒有汗,但是頭部卻出汗,這是昏厥這個綱領中特有的症狀。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血虛,導致陰氣不足,氣血無法往下運行,氣血往下運行不暢,就會導致陽氣往上衝,所以就會昏厥。推而言之,凡是平常容易昏厥的人,就稱為「冒家」。我觀察這些「冒家」想要解除昏厥,一定要讓他們大汗淋漓,這樣才能解除。這是因為血虛導致氣血無法下行,氣血無法下行,孤單的陽氣就會往上衝,所以頭部才會出汗。頭部出汗,是昏厥這個病症中最重要的特徵。

產婦頭部出汗後,又希望全身能出汗,是因為陰血虛弱,導致陽氣獨盛,所以應該減少陽氣,讓她出汗,這樣就能讓陰陽恢復平衡。(陰陽的樞紐,掌握在少陽,只有用小柴胡湯才能轉動這個樞紐,使陰陽恢復平衡。)

至於產後大便困難這個綱領,其症狀都是大便乾燥而且堅硬,這是因為失血過多,導致陽明胃部的血海乾枯,血液無法滋潤下部,血液無法滋潤下部,就會逆向上行,導致想吐、吃不下東西。陽明胃是血海,血液的產生來自於所攝取的水穀,人們只知道用消食導滯的藥物來平胃、轉胃,用降逆順氣的藥物來安胃,用甘寒滋潤的藥物來補胃,卻不知道小柴胡湯才是更深層次調和胃氣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