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要旨》~ 卷二 (9)
卷二 (9)
1. 金匱方八首,時方九首
人參具(三才)之位育,而其多液尤能涵養以成功。今年甲子,四百一十四甲子矣。此方從讀書頗多、臨症頗熟悟出。蓋自唐宋以後,著女科書之前輩,不下數百人,未聞有一人道及於此,今特為補論,大為快事。
神驗保生無憂散,婦人臨產先服一、二劑,自然易生。或遇橫生倒產,甚至連日不生,速服一、二劑,應手取效,可救孕婦產難之災,常保母子安全之吉。
當歸(酒洗,一錢五分),川貝母(一錢),黃耆,荊芥穗(各八分),厚朴(薑汁炒),艾葉(各七分),菟絲子(一錢四分),川芎(一錢三分),羌活(五分),枳殼(麩炒,六分),甘草(六分),白芍(酒洗,炒,一錢二分,冬月用一錢。)
水二鍾,姜三片,煎至八分,空腹溫服。
普明子曰:此方流傳海內,用者無不響應,而制方之妙,人皆不得其解,是故疑信相半。余因解之,新孕婦人,胎氣完固,腹皮緊窄,氣血裹其胞胎,最難轉動。此方用撐法焉。當歸、川芎、白芍、養血活血也;厚朴,去瘀血者也,用之撐開血脈,俾惡露不致填塞;羌活、荊芥,疏通太陽,將背後一撐,太陽經脈最長,太陽治而諸經皆治;枳殼疏里結氣,將面前一撐,俾胎氣血抑而無阻滯之虞;艾穗撐動子宮,則胞胎靈動;川貝、菟絲,最能運胎順產,將胎氣全體一撐,大具天然活潑之趣矣!加黃耆者,所以撐扶元氣,元氣旺則轉動有力也;生薑通神明去穢惡,散寒止嘔,所以撐扶正氣而安胃氣;甘草協和諸藥,俾其左宜右有,而全其撐法之神者也。
此真無上良方,而今人不知所用,即用之而不知制方之妙,則亦惘惘然矣!余故備言之以醒學者。
華佗顧生丹
硃砂(五錢,研細,水飛),明乳香(一兩,箬上炙乾。)
上為末,端午日,豬心血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用當歸三錢、川芎二錢,煎湯送下(不經女人手)。
催生如神丹,治逆產橫生,其功甚大。
百草霜,白芷(不見火,為末,各等分。)
上每服三錢,以童便、米醋和如膏,加沸湯調之;或用酒煎,加入童便少許,熱服。書云:「血見黑則止」。此藥不但順生,大能固血,又免血枯之妙。
加味芎歸湯
當歸(五錢),自敗龜板(童便炙酥),川芎(各三錢),婦人頭髮(一握,燒灰存性)
水煎服。約人行五里許即生,設是死胎亦下。灼過龜板亦可用。
(次男元犀)按:陰虛而交骨不開用此;陽虛而交骨不閉,用當歸補血湯加桂、附,又以熱童便一半調之;此一陰一陽之對子也。何張石頑過詆之?
