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本草從新》~ 卷七 木部 (4)

回本書目錄

卷七 木部 (4)

1. 沉香

宣、調氣、重暖腎。

辛苦性溫。諸木皆浮,而沉香獨沉,故能下氣而墜痰涎。(怒則氣上、能平肝下氣。)能降亦能升。故能理諸氣而調中。(東垣曰:上至天、下至泉、用與使、最相宜。)其色黑體陽。故入右腎命門。暖精助陽。行氣溫中。治心腹疼痛。噤口毒痢。症癖邪惡。冷風麻痹。氣痢氣淋。

肌膚水腫。大腸虛閉。氣虛下陷。陰虧火旺者。切勿沾唇。色黑沉水。油熟者良。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熱。(鷓鴣斑者、名黃沉、如牛角黑者、名角沉、咀之軟削之卷者、名黃蠟沉、甚難得、半沉者、為煎香棧香、勿用、雞骨香、雖沉而心空、並不堪用、不沉者、為黃熟香。)入湯劑。

磨汁沖服。入丸散。紙裹置懷中。待燥碾之。忌火。(吳球活人心統、治胃冷久呃、沉香紫蘇白豆蔻仁各一錢、為末、每用柿蒂湯服五七分、效。)

白話文:

沉香,具有宣散、調理氣息、溫暖腎臟的功效。

性質辛苦而溫和。一般樹木都是向上浮的,只有沉香是向下沉的,所以它能使氣往下行,並使痰涎下降。(當人發怒時氣會往上衝,沉香能平息肝氣,使氣向下走。)沉香既能使氣下降,也能使氣上升,因此可以調理各種氣的問題,並使中焦氣機調和。(李東垣說:沉香能上至天,下至泉,運用時能發揮很好的作用。)沉香顏色黑,屬性為陽,所以能進入右腎命門,溫暖精氣,助長陽氣。它能運行氣機,溫養中焦,治療心腹疼痛、無法進食的痢疾、腫塊積聚、邪氣侵擾、冷風麻痺、氣虛引起的痢疾、排尿不暢等症狀。

還能治療肌膚水腫、大腸虛弱導致的便秘、氣虛下陷等問題。但陰虛火旺的人絕對不能使用。沉香以顏色黑,能沉於水,且油脂豐富成熟的為佳。香味甜的性質平和,辛辣的性質偏熱。(有鷓鴣斑紋的叫黃沉,像牛角的黑色的叫角沉,咬起來軟削起來會捲曲的叫黃蠟沉,這種很難得。半沉的叫煎香或棧香,不要使用。雞骨香雖然也會沉水,但內部是空的,也不堪使用。不沉水的叫黃熟香。)沉香可以加入湯劑,磨成汁沖服,或是加入丸散中使用。也可以用紙包起來放在懷中,等到乾燥後再碾碎使用。使用時要避免火烤。(吳球的《活人心統》中記載,用沉香、紫蘇、白豆蔻仁各一錢磨成粉,再用柿蒂湯送服五七分,可以治療胃寒引起的長期打嗝,效果很好。)

2. 丁香

燥、暖胃溫腎。

辛溫純陽。泄肺溫胃。大能療腎。壯陽事。暖陰戶。治胃冷壅脹。嘔噦呃逆。(呃逆、有痰阻氣滯、食塞不得升降者、有火鬱下焦者、有傷寒汗吐下後、中氣大虛者、有陽明內熱失下者、有痢疾大下、胃虛而陰火上衝者、丹溪曰:人之陰氣、依胃為養、土傷則木挾相火、直衝清道而上、古人以為胃寒、用丁香柿蒂、不能清痰利氣、唯助火而已、時珍曰:當視虛實陰陽、或泄熱、或降氣、或溫或補、或吐或下可也、古方單用柿蒂、取其苦溫降氣、濟生加丁香生薑、以取其開鬱散痰、亦嘗收效、朱氏但執以寒治熱、矯枉之過矣。)痃癖奔豚。

腹痛口臭。(丹溪曰:脾有鬱火、溢入肺中、濁氣上行、發為口氣、治以丁香、是揚湯止沸耳、唯香薷最捷。)腦疳齒䘌。痘瘡灰白不發。辛熱而燥。非屬虛寒。概勿施用。雄者顆小。為公丁香。雌者顆大。為母丁香。即雞舌香。畏鬱金。忌火。(證治要訣、治食蟹致傷、丁香末、薑湯服五分。

白話文:

丁香,性味辛辣溫熱,能使身體燥熱,具有溫暖腸胃、溫補腎臟的功效。

它是純陽的藥材,可以宣洩肺氣、溫暖腸胃。它尤其能治療腎臟虛弱的病症,有壯陽的作用,並能溫暖女性的陰部。可以治療胃部受寒引起的腹脹、嘔吐、打嗝等症狀。(打嗝的病因很多,有的是痰阻礙氣機運行、食物堵塞導致氣機升降失常;有的是下焦有火鬱結;有的是傷寒病發汗或嘔吐後,中氣大虛;有的是陽明經內熱,導致下降功能失常;有的是痢疾導致嚴重腹瀉,胃虛導致陰火上衝。朱丹溪認為,人體的陰氣依靠胃來滋養,如果胃受傷,則會導致肝木挾帶相火,直接衝向上部。古人認為這是胃寒,使用丁香和柿蒂,但並不能清除痰液、疏通氣機,反而會助長火氣。李時珍認為,應該根據病患的虛實、陰陽情況,分別採取清熱、降氣、溫補、催吐、瀉下的方法來治療。古方單獨使用柿蒂,是取其苦溫之性,可以降逆氣;《濟生方》在此基礎上加入丁香和生薑,是取其開鬱散痰的功效,也確實有效。朱丹溪一味用寒涼藥來治療熱症,是矯枉過正了。)丁香還能治療脅肋下積塊、奔豚等病症。

丁香可以治療腹痛、口臭。(朱丹溪認為,脾臟有鬱火,向上溢入肺部,導致濁氣上行,引起口臭,用丁香治療,如同揚湯止沸,沒有根本解決問題,使用香薷效果更快。)丁香還能治療腦疳、牙齦潰爛、痘瘡顏色灰白難以發出的情況。丁香性味辛熱而燥,如果不是屬於虛寒的症狀,就不要使用。雄丁香個頭小,稱為公丁香;雌丁香個頭大,稱為母丁香,也就是雞舌香。丁香畏懼鬱金,忌諱用火來炮製。(《證治要訣》記載,如果因為吃螃蟹而導致身體不適,可以用丁香末五分,用薑湯送服。)