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從新》~ 卷八 木部 (5)
卷八 木部 (5)
1. 水楊枝葉
宣、行氣血。
苦平。痘瘡頂陷。漿滯不起。煎湯浴之。(此因氣凝血滯、或風寒外束而然、宜用水楊枝葉、無葉用嫩枝五斤、流水一釜、煎湯溫浴、如冷添湯、良久照見累起有暈絲者、漿行也、如不滿、再浴之、虛人只洗頭面手足、屢浴不起者死、初出及癢塌者、皆不可浴、若內服助氣血藥、其效更速、此方有燮理之妙、蓋黃鐘一切而蟄蟲啟戶、東風一吹而堅冰解凍之義也。)
白話文:
水楊枝葉,可以疏通、運行氣血。
味道苦澀,性平。對於痘瘡頂端凹陷、漿液停滯不出的情況,可以煎煮水楊枝葉的湯來沐浴。(這是因為氣凝血滯,或是風寒束縛於體表所導致。應該用水楊枝葉,如果沒有葉子就用嫩枝五斤,用一大鍋流動的水煎煮成湯,待溫熱時沐浴。如果水冷了就添加熱湯。沐浴很久,如果看到痘瘡隆起,周圍有暈絲出現,就表示漿液開始運行。如果還是不飽滿,就再次沐浴。體虛的人只能洗頭面手足。多次沐浴仍無效者,恐怕會有生命危險。剛長出痘瘡或感到發癢、潰塌者,都不可以沐浴。如果同時內服幫助氣血運行的藥物,效果會更快。這個方子有調和陰陽的奧妙,就像黃鐘被敲響,蟄伏的蟲子就會出洞,東風一吹,堅硬的冰也會融化一樣。)
2. 西河柳葉
一名赤檉柳。宣、解毒。
甘鹹而平。消痞解酒。利小便。療諸風。解諸毒。近又以治痧疹熱毒不能出外。用為發散。末服四錢、治痧疹不出、喘嗽悶亂。砂糖調服、治疹後痢。
白話文:
西河柳葉,又名赤檉柳。具有宣散和解毒的功效。
味道甘鹹,性質平和。能消除痞塊、解除酒毒,並能促進小便排出。可用於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以及各種中毒症狀。近期更有人用於治療痧疹熱毒無法發散的情況,作為發散藥使用。將其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可治療痧疹無法發出、氣喘咳嗽、胸悶心煩等症狀。用砂糖調服,可治療疹後痢疾。
3. 榆白皮
滑、利竅、下有形滯物。
甘平滑利。入大小腸膀胱經。通二便。利諸竅。行經脈。滲濕熱。滑胎產。(或胎死腹中、服汁亦可下。)下有形留著之物。治五淋腫滿。(屑作粥食、小便利瘥。)嗽喘不眠。(嵇康養生論云:榆令人瞑。)療疥癬禿瘡,消赤腫妒乳。(和陳醋滓封、日六七易效、十劑曰:滑可去著、冬葵子、榆白皮之屬是也。
)有赤白二種。採皮為面。荒年當糧可食。香料用之。黏滑勝於膠漆。去粗皮取白。(小兒蟲瘡、榆皮末和豬脂、塗綿上覆之、立瘥、火灼爛瘡、榆皮嚼塗之。)
白話文:
榆白皮,性味甘平,帶有滑利之性。它主要作用於大腸、小腸和膀胱經,可以通利大小便,疏通身體各處孔竅,運行經脈,滲除濕熱,同時也有滑胎催產的作用(如果胎兒死在腹中,服用榆白皮汁液也能幫助排出)。它能夠幫助排除體內有形的滯留物。可以用於治療小便淋漓不暢、身體腫脹等症狀(將榆白皮磨成粉煮粥食用,可以改善小便不利)。此外,榆白皮還能緩解咳嗽氣喘和失眠(嵇康的《養生論》中提到,榆樹有助於睡眠)。它還可以用來治療疥瘡、癬、禿瘡,消退紅色腫脹和乳房腫痛(將榆白皮和陳醋渣混合敷在患處,每天更換六七次,效果顯著,古書《十劑》提到,滑潤的藥物可以去除體內滯留物,例如冬葵子、榆白皮等)。
榆樹有赤白兩種,取其樹皮可以磨成麵粉食用,在荒年時可以作為糧食。榆白皮也可作為香料使用,其黏滑程度勝過膠漆。使用時去除粗糙的外皮,取其內層的白色部分。榆白皮還可以治療小兒蟲瘡,將榆皮粉末與豬油混合塗抹在棉布上敷於患處,很快就能痊癒。如果被火燒傷導致皮膚潰爛,可以將榆皮嚼碎塗在傷口上。
4. 海桐皮
宣、祛風濕。