當歸補血湯
當歸(二錢),黃耆(一兩)
(長孫心典稟)按:胎猶舟也,血猶水也;水漲則舟浮,血乾則胎滯,其彰明較著也。若漿水既行,行之過多而不產,恐十全、八珍之功緩而不及,惟此湯黃耆五倍於當歸,借氣藥以生其血,氣行迅速而血即相隨,而胎遂得血而順下矣。然猶恐素體虛弱,必加附子之走而不守,以助藥力,勿疑附子之過於辛熱而少用也。
白話文:
人參具有天地人三者的孕育之功,且其所含的豐富液體更能滋養身體,使其順利成長。今年是甲子年,已經歷了四百一十四個甲子週期了。這個方子是從我閱讀大量醫書、臨床經驗豐富後領悟出來的。自唐宋以來,撰寫婦科書籍的前輩數以百計,卻從未有人提及此理,今天我特地補充論述,真是快事一樁。
神驗保生無憂散,婦女臨盆前先服用一兩劑,自然就能順利生產。若遇到胎位不正,甚至連日不生,趕緊服用一兩劑,立即見效,可解救孕婦難產之災,常保母子平安。
配方:當歸(用酒洗過,一錢五分),川貝母(一錢),黃耆、荊芥穗(各八分),厚朴(用薑汁炒過)、艾葉(各七分),菟絲子(一錢四分),川芎(一錢三分),羌活(五分),枳殼(用麩炒過,六分),甘草(六分),白芍(用酒洗過,炒過,一錢二分,冬天用一錢)。
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煎至剩八分,空腹時溫服。
普明子說:此方流傳廣泛,使用的人無不應驗,但人們卻無法理解其中奧妙,所以對此半信半疑。我來解釋一下,新懷孕的婦女,胎氣牢固,腹部皮膚緊繃,氣血包裹著胎兒,很難轉動。此方採用撐開的方法。當歸、川芎、白芍,是養血活血的藥;厚朴,是去除瘀血的藥,用來撐開血脈,讓產後惡露不至於堵塞;羌活、荊芥,是疏通太陽經的藥,從背後一撐,太陽經脈最長,太陽經暢通則其他經脈也暢通;枳殼是疏通內裡積滯之氣的藥,從前面一撐,讓胎氣血不至於被抑制而有阻礙;艾葉可以撐動子宮,使胎兒靈活轉動;川貝母、菟絲子,最能幫助胎兒順利生產,將胎氣整體撐開,使其充滿自然活潑的生機!加上黃耆,是用來撐扶元氣的,元氣旺盛則轉動有力;生薑可通神明,去除穢氣,驅散寒氣,止嘔吐,用來撐扶正氣,安定胃氣;甘草調和諸藥,使其發揮協同作用,成就撐法的神奇功效。
這真是無上的良方,但現在的人不懂得使用,即使使用也不知道其中奧妙,因此感到茫然!所以我詳細說明,以提醒後學者。
華佗顧生丹
配方:硃砂(五錢,磨成細粉,用水飛過),明乳香(一兩,在竹片上烤乾)。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端午節時,用豬心血和成藥丸,如芡實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當歸三錢、川芎二錢,煎湯送服(不可經女性之手)。
催生如神丹,治療胎位不正,功效顯著。
配方:百草霜、白芷(不經火烤,磨成細粉,各等分)。
每次服用三錢,用童子小便和米醋調成膏狀,加入沸水調勻服用;或者用酒煎服,加入少量童子小便,趁熱服用。古書說:「血見黑則止」。此藥不僅能順利生產,更能固血,避免血枯竭。
加味芎歸湯
配方:當歸(五錢),用童子小便炙烤過的龜板(三錢),川芎(三錢),婦女頭髮(一撮,燒成灰)。
用水煎服。大約走五里路左右就會生產,即使是死胎也能排出。炙烤過的龜板也可以使用。
(次子元犀)按語:陰虛導致盆骨無法打開時用此方;陽虛導致盆骨無法閉合時,用當歸補血湯加桂枝、附子,再用一半熱童子小便調服;這是一個陰陽對應的例子。為何張石頑要過度貶低此方呢?
當歸補血湯
配方:當歸(二錢),黃耆(一兩)。
(長孫心典稟告)按語:胎兒如同船隻,血液如同水;水漲則船浮,血乾則船滯,道理顯而易見。若羊水已破,卻因羊水過多而無法生產,恐怕十全大補湯、八珍湯的功效較慢而來不及,唯有此湯黃耆用量是當歸的五倍,藉助補氣藥來產生血液,氣行則血行,胎兒因此得到血液而順利產出。然而,還是擔心體質虛弱,必須加入附子這種走竄不守的藥,來幫助藥力,不要因為附子過於辛熱而減少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