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要旨》~ 卷二 (8)
卷二 (8)
1. 金匱方八首,時方九首
當歸貝母苦參丸
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
上三味,末之,煉蜜為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
歌曰:飲食如常小水難,妊娠鬱熱液因干,苦參四兩同歸貝,飲服三丸至十丸。(男子加滑石五錢。)
(次男元犀)按:苦參、當歸,補心血而清心火;貝母開肺鬱而瀉肺火。然心火不降,則小便短澀;肺氣不行於膀胱,則水道不通;此方為下病上取之法也。況貝母主淋漓邪氣,《神農本草》有明文哉!
當歸散
當歸,黃芩,芍藥,川芎(各一斤),白朮(半斤)
上五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產,胎無疾苦,產後百病悉主之。
歌曰:萬物原來自土生,(妊娠常服之劑,當以補脾陰為主。)土中涵濕遂生生,不窮。一斤芎芍歸滋血,(血為濕化,胎尤賴之。)八兩術一斤芩(術本脾藥,今作血藥而入脾土,則土得濕氣而生物,又有黃芩之苦寒,清脾以主之,肺氣利則血不滯,所以生物不息。)大化成。
白朮散
白朮,川芎,蜀椒(三分,去汗),牡蠣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三錢匕,日三服,夜一服。
但苦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倍加芎藭。心煩、吐、痛、不能飲食,加細辛一兩,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後,更以醋漿水服之;若嘔,以醋漿水服之;復不解者,小麥汁服之已;後渴者,大麥粥服之;病雖愈,服之勿置。
歌曰:胎由土載木之功,血養相資妙有窮,(土以載之,血以養之。)陰氣上凌椒攝下,(胎忌陰氣上逆,蜀椒具純陽之性,陽以陰為家,故能使上焦之熱而下降。)蠣潛龍性得真銓。(牡蠣水氣所結,味鹹性寒,寒以制熱燎原,咸以導龍入海。)此方舊本三物各三分,牡蠣闕之。徐靈胎云:「原本無分兩。」
加減歌曰:苦痛芍藥加最美;心下毒痛倚芎是;吐痛不食心又煩,加夏廿枚一細使,醋漿水須服後吞,若還不嘔藥可止;不解(者以)小麥煮汁嘗,以後渴者大麥(粥)喜;既愈常服勿輕拋,壺中陰陽大爕理。
程云來云:以大麥粥能調中補脾,故服之勿置,非指上藥可常服也。此解亦超。方義已詳歌中,不再釋。
新定所以載丸,治胎氣不安不長,婦人半產,或三月或五月按期不移者,必終身不能大產,惟此丸可以治之。
白朮(一斤,去皮,放糯米上蒸半炷香久,勿泄氣,曬乾研為末),人參(八兩,焙為末),桑寄生(六兩,以自收者為真,不見銅鐵,為末),雲茯苓(六兩,生研為末),川杜仲(八兩,炒去絲,為末)
以大棗一斤擘開,以長流水熬汁迭丸,如梧桐子大,曬乾退火氣,密貯勿令泄氣。每早晚各三錢,以米湯送下。
按:白朮為補土之正藥,土為萬物之母而載萬物,故本方取之為君。茯苓感蒼松之氣而生,苗不出土,獨得土氣之全而暗長;桑寄生感桑精之氣而生,根不入土,自具土性之足而敷榮。一者伏於土中,儼若子居母腹;一者寄於枝上,居然胎系母胞;二物奪天地造化之神功,故能資養氣血於無形之處,而取效倍於他藥也。杜仲補先天之水火,而其多絲尤能系維而不墜。
白話文:
當歸貝母苦參丸
使用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將這三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小豆。每次服用三丸,可以逐漸增加到十丸。
