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指要》~ 卷一 (7)
卷一 (7)
1. 陰腫門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厥陰之脈下循陰器,是前陰之部,乃厥陰肝脈所主,少陰腎氣所貫也。故腎虛濕熱乘注則玉門漫腫名曰陰腫。肝鬱濕熱相搏則陰腫疼痛名曰陰痛,如燥火下乘但痛不腫亦曰陰痛。濕熱生蟲則陰中作癢名曰陰癢。濕熱傷血則陰內生瘡名曰陰瘡。
白話文:
北方屬黑色,其氣通於腎臟,與兩個陰竅相通。厥陰脈沿著陰部向下延伸,這是前陰的部位,由厥陰肝脈所支配,少陰腎氣貫通其中。所以腎虛濕熱侵入,玉門就會腫脹,稱為陰腫。肝氣鬱結,濕熱互相搏結,就會陰腫疼痛,稱為陰痛。如果燥火向下侵襲,只有疼痛沒有腫脹,也稱為陰痛。濕熱生蟲,就會使陰部發癢,稱為陰癢。濕熱傷血,就會使陰部生瘡,稱為陰瘡。
元虛下脫則陰挺出名曰陰挺,或濕熱下迫,或虧損肝脾亦皆令人挺出。冷結胞門,元陽暗損則陰中常覺冰冷名曰陰冷。下元虛衰膀胱不約則遺尿名曰遺溺。熱傷衝任,血滲膀胱則尿血曰溺血。濕熱乘脬風冷外遏則陰中留結如菌如茄名曰陰痔。胃實脬虛則陰氣下泄氣迫聲喧名曰陰吹。
腎虛肝火凌脾,不能統攝津血而交接出血名曰陰蝕。
白話文:
-
元虛下脫則陰挺出名曰陰挺:如果身體的基礎能量不足,導致盆腔肌肉鬆弛,使得陰道壁突出,這種情況稱為「陰挺」。
-
或濕熱下迫,或虧損肝脾亦皆令人挺出:或者是因為濕熱之氣壓迫,或者是肝脾功能受損,都會使人出現陰挺的情況。
-
冷結胞門,元陽暗損則陰中常覺冰冷名曰陰冷:如果寒氣凝結在女性生殖器官周圍,造成元陽之氣暗中受損,那麼女性會經常感到陰部冰涼,這種情況被稱為「陰冷」。
-
下元虛衰膀胱不約則遺尿名曰遺溺:如果下焦(指膀胱等部位)的元氣衰弱,膀胱失去控制能力,那麼就會有尿失禁的情況,這種情況稱為「遺溺」。
-
熱傷衝任,血滲膀胱則尿血曰溺血:如果熱邪傷及衝脈和任脈(兩條重要的經絡),血液滲入膀胱,那麼就會出現尿血的情況,稱為「溺血」。
-
濕熱乘脬風冷外遏則陰中留結如菌如茄名曰陰痔:如果濕熱之氣侵入膀胱,加上外界風寒的影響,使得陰部結塊,形狀類似菌類或茄子,這種情況被稱為「陰痔」。
-
胃實脬虛則陰氣下洩氣迫聲喧名曰陰吹:如果胃部積食過多,膀胱卻虛弱無力,那麼就會導致陰氣下洩,並伴隨著呼吸急促、聲音高亢的情況,這種情況被稱為「陰吹」。
-
腎虛肝火凌脾,不能統攝津血而交接出血名曰陰蝕:如果腎虛,加上肝火旺盛,影響脾臟運化津液和血液的功能,導致血液無法正常循環,交接出血的情況,這種情況被稱為「陰蝕」。
2. 脈法
風浮熱數濕細緊寒,若輕經氣滯郁脈必弦澀,瘀脈澀大,洪澀火灼。
3. 治法
調營化氣佐以理濕扶元,鬱則疏之,瘀則行之,熱則清之,冷則溫之,虛甚者補而調之,下陷者舉而升之,隨證治法則審方酌治。
白話文:
- 調節營氣,輔以祛濕扶元。
- 氣機鬱滯,就疏通它。
- 血氣瘀滯,就活血化瘀。
- 身體有熱,就清熱。
- 身體有寒,就溫暖它。
- 身體虛弱,就補虛調理。
- 身體下陷,就升舉它。
- 根據證候的治法,慎重地選擇處方和治療方法。