苦平。入血分。祛風去濕殺蟲。能行經絡、達病所。治風躄頑痹。腰膝疼痛。(傳信方、海桐、薏苡各二兩、牛膝、芎藭、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兩、生地十兩、酒二斗浸飲。)疳䘌牙蟲。(煎服或含漱。)疥癬目赤。(煎洗。)腰膝痛非風濕者不宜。出廣南。皮白堅韌。作索不爛。(風癬有蟲、海桐皮、蛇床子末等分、臘豬脂調搽。)
白話文:
海桐皮,有宣散、驅除風濕的作用。
味道苦,性質平和。作用進入血液循環的系統。能驅除風邪、去除濕氣、殺滅寄生蟲。能夠運行於經絡,直達病灶。可以治療風濕引起的肢體癱瘓、麻木不仁,以及腰部、膝蓋疼痛。(有一個方子,用海桐皮、薏苡仁各二兩,牛膝、芎藭、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兩,生地黃十兩,用酒二斗浸泡後飲用。)可以治療疳積引起的牙蟲。(煎湯服用或含在口中漱口。)可以治療疥癬、眼睛紅腫。(煎湯清洗患處。)腰膝疼痛如果不是風濕引起的就不適合使用。產於廣南一帶。皮呈白色且堅韌,可以製作繩索而不易腐爛。(如果風癬是由蟲引起的,可以用海桐皮、蛇床子末等量混合,用豬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5. 杜仲
補腰膝。
甘溫能補。微辛能潤。色紫入肝經氣分。潤肝燥。補肝虛。子能令母實。故兼補腎。肝充則筋健。腎充則骨強。能使筋骨相著。(皮中有絲、有筋骨相著之象。)治腰膝痠痛。(經曰:腰者腎之府、轉移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筋將憊矣、一少年新娶、得腳軟病、且痛甚、作腳氣治、不效。孫琳曰:此腎虛也、用杜仲一兩、半酒半水煎服、六日全愈。
按腰痛不已者、屬腎虛、痛有定處、屬死血、往來走痛、屬痰積、腰冷身重、遇寒即發、屬寒濕、或痛或止、屬濕熱、而其原無不有關於腎、以腰者腎之府也。)陰下濕癢。小便餘瀝。胎漏(懷孕瀝血。)胎墮。(慣墮胎者、受孕一兩月、以杜仲八兩、糯米煎湯浸透、炒斷絲、續斷二兩酒浸、山藥六兩糊丸、或棗肉丸、米飲下、二藥大補腎氣、托住胎元、則胎不墮。)腎雖虛而火熾者勿用。
產湖廣湖南者佳。(色黃、皮薄肉厚。)去粗皮銼。或酥炙、蜜炙、鹽酒炒、薑汁炒、斷絲用。惡元參。(川杜仲色黑、皮厚肉薄、不堪用。)
白話文:
杜仲,能補益腰部和膝蓋。
它的味道甘甜溫和,有補益作用;稍帶辛味,能滋潤。顏色紫紅,進入肝經的氣分,能滋潤肝臟的乾燥,補益肝臟的虛弱。因為「子能令母實」,所以也能補腎。肝氣充足,筋骨就強健;腎氣充足,骨骼就強壯。能使筋骨緊密相連(因為杜仲的皮中有絲,呈現筋骨相連的樣子)。可以用來治療腰部和膝蓋的痠痛。(《黃帝內經》說:腰是腎的居所,如果轉動不靈活,就表示腎氣衰弱了;膝蓋是筋的居所,如果彎曲伸直不順暢,就表示筋的機能衰弱了。有一個年輕人新婚不久,得了腳軟的病,而且疼痛劇烈,被當作腳氣來治療,沒有效果。孫琳說:這是腎虛引起的。用杜仲一兩,一半酒一半水煎服,六天就痊癒了。
另外,腰痛不止,屬於腎虛;疼痛位置固定,屬於淤血;疼痛來回遊走,屬於痰濕積聚;腰部發冷、身體沉重,遇寒就會發作,屬於寒濕;時痛時止,屬於濕熱。但這些病症的根源都與腎有關,因為腰是腎的居所。)也能治療陰部潮濕搔癢,小便時滴滴答答不乾淨。還能治療孕期漏血(懷孕時少量出血),以及習慣性流產(對於習慣性流產的人,懷孕一兩個月時,可以用杜仲八兩,用糯米煎湯浸泡透,炒斷絲,加上續斷二兩用酒浸泡,山藥六兩磨成糊做成丸,或者用棗肉做成丸,用米湯送服。這兩種藥物能大補腎氣,托住胎兒,就不會再流產了)。但是腎虛且有火氣旺盛的人不要使用。
產於湖廣、湖南的杜仲品質最好。(顏色黃,皮薄肉厚)使用時要去除粗糙的皮,然後切碎。可以選擇用酥油、蜂蜜、鹽酒或薑汁炒製,炒斷絲後使用。不宜與元參同用。(四川產的杜仲顏色黑,皮厚肉薄,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