歌訣說:飲食如常卻小便困難,是因懷孕體內鬱熱,導致津液乾涸。使用苦參四兩、當歸、貝母,服用三丸到十丸。(男性可加入滑石五錢。)
(其次子元犀)認為:苦參、當歸能補益心血並清除心火;貝母能疏通肺部鬱滯並瀉肺火。然而,心火不能下降,就會導致小便短少澀痛;肺氣不能順利傳達到膀胱,水道就會不通暢。此方是從下焦疾病著手,卻能從上焦治療的方法。況且貝母主要治療淋漓不盡的邪氣,《神農本草經》中有明確記載。
當歸散
使用當歸、黃芩、芍藥、川芎各一斤,白朮半斤。將這五味藥材搗成散劑。每次用一小匙,以酒送服,每日服用兩次。孕婦常服此藥,能夠容易生產,胎兒沒有疾病痛苦,產後各種疾病也都能治療。
歌訣說:萬物本來就從土中生長,(孕婦常服的藥劑,應以補脾陰為主。)土中含有濕氣,萬物才能生生不息。一斤的川芎、芍藥、當歸能滋養血液,(血液由濕氣化生,胎兒尤其依賴血液。)八兩的白朮和一斤的黃芩,(白朮本是脾藥,現在作為血藥進入脾土,則土能得到濕氣而生長萬物,又有黃芩的苦寒之性,能清熱脾胃,使肺氣運行順暢,血液不滯留,所以能使萬物生長不息。)此方就能產生很好的效果。
白朮散
使用白朮、川芎、蜀椒(三分,去除汗液)、牡蠣。將這四味藥材搗成散劑。每次用三錢匕,以酒送服,每日三次,夜晚一次。
如果感到疼痛,可以加入芍藥。如果心下部感到劇烈疼痛,可以加倍使用川芎。如果心煩、嘔吐、疼痛、不能進食,可以加入細辛一兩、半夏大者二十枚,服藥後再用醋漿水送服。如果仍然嘔吐,用醋漿水送服;如果仍然不能緩解,則用小麥汁送服即可。之後如果口渴,就用大麥粥送服。即使病已經痊癒,也要繼續服用,不要停止。
歌訣說:胎兒依靠土的承載和木的生長,血的滋養互相幫助,奧妙無窮。(土承載著胎兒,血滋養著胎兒。)陰氣上逆,蜀椒能將其收攝向下,(懷孕最忌諱陰氣上逆,蜀椒具有純陽的性質,陽能與陰相合,因此能夠使上焦的熱降到下焦。)牡蠣具有潛藏的龍的特性,得到真傳。(牡蠣是水氣凝聚而成,味鹹性寒,寒能制約熱邪,鹹能引導龍回歸大海。)此方原本記載三味藥各三分,缺少牡蠣。徐靈胎說:「原本沒有記載分量。」
加減歌訣說:疼痛時加入芍藥效果最好;心下劇痛,要靠川芎;嘔吐、疼痛、不進食,而且心煩時,加入半夏二十枚、細辛一兩,再用醋漿水送服,如果沒有嘔吐就停止服藥。如果不能緩解,就用小麥汁煮水試試,之後口渴就喝大麥粥。病癒後要堅持服用,不要輕易停止,此藥能調理體內陰陽。
程云來說:大麥粥能調和脾胃,所以病癒後要繼續服用,但不是指上面的藥可以長期服用。他的解釋非常精闢。方義已經在歌訣中詳細說明,不再解釋。
新定所以載丸,是治療胎氣不安不長,婦女半產,或者三個月、五個月按時發生流產,一定終身不能順利生產,只有這個藥丸可以治療。
使用白朮(一斤,去除外皮,放在糯米上蒸半炷香的時間,不要洩氣,曬乾研磨成粉末),人參(八兩,烘乾研磨成粉末),桑寄生(六兩,用自己採收的為佳,沒有接觸過銅鐵,研磨成粉末),雲茯苓(六兩,生研磨成粉末),川杜仲(八兩,炒過去除絲,研磨成粉末)。
使用大棗一斤,掰開,用長流水熬煮成汁,用棗汁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曬乾退火氣,密封貯藏,不要洩氣。早晚各服用三錢,用米湯送服。
說明:白朮是補益脾土的正藥,土是萬物之母,能承載萬物,因此本方以它為主藥。茯苓感應蒼松之氣而生長,菌絲潛伏於土中,能獨得土氣的精華,秘密生長;桑寄生感應桑樹精氣而生長,根不入土,自身具備足夠的土性而茂盛。一個潛伏在土中,好像孩子在母親腹中;一個寄生在樹枝上,好似胎兒繫在母親的胞衣上。這兩種藥奪取天地造化的神功,所以能在無形中滋養氣血,效果比其他藥物高出許多。杜仲能補先天之水火,而且其多絲的特性,更能維繫胎兒而不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