4. 用藥
陰腫四苓湯加青、陳、柴胡稍,陰痛龍膽瀉肝湯加知、柏、敗龜板,陰癢逍遙散加龜板、梔子、生蛤粉,陰瘡二妙散加萆薢、知母、敗龜板,陰挺補中益氣湯加龍骨牡蠣粉,陰冷八味丸加小茴、巴戟肉,遺溺八味丸去澤瀉加益智、覆盆子,溺血黑逍遙散換生地加地榆炭、荊芥灰,陰痔內服逍遙散,外以銅綠散絹裹納陰中,陰吹先服豬膚髮煎後以歸芍地黃湯調理,陰蝕朝以歸芍地黃湯,暮以補陰益氣煎,日久兼程,庶可奏績。
白話文:
- 陰腫:四苓湯加上青皮、陳皮、柴胡,稍稍增加劑量。
- 陰痛:龍膽瀉肝湯加上知母、柏子仁、敗龜板,即可緩解。
- 陰癢:逍遙散加上龜板、梔子、生蛤粉,即可改善陰癢。
- 陰瘡:二妙散加上萆薢、知母、敗龜板,即可治癒陰瘡。
- 陰挺:補中益氣湯加上龍骨牡蠣粉,即可治療陰挺。
- 陰冷:八味丸加上小茴、巴戟肉,即可治療陰冷。
- 遺溺:八味丸去掉澤瀉,加上益智、覆盆子,即可改善遺溺。
- 溺血:黑逍遙散改成 生地炭、地榆炭、荊芥灰,即可治癒溺血。
- 陰痔:內服逍遙散,外用銅綠散包進絹布中,塞入陰道。
- 陰吹:先服豬膚髮煎劑,後以歸芍地黃湯調理,即可治療陰吹。
- 陰蝕:早以歸芍地黃湯,晚以補陰益氣煎。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即可奏效。
5. 選方
加味四苓湯
治前陰漫腫,脈弦者。
白話文:
加味四苓湯
治療前陰部漫腫,脈象呈弦狀的症狀。
茯苓(三錢),白朮(一錢半,炒黑),豬苓(一錢半),柴胡稍(五分),澤瀉(一錢半),青皮(一錢半,炒),陳皮(一錢半),橘核(三錢,炒)
水煎去渣溫服。
白話文:
茯苓(九公克),白朮(四點五公克,炒至黑色),豬苓(四點五公克),柴胡稍(一點五公克),澤瀉(四點五公克),青皮(四點五公克,炒過),陳皮(四點五公克),橘核(九公克,炒過)
脾土虛衰,不能制濕而肝氣滯於厥陰,故前陰兩拗漫腫焉。白朮耑培脾土以制濕,茯苓滲利濕邪以安中,豬苓利三焦之濕,澤瀉利膀胱之濕,青皮破滯氣以平肝,陳皮利中氣以和胃,柴胡稍達下以升陽散滯,廣橘核入肝以散結消腫也。水煎溫服,使土強制濕,則濕化氣調而肝脾無滯結之患,何陰腫之不退哉。
加味逍遙散
治陰癢脈弦虛數者。
白話文:
脾胃虛弱,不能抑制濕氣,導致肝氣滯留在厥陰經,因此小腹兩側腫脹。白朮專門培補脾胃以抑制濕氣,茯苓滲透利尿,消除濕邪,安撫脾胃,豬苓利尿通便,澤瀉利尿消腫,青皮破除肝氣鬱滯,陳皮理氣健脾,柴胡少許下行,以升陽散滯,廣橘核入肝以散結消腫。用溫水煎服,使脾胃強壯,抑制濕氣,則濕氣化解,氣血調和,肝脾沒有鬱結之患,陰腫自然消退。
柴胡(六錢,鹽水炒),白芍(二兩,炒),白朮(一兩半,制),當歸(三兩),茯苓(一兩),炙草(四錢),山梔(二兩炒),丹皮(一兩半),蛤殼(三兩,生研)
為散,白雷丸三錢,煎湯調下三錢。
白話文:
- 柴胡(6錢,用鹽水炒過)
- 白芍(2兩,炒過)
- 白朮(1.5兩,加工過的)
- 當歸(3兩)
- 茯苓(1兩)
- 甘草(4錢)
- 山梔(2兩,炒過)
- 丹皮(1.5兩)
- 蛤殼(3兩,生研碎)
肝脾血虛,濕熱下注,故陰內生蟲而作癢難忍,得溺則暫解片時焉。蛤殼生研利少陰之濕熱,柴胡鹽制解肝膽之虛陽,當歸養血榮經,白芍斂陰和血,白朮培土製濕,茯苓滲濕和脾,丹皮涼血以清相火,山梔降熱以清濕火,炙甘草以緩中和胃也。白雷丸湯調下取其清熱殺蟲使熱化蟲消,則濕亦得泄而津血四布,肝脾無不皆受其蔭,豈有濕熱下注以成陰癢之苛哉。
加味二妙散
治陰內生瘡,脈細數者。
白話文:
肝脾血虛,濕熱下注,因此陰部生蟲,導致搔癢難忍,小便後可暫時緩解一陣子。蛤殼研磨成細末,可以清除少陰濕熱;柴胡加鹽制後,可以緩解肝膽虛陽;當歸養血榮經;白芍斂陰和血;白朮培土製濕;茯苓滲濕和脾;丹皮涼血清相火;山梔降熱清濕火;炙甘草緩中和胃。將白雷丸搗碎,用湯送服,可清熱殺蟲,使熱氣化解,蟲子消除,濕氣也能因此宣洩,津血四布,肝脾都能受益,就不會有濕熱下注而造成陰部搔癢的情況了。
蒼朮(一兩,炒),黃柏(二兩,鹽水炒),龜板(二兩,鹽水炒),萆薢(二兩),知母(二兩,鹽水炒)
為散,人中白煎湯,調下三錢。
白話文:
取蒼朮一兩炒香,黃柏、龜板各二兩,用鹽水炒制,萆薢、知母各二兩,也用鹽水炒制。將這些藥材混合在一起,研磨成粉末,再用人中白煎湯,加入藥粉三錢服用。
濕熱內甚,浸淫不化而下注陰中,故陰內生瘡焉。蒼朮燥濕強脾以治瘡,黃柏清熱燥濕以存陰,知母清熱壯水,萆薢利濕分清,龜板滋陰壯水以清濕熱下注之源也。人中白湯調下使小便清利則濕熱自化而經府清和,何陰內生瘡之足患哉。
濟陰摻藥方
治陰瘡濕爛脈緩者。
白話文:
濕熱之邪在體內極盛,浸淫不消而向下侵犯陰部,所以陰部內部生瘡。蒼朮可以燥濕健脾以治療瘡瘍,黃柏可以清熱燥濕以保存陰津,知母可以清熱益水,萆薢可以利濕分清,龜板可以滋陰益水以清濕熱下注的根源。人中白湯調和後服用,使小便清利,則濕熱自然消散,經絡腑臟清和,哪裡還會因陰部內生瘡而擔憂呢?
黃丹(一兩),枯礬(三兩),萹蓄(一兩,炒灰),藁本(一兩),蛇床子(二兩),荊芥(一兩),白蛇皮(六錢,燒灰),硫黃(一兩)
為末乾摻藥溶,蔥礬湯洗拭再摻之。
白話文:
- 黃丹(60 克)
- 枯礬(180 克)
- 萹蓄(60 克,炒成灰)
- 藁本(60 克)
- 蛇牀子(120 克)
- 荊芥 (60 克)
- 白蛇皮(36 克,燒成灰)
- 硫黃(60 克)
濕氣內淫,挾風毒而陰瘡濕爛,故膿汁淋漓不能自己焉。黃丹生肌燥濕,硫黃燥濕殺蟲,藁本升陽勝濕,枯礬卻濕排膿,荊芥疏血分風邪,蛇床瀉陰中濕熱,蛇皮善脫皮膚,炒黑亦能勝濕,萹蓄專瀉水濕炒灰,亦可排膿,藥末以摻之,蔥礬湯以洗之,務使濕化風消,則經府清和而陰瘡濕爛無不平復,何膿汁淋漓之不已哉。
白話文:
濕氣侵入體內,伴隨著風毒,導致陰瘡濕爛,膿汁淋漓,無法自行癒合。黃丹能生肌乾燥濕氣,硫黃能乾燥濕氣殺蟲,藁本能升發陽氣勝濕,枯礬能乾燥濕氣排出膿汁,荊芥能疏通血脈,辨別風邪,蛇牀能瀉除陰中濕熱,蛇皮善於脫落皮膚,炒黑後也能勝濕,萹蓄專門瀉除水濕,炒成灰後也能排出膿汁。將這些藥物搗碎後敷在患處,用蔥礬湯清洗,務必讓濕氣化解,風邪消散,經絡臟腑才能清和,陰瘡濕爛才能痊癒,膿汁淋漓的狀況自